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男,5岁。因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气喘,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2年,胸部X线片检查示:右肺下叶囊肿,以“右肺下叶囊肿”收入院。入院后正位胸部X线片示:右肺下叶有一囊状透亮影,壁薄,边缘清晰,膈肌光滑整齐,肋膈角锐利(图1),右侧位胸部X线片示:右肺下叶有一囊状透亮影,前后肋膈角锐利,诊断为“右侧先天性肺囊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肺挫裂伤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87例肺挫裂伤患者的CT表现,并对肺损伤的程度进行分型。结果肺挫伤型48例,CT表现为局部肺纹理增浓,云絮状及弥漫性磨玻璃状密度影肺间质改变或大片实变影,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肺撕裂伤型39例“,磨玻璃气囊征”、“液气平囊腔征”和肺血肿为肺撕裂伤的直接征象。同时有相的应中下肺野实质形成大片肺实变的肺血肿胸膜下血肿,多伴有不同程度肺挫伤的影像表现。复合性肺挫裂伤型28例,既有肺撕裂伤型的CT表现,又合并有轻重不一的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及相邻肋骨等骨折的多发性损伤表现。结论急性肺挫裂伤CT表现和分型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78例自发性气胸,其中单纯VATS71例,VAMT7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其治疗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68例,女10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28.08岁。所有患者均为自发性气胸,右侧36例,左侧35例,气胸合并双侧肺大泡7例(其中巨大肺大泡1例)。临床表现为患侧胸闷、胸痛、呼吸急促、活动后加重。查体: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呈鼓音,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部x线片、胸部CT可见患侧肺压缩带、纵隔移位,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肺大泡。本组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和胸部CT检查结果确诊。  相似文献   

4.
大泡性肺气肿合并复发性气胸患者手术后肺漏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死亡率高。2003年8月至2006年3月,我们尝试应用多层自体胸膜覆盖修补肺组织,治疗大泡性肺气肿合并复发性气胸患者3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其临床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岁。术前气胸发作2~3次,主要症状为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咳嗽等,稍活动上述症状加重,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1~2次。查体:桶状胸20例。术前胸部X线片和CT检查肺大泡位于右侧23例次,左侧14例次(2例行双侧手术),均有气胸、双侧弥漫性肺气肿和不均匀分布的肺大泡,以双肺上叶居多。  相似文献   

5.
X线平片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X线平片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脉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54例MHD患者行腹部-股骨上1/3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侧位腹平片、骨盆片X线检测。以腰椎(L)2~3间隙为界将腹主动脉分为上段、下段。MSCT结果据钙化严重程度分为0~5级。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盲法阅片诊断。以MSCT结果为金标准,X线平片结果作为诊断性指标,评价X线平片诊断腹主动脉和髂、股动脉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MSCT结果显示,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为86.1%,髂、股动脉钙化发生率为7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695,P = 0.017);腹主动脉2级以上钙化的发生率为60.2%,髂、股动脉为42.6%,腹主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髂、股动脉(χ2 = 8.922,P = 0.003)。X线平片结果表明,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为51.9%,髂、股动脉钙化发生率为18.5%。X线平片诊断腹主动脉和髂、股动脉钙化的特异性均为100%,敏感性随MSCT动脉钙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据MSCT钙化评分的不同,其诊断腹主动脉和髂、股动脉钙化的敏感性分别如下:≥1级:60.2%和24.8%;≥2级:76.9%和43.5%;≥3级:100%和74.4%。 结论 X线平片诊断中、重度动脉钙化敏感性高,诊断腹主动脉钙化的敏感度高于髂、股动脉,可用于MHD患者中、重度动脉钙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准确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正斜位检查和MSCT扫描,CT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 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X线漏诊的肋骨骨折线和X线不能显示的肋软骨骨折。MSCT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高。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结核的平片、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踝关节结核,并对其CT、平片表现及鉴别进行了分析。[结果]5例均为右侧全关节结核。典型影像学表现:(1)关节面模糊、糜烂,虫蚀样骨质破坏,松质骨内破坏区呈“穿凿样”,内有小死骨;(2)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增宽;(3)病变区及周围骨质疏松;(4)胫、腓骨远端广泛骨膜反应;(5)冷脓肿和窦道形成。[结论]踝关节结核的CT、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优于X线检查。早期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5±13)岁。均为尸肾移植受者。均因发热就诊,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咳嗽少痰。发病距手术时间50-140d,平均(76±22)d,其中17例在肾移植术后2-4个月发病。起病至就诊时间1-10d,平均6d。胸部X线片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发病2-3周时4例出现肺实变,4周后2例出现气胸。取深部诱导痰和(或)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涂片染色和PCR法检查卡氏肺孢子虫病原体,均以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治疗,剂量为SMZ75-100mg·kg^-1·d^-1,TMP15-20mg·kg^-1·d^-1,疗程2-3周。12例重症病例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累积剂量960-2460mg,疗程9-21d。结果21例诱导痰标本在发病后第2-12d PCR法均检出卡氏肺孢子虫DNA,其中2例涂片染色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1例肺泡灌洗液涂片和PCR法均检出卡氏肺孢子虫。18例治疗2-3周后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表现好转,卡氏肺孢子虫检查转为阴性,2个月后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4例需行呼吸机治疗,其余病例仅需大流量吸氧。治愈18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救治无效2例。治愈者随访8-44个月未出现复发和肺部纤维化。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且影像学提示间质性肺炎的肾移植受者,应高度怀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尽早进行病原体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多发伤中胸部损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胸部创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多发伤中胸部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对X线平片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39例,肺撕裂伤6例,膈疝4例,X线分别漏、误诊18例、4例和4例,CT漏诊骨折11例。