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术后胃轻瘫、食管胃术后吻合口瘘或急性重症胰腺炎等患者,经鼻胃管喂养时常受限并伴有大量胃潴留。我院在X线监视下将鼻空肠三腔营养管置入到患者空肠.在空肠营养的同时兼具胃内引流的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并总结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技术在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技巧及体会,以及置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中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的192例患者资料,总结操作步骤,记录术中营养管置入时间、术后经管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内营养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92例患者中远端胃切除129例(均为毕Ⅱ式+Braun’s吻合),全胃切除39例(均为食管-空肠π式吻合),近端胃切除24例(均为空肠间置吻合),置管满意183例(95.31%),置管耗时(3.65±2.15)min,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16.59±2.43)h,首次排气时间为(3.26±1.52)d;除11例(5.73%)出现喂养不耐受外,181例(94.27%)耐受良好。结论 全达芬奇机器人下胃癌根治术中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安全有效,整体上不影响手术时长,是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腹部术后胃轻瘫、食管胃术后吻合口瘘或急性重症胰腺炎等患者,经鼻胃管喂养时常受限并伴有大量胃潴留.我院在X线监视下将鼻空肠三腔营养管置入到患者空肠,在空肠营养的同时兼具胃内引流的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要通知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可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降低医药费。进行肠内营养基本采用2种途径,一种为胃或空肠造口置管,另一种为专用鼻肠管空肠置入。目前所用鼻肠管外管直径约3mm,由于管径较细,黏稠的营养液易粘附堵塞管壁,造成肠内营养实施困难。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对需行肠内营养的3例患者采用外管径6mm的硅胶胃管代替鼻肠管置入空肠上段,有效解决了营养管堵塞的问题,保证了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床旁徒手留置空肠管术联合肛管减压法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营养状态、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本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按患者的置管意愿及置管成功与否分为3组,即A组(n=30)行鼻胃管肠内营养,B组(n=30)行鼻肠管肠内营养,C组(n=30)行床旁徒手留置空肠管术联合肛管减压法后喂养。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C组PA、Hb水平较A组、B组升高,而WBC、PCT较A组、B组降低(P<0.05);C组脓毒症、MODS发生率以及28 d病死率较A组、B组更少(P<0.05)。结论 床旁徒手留置空肠管术联合肛管减压法可以改善严重多发伤患者营养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降低营养风险,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置入联合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例经上消化道造影和CT明确为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患者, 在禁食水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透视下经鼻经漏口将引流管置入于漏腔内进行冲洗并持续负压引流, 如无空肠营养管则经鼻在透视下一并置入空肠营养管, 如已有空肠营养管则进行调管, 将其尽可能深置。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成功置入经鼻漏腔引流管, 并完成空肠营养管置入或调管, 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置管的时间为(22.0±6.4)min, 透视下营养管置入或调管的时间为(20.0±7.9)min, 未出现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12例患者置管术后经过肠内营养及漏腔冲洗、持续负压吸引后平均17(10~31)d后, 影像学检查示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愈合。结论透视下经鼻漏腔引流管联合营养管置入, 治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 安全、微创而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胃管置入空肠的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按时间顺序将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09例、观察组155例。对照组采用单导丝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观察组采用改进法即单导丝鼻胃管入胃内后再放入第2根导丝,盲插通过幽门后抽出第2根导丝,再用单导丝鼻胃管送入至85~95cm,结束送管。结果两组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2.7%和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置管并发症,均未出现堵管现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患者采用改进法双导丝鼻胃管置入空肠,有利于提高置管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不能进食的患者常需在内镜下置入三腔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但常因为管腔狭窄,而营养液黏稠、浓度高,容易堵塞管腔.虽然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后均给予温开水冲洗管腔,仍时常发生管腔堵塞,需要重新置入空肠营养管,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内营养自 185 8年Busch首次报道后 ,已经历了 10 0多年的历史[1] 。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为了便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普及 ,现将肠内营养的常用置管方法作一简介。鼻肠管手术置管法 :用于剖腹手术病人的营养支持。术前先将营养管预置入胃 ,术中在直视下调整至相应部位。其优点是管端定位准确 ,喂养安全性高。缺点为侵入性操作 ,仅适用于手术患者。1.胃管载营养管法 :术前插胃管时 ,将营养管插入胃管前端侧孔。术中胃肠吻合时将导管经吻合口取出 ,分开两管 ,胃管留于胃内作减压 ,营养管末端送至输出袢 …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手术后,予以有效的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传统方法是经双侧鼻腔置入胃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或者经鼻置入胃肠减压管、经小肠造瘘置入肠内营养管,以减轻吻合口张力和供给营养犤1犦。但经鼻置管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增加感染机会。我们设计了一种集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功能于一身的双腔管(硅胶管)应用于临床,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材料制作及置管方法该双腔管中减压管长80cm,内径8m m;营养管长120cm,内径2m m,见图1A。置管方法:术式不同置管位置不同:(1)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于胃前壁置入联合双腔管,减压管端置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口腔置入OrvilTM在腹腔镜全胃切除(LTG)中食管空肠吻合术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贲门癌、胃体癌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20例)及对照组(C组,20例).T组应用OrvilTM系统将钉钻头置入食道下端,C组采用传统荷包缝合法将钉钻头置入食道下端,两组均采用圆形吻合器通过双吻合技术在体内行食管-空肠吻合.对照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腹腔感染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组平均手术时间[(180.0 ± 30.2) min] 略高于C组(173 ± 25.6)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T组[(150 ± 15) ml] 与C组[(140 ± 1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C组比较,T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7 ± 1.2)d vs.(3.5 ± 0.5)d];平均住院时间[(11.7 ± 1.2)d vs.(8.0 ± 1.0) 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口腔置入OrvilTM在腹腔镜全胃切除(LTG)术中食管空肠吻合技术安全可靠,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接受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鼻肠营养管置管、输注营养液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时间为9~25 min,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6~16 d。置管后出现腹泻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误吸、感染等并发症及计划外脱管等现象。结论对接受经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规范做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成功置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途径及疗效。