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 RT-PCR检测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T、CD25+T、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并且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和Foxp3mRNA水平与UC患者疾病的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食道癌患者,分为鳞癌组47例,腺癌组12例,另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道癌初诊患者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10.33±5.7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4.56±1.06)%(P〈0.01),而食道鳞癌组和食道腺癌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初诊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食道癌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AE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Ⅰ级11例,Ⅱ级31例,Ⅲ级28例,V级9例)。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B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Treg数量,并计算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CD4^+T);分析CD4^+CD25^+Foxp3^+Treg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级AECOPD患者FBG、FINS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均明显下降(P〈0.01,P〈0.05)。Ⅲ级和Ⅴ级AECOPD患者较Ⅰ级和Ⅱ级HOMA-IR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逐渐减少,其中Ⅲ级和V级较Ⅰ级和Ⅱ级明显减少(P〈0.01,P〈0.05)。相关分析表明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均与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3和-0.871,P〈0.01)。结论AECOPD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数目和比例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CD4^+CD25^+Foxp3^+Treg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参与COPD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C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CV感染者69例及健康对照23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HCV感染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感染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HCV无症状携带组(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慢性感染组(P〈0.05)。结论:HC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T细胞亚群、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组(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的HPV分型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结果HPV阳性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HPV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调节性T细胞(Treg)在HPV阳性与阴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613,P〈O.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Treg细胞与宫颈癌患者HPV持续感染、肿瘤免疫逃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IAP水平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与肿块的大小、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和血清IAP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胰腺癌患者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发展有关,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能诱导IAP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基因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RT-PCR检测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 T、CD25 T细胞百分率作及CD4 CD25 T/CD4 T均显著下降(P均<0.05),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成人外周血、脐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检测其功能,以了解脐血CD4^+CD25^+T细胞的特性。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脐血淋巴细胞中分离纯化CD4^+CD25^+、CD4+CD25-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纯度,胎盘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RT-PCR技术检测CD4^+CD25^+、CD4+CD25-T细胞中Foxp3的mRNA的表达;体外增殖实验检测其对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 MACS分离的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纯度达(92.7±1.6)%、(90.3±1.2)%,细胞存活率达(95.3±2.1)%;体外经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培养的脐血及成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同时得到扩增,而且高表达Foxp3;CD4^+CD25^+T细胞能有效的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当效靶比为1︰1时,其抑制效应T细胞的作用最强,成人外周血抑制率为(81.36±1.61)%、脐血抑制率为(90.74±2.43)%。结论脐血和成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与成人外周血相比,培养后的脐血CD4^+CD25^+T细胞比成人外周血有更强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及其高危人群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占T淋巴细胞的(2.96±1.34)%,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EBV-VCA-IgA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C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降低,NK细胞水平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异常聚集,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体内调节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8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外周血及15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是(10.5±1.6)%;外周血中和癌旁组织表达分别是(5.2±2.1)%和(3.6±1.2)%,癌组织明显高于外周血和癌旁组织(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5.2±2.1)%明显高于志愿者(1.8±1.2)%。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高表达,促进了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在癌组织学分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肺腺癌表达阳性较高,可以作为肺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后胃黏膜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CR分析35例Hp阴性患者和45例Hp阳性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Hp阳性患者局部胃黏膜中的CD4+CD25+T细胞明显增多,占5.012%,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胃黏膜中的CD4+CD25+T细胞(占0.739%),Foxp3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Hp感染后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抑制Hp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造成Hp的长期定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改变所致的细胞免疫抑制效应在慢性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染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慢性湿疹患者和33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及胞内转录因子Foxp3(forkhead box p3)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比正常人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下降导致参与IV型变态反应的效应性T细胞功能活性增强,这可能是湿疹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转归,评价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差异。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别为(5.14±1.03)%、(9.86±1.72)%、(7.93±1.67)%及(7.06±1.61)%,慢加急肝衰竭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明显高于慢加急肝衰竭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率与患者血清HBVDNA呈正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可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过低有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不能预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侵袭性、进展以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5例来自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CD4/CD8、CD4^+CD25^+、CD4^+CD25^+CTLA4^+ -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分析比较,以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4)×10^9,(2.1±0.4)×10^9;(27.6±3.3)%,(32.9±5.8)%;1.02±0.26,1.31±0.42]。②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及CD4^+CD25^+CTLA4^+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2±3.3)%,(8.4±2.5)%;(8.6±2.2)%,(2.1±0.8)%]。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分期之间上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组织中CD4^+CD25^+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1±4.4)%,(57.3±3.3)%)。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数量分布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以作为判断侵袭性、进展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I、L-10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黄芪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IL-10及血清中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FCM)、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黄芪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BALF中IFN-γI、L-10、血清中IL-10含量及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黄芪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可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及增加IL-10含量减轻哮喘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在HSP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SP患儿4l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儿童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儿童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D4^+CD25^+CD127^+值。结果(1)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CD4^+CD25^+CD127^+明显降低(P〈0.05);(2)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的CD4^+CD25^+CD127^+值在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CD25^+CD127^+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CD127^+值在HSP患儿治疗前显著降低,给予有效的治疗后其值显著升高,可能在HS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进行了参与。而对于HSP患儿对疾病的有效预测.可以对其CD4^+CD25^+CD127^+值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cells,Treg)的变化,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IL-10表达水平。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TGF-β1和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7.50±1.94)%、(46.41±11.12)μg/ml、(48.10±13.49)pg/ml,高于对照组(5.04±0.92)%、(35.21±7.46)μg/ml、(33.78±7.31)pg/ml(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与Ⅲ~Ⅳ期者Treg细胞比例及TGF-β1、IL-1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IL-10表达水平与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明显相关(P〈0.01)。结论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对于判断食管癌的病期有一定价值。TGF-β1、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Treg细胞对机体的免疫负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32例ITP病人及20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ITP病人治疗前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90±1.00),与治疗恢复期(7.36±1.46)及正常对照组(4.52±0.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恢复期病人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激素的有效治疗能提高病人机体内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