结论:CT能明确胸部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能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诊疗依据,为多发伤中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平片(n=18)、CT(n=20)和MRI(n=10)表现。结果 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CT正确诊断18例,MRI正确诊断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CT和MR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病灶和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小板(PLT)检测在儿童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住院确诊的19例儿童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PLT计数、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胸肺部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MSCT)以及浆膜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PLT变化与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变化间的相关性。根据PLT水平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PLT升高组(12例)和PLT正常组(7例)。 结果PLT升高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异常者12例次,MSCT显示该组病例均有肺部病灶(其中9例患者伴有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伴有单侧胸腔积液)。PLT正常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异常者1例,MSCT显示1例患者有胸腔积液。治疗后PLT升高组患者随肺部病灶消退、PLT恢复正常;PLT正常组患者治疗前后无变化。WBC水平变化:16例患者WBC正常,3例患者WBC水平升高。WBC水平升高患者合并扁桃腺细菌感染、肠道感染、肺内感染者1例,抗菌药物治疗后WBC水平恢复正常。入组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期间未发现WBC异常。EOS变化:EOS显著升高,升高至15.9%~54.8%。驱虫疗程结束EOS比率降低至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下,EOS疗程结束1个月后降至正常。胸部MSCT:发现肺部病灶13例次(其中PLT升高12例次、PLT正常1例次)、胸腔积液13例次(PLT升高组12例次中双侧胸腔积液9例次、单侧3例次;PLT正常组患者中单侧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2例(两组各1例);纵膈和腋下淋巴结肿大4例次(PLT升高组和正常组各2例次)。随着驱虫治疗显效,MSCT显示胸部病变消退。胸肺型肺吸虫病是肺吸虫病的主要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浆膜腔检查:胸腔积液13例次(其中双侧9例次、单侧4例次)、心包积液2例次、腹腔积液2例次。胸肺型、腹型肺吸虫病发生胸腔和腹腔积液比较常见;随着驱虫效果显效,浆膜腔积液亦消退。 结论PLT水平升高对胸肺型肺吸虫病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结合EOS变化,对肺型肺吸虫病诊断提示意义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分析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特点,加强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06例在笔者所在科室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中,45岁以上89例(83.9%);腺癌50例(47.2%),鳞癌29例(27.4%),小细胞癌12例(11.3%),大细胞癌8例(7.5%),类癌3例(2.8%),其他病理类型4例(3.8%);大量胸腔积液47例(44.3%),中量36例(33.9%),少量23例(21.7%);痰液细胞学检查首诊的患者17例(16.1%),X线胸片首诊的27例(25.5%),经胸部CT首诊的41例(38.7%);右侧积液59例(55.7%),左侧积液31例(29.2%),双侧积液16例(15.1%);渗出液97例(91.5%),漏出液9例(8.5%);血性积液83例(78.3%),非血性23例(21.7%)。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全面检查,分析积液性质,可提高肺癌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8例,其中双侧同期手术3例。取腋中线第6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2cm切口经肋间进入胸腔为操作孔,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纱布摩擦胸膜固定术。结果 98例无中转开胸,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因胸腔内粘连重,肺大疱多,延长第4肋间切口3~4cm,行胸腔镜辅助手术。95例单侧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0min;3例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150、18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3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d,平均7d。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包裹性胸腔积液各1例,漏气时间延长2例。98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75例1年,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行,疗效确切,疼痛轻,简单,对切口美观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中晚期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行MSCT多期扫描及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CT血管造影等),并将MS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MSCT能显示肠腔及肠壁的改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本组MSCT显示结肠癌的敏感性达100%(27/27);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率为:T分期92.59%(25/27),N分期88.89%(24/27),M分期85.19%(23/27);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准确率为100%(27/27)。1例T2期高估为T3期,1例T1期高估为T3期。3例淋巴结转移和4例远处转移未检出。结果表明,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较好地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中晚期结肠癌TNM分期的判断准确性高,对临床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及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的多层螺旋CT (MSCT) 表现特点,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8例CD及13例ITB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MSCT表现特点,比较两者的异同点。结果 MSCT征象对比结果显示:① CD以肠管均匀增厚为主;ITB以不均匀增厚为主(Ρ<0.05)。② CD以肠腔不规则狭窄为主;ITB以肠腔同轴狭窄为主(Ρ<0.05)。③ ITB较CD更易出现肠周淋巴结增大和强化,系膜血管增多、迂曲(Ρ<0.05)。CD与ITB均可表现出腹痛、腹泻、发热、贫血、便血、消瘦;实验室检查中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白蛋白降低以及肠道并发症;其中CD便血更多见,肠结核更常合并肺结核(Ρ<0.05)。