方法 对59 例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主要通过空肠造瘘和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肠内喂养最早始于术后48 小时,平均为(5-2 ±1-1) 天,肠内营养时间平均(12-9 ±6-5) 天。因腹泻、腹胀不耐受而中断肠内喂养2 例,因导管堵塞中断1 例,无其他喂养并发症。结论 全胃切除术患者术中放置导管式营养性空肠造瘘是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胃镜置三腔鼻空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经胃镜置三腔鼻空肠管,B组为完全肠外营养组。通过对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并发症发生率、腹胀腹痛的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分析,对经胃镜置三腔鼻空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营养支持后,腹胀腹痛症状A组较B组缓解明显,A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显著,平均住院日较B组亦明显缩短;营养前后,营养指标两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经胃镜置三腔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靠,与完全肠外营养相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管癌Ivor-Lewis术中新的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单一手术组同一术者开展的食管中下段癌Ivor-Lewis术共117例,其中2015年3月前采用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49例;2015年3月后采用新方法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营养管置入所需时间、带管的舒适性,以及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与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117例患者均顺利置入营养管,1例采用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置入失败。两组均无住院死亡病例。鼻十二指肠管组比空肠造瘘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8)min vs(18.2±8.2)min,P<0.05]。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的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空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 vs 16.3%,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和急性胃扩张。空肠造瘘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壁造瘘口渗液(1例最终因渗液多而拔除),2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鼻十二指肠管组术后1例患者因烦躁自己拔除了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 结论在食管癌Ivor-Lewis术中,应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简便、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30年代起已广泛使用空肠喂养,但在ICU病人中对比空肠与胃喂养利弊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胃管和内窥镜下置入的空肠管喂养对ICU病人的营养状态、胃细菌移位和医源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选1989年12月~1990年6月、10月间的内外科ICU有肠喂养指证,并具备下列条件者进行随机研究。1)至少接受管饲3天;2)无胃管、空肠管喂养或选择性内窥镜的禁忌症;3)无消化道出血迹象。病人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码接受胃或空肠喂养。38例分两组各19人。用于喂养的胃管粗12-Fr,长43英寸,为不透X线的多氨基甲酸乙酯;空肠管与之相似,粗12-Fr,长60英寸。空肠管在内窥镜下通过一根导丝置入并由腹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方式。方法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前瞻性入组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Ⅱ型和Ⅲ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S吻合组(80例,采用3S空肠间置法吻合)和传统吻合组(73例,采用食管残胃后壁吻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3S吻合组与传统吻合组手术时间[(163.2±12.3) min比(154.7±14.1) min]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5%(6/80)比13.7%(10/7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术后6月开始,3S吻合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12等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传统吻合组(均P<0.05)。术后18月,3S吻合组较传统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降低[20.0%(16/80)比46.6%(34/73), P<0.01],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160.8±8.1) min 比(61.1±10.8) min, P<0.01]。术后QLQ-C30量表调查结果显示,3S吻合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吻合组(P<0.05)。结论Ⅱ型和Ⅲ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3S空肠间置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最佳输注方式,减轻反流、误吸风险。方法将60例ICUE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16h),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即榆注90min暂停150min,4&/d。结果两组胃残留液、胃液pH值,营养液反流入口、胃管内营养液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肠内营养间歇泵入输注方法可减少患者胃残留液量和降低胃液pH值,有效减少反流、误吸发生率,是ICU患者较理想的鼻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坐位细针腰麻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术产妇4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坐位笔尖样细针腰麻组;B组,侧卧位笔尖样细针腰麻组;C组,坐位普通斜面针腰麻组;D组,侧卧位普通斜面针腰麻组。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1.8ml~2.2ml(9mg—11mg)。术毕待麻醉平面消散至T10以下后,送回病房去枕平卧6h,第1、2、3天及时随访。观察记录4组产妇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记录腰麻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穿刺开始到切皮时间、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副作用。结果与B组和D组比较,A组和C组(即两组坐位与两组侧卧位比较)穿刺次数减少[B组(3.2±0.9)和D组(4.1±0.4),A组(1.1±0.5)和C组(1.2±0.6)]、穿刺成功率提高[B组(90%)和D组(92%),A组(100%)和C组(98%)]、穿刺时间缩短[B组(5.2±0.6)min和D组(4.1±0.9)min,A组(1.2±0.8)min和C组(2.1±0.7)min]、麻醉操作时间缩短[B组(7.1±0.5)min和D组(6.2+0.8)min,A组(3.4±0.7)min和C组(4.3±0.6)min]、从穿刺开始到切皮时间缩短[B组(15.2±6.3)min和D组(17.1±4.4)min,A组(10.4±0.5)min和C组(11.3±0.7)min](P〈0.05)。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即两组细针与两组普通针比较)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C组(18%)和D组(20%),A组(8%)和B组(10%)]、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C组(10%)和D组(12%),A组(4%)和B组(5%)]、无术后头痛和腰痛发生[C组(3%)和D组(4%),A组(0)和B组(0)](P〈0.05)。结论坐位细针腰麻,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穿刺次数少,成功率高,术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72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36例。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A组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穿刺追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B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穿刺追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普通饮食。比较化疗后两组,观察延期留王空肠穿刺造口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P〈0.05),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未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痛人的营养及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