结论 CD和肠结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MSCT表现二者各有一定特点,综合分析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chest ultrasound and chest x-ray for the indication of thoracic drainage of pleural effusions in patients of an 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Between December 1996 and June 1997 21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a prospective trial in the 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 26 thoracic drainages were used to drain pleural effusions. In all patients chest radiography in supine position and chest ultrasound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need of pleural drainage. Pleural fluid measured radiologically was categorized into 3 groups: pleural fluid less than 500 ml, 500 to 1,000 ml or more than 1,000 ml. The amount of the pleural effusion was sonographically determined by a standardized formula. After complete drainage of the pleural space the real volume of the fluid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d value. The real amount of the fluid was correctly determined by chest radiographs in 16 cases (62%) and by chest ultrasound in 18 patients (69%). Pleural effusions less than 600 ml sonographically correlated much better with the real amount of the fluid than pleural effusions above 600 ml. In 8 cases (31%) ultrasound provided 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 correct indication of drainage. Considering both x-ray of the chest in supine position and chest ultrasound the correct indication to drain the pleural effusion was achieved in 25 cases (96%). In this prospective trial we compared chest ultrasound and chest radiography and demonstrated that ultrasound is more suitable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pleural effusions than radiography. In case of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uspicion on pleural effusion demanding for drainage a chest ultrasound should be performed to avoid underestimation of pleural flui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6月期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MS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与特征。结果35例患者中,24例(68.6%)为单发病灶,11例(31.4%)为2~3个病灶;22例(62.9%)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MSCT共计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48个,有29.2%(14/48)的病灶位于左叶,有70.8%(34/48)的病灶位于右叶;病灶最大径0.4~5.8cm,平均1.3cm;有39.6%(19/48)的病灶密度不均匀,有25.0%(12/48)的病灶形态不规则,有47.9%(23/48)的病灶边缘模糊欠清,有18.8%(9/48)的病灶显示为乳头状强化瘤结节,有10.4%(5/48)的病灶瘤周出现“强化残圈”征,有22.9%(11/48)的病灶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或邻近器官。有35.4%(17/48)的病灶出现钙化,其中有76.4%(13/17)呈细粒状钙化,11.8%(2/17)呈粗钙化,11.8%(2/17)呈混合性钙化。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1例生存期超过3年的经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的病史、靶向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特征等,探索与舒尼替尼疗效相关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存活期超过3年的11例患者的自然信息、疾病特征及接受靶向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其rs307826(VEGFR3基因)和rs776746(CYP3A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并与国内外文献对照,探讨获得较长生存期的可能因素。结果:11例患者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57岁。10例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穿刺活检;其中透明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1例;TNM分期T1b8例、T2a3例;Furman分级1级2例、1~2级6例、2级1例、2~3级2例。4例患者在发病时已出现转移,7例患者在肾根治性切除术后平均31个月出现转移。6例患者为单纯肺转移,3例患者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及皮下转移各1例。舒尼替尼初始给药剂量均为50mg 4/2给药方案,平均接受治疗时间41.5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3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手足皮肤反应及高血压等。rs307826(VEGFR3基因)位点均为A/A型,rs776746(CYP3A5基因)位点G/G型10例,G/A型1例。结论: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病理分期T1~T2a、Furman分级1~2级、单纯肺转移或淋巴结转移、曾行肾癌根治术及转移发生在肾根治性切除术后较长时间的中青年男性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有望获得更长的存活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8月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和20例标准开胸手术(标准开胸组)行纵隔肿瘤切除的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关胸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结果VATS组1例胸腔粘连较重,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moty,VAMT)。与开胸组相比,VATS组开胸时间短[(12.1±2.0)rainVS.(18.1±2.4)rain,t=-8.589,P=0.000],关胸时间短[(11.4±1.7)min vs.(21.4±2.7)min,t=-14.017,P=0.000],开胸出血量少[(13.2±4.3)mlVS.(25.2±11.4)ml,t=-4.405,P=0.000],术后引流量少[(355.6±110.8)ml VS.(655.6±135.8)ml,t=-7.655,P=0.000],带管时间短[(3.2±0.5)dVS.(4.5±1.1)d,t=-4.812,P=0.000]。2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5%(1/20)VS.25%(5/20),P=0.182]。40例随访8~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VATS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154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完成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取长4~6cm切口进腹,移除标本后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0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2例。全胃切除手术时间(242.5±38.5)min,术中出血量(65.5±40.5)ml,淋巴结清扫(19.4±5.3)枚。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间(205.5±29.5)min,术中出血量(50.5±28.5)ml,淋巴结清扫(15.4±2.7)枚,术后1~4d排气。全胃切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6±5.3)d,远端胃大部切除患者(8.7±4.9)d。154例随访3~36个月,(22.5±8.1)月,术后复发5例(1例术后11个月,2例术后23个月,1例术后27个月,1例术后34个月),远处转移9例(术后12、16.22、24、25个月各1例,术后18、29个月各2例),13例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早中期胃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