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全封闭、无陪护管理病区的住院病人84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人对指纹识别方法的依从性及指纹识别的准确性。[结果]843例病人对指纹识别依从率达99.88%,观察期间共完成药疗59 670例次,无一例身份识别错误。[结论]指纹识别用于精神科临床药疗,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指纹识别仪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通过便携式指纹比对机器录入相关信息,当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供信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指纹比对,快速准确地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比较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护理人员对身份识别的满意度。结果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护理人员对身份识别的满意度分别是8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11,13.56,21.00,46.89;P<0.05)。结论使用指纹识别仪,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精神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成本及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带识别方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全院31个临床科室的分级护理检查中,回顾性分析使用腕带标识的特点。结果腕带使用存在患者依从性低、护士核对腕带的依从性差、腕带佩戴不规范、更换使用成本高等不足。结论腕带识别方法可完善、规范查对制度的落实,有效防范护理缺陷,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静 《天津护理》2011,19(4):220-221
分析患者腕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腕带字迹潦草、信息更改不及时、佩戴腕带周围皮肤观察不仔细、患者或家属自行取下腕带、护士和其他部门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对此提出相应对策,不断完善腕带识别制度及腕带佩戴管理制度,腕带书写字迹规范准确,统一规范佩戴要求,随时观察腕带周围皮肤情况,提高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提高护士及其他部门核对腕带依从性,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分析条码腕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落实查对各环节,提高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使腕带成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身份的有效手段,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执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儿科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现状。方法:对2010年3~5月的138例儿科住院患儿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佩戴标识腕带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缺乏健康教育导致患儿及家长认知不足、护士操作行为欠规范、腕带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影响了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结论:临床护理中,护士应规范操作行为,将佩戴、查对腕带等工作常规化,加强相关健康宣教及腕带监管,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患儿及家长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患者身份确认过程中增加住院号核对的新方法对降低给药出错概率的作用。方法 2007年,临床给药中采用传统的身份确认方法进行患者身份验证;2008年至2010年采用增加住院号核对的新身份确认方法,即护士向对应床号患者开放性询问姓名,确认后再核对患者腕带上姓名和住院号是否与药物上标签一致,无误则实行给药操作;统计2007年至2010年由于身份确认出错而发生的给药出错概率。结果 新的身份确认方法实施后三年,给药出错概率逐年降低。结论 增加住院号核对的身份确认新方法能显著降低临床给药发生差错的概率,患者的配合积极程度和护理人员对新身份确认方法标准规程的执行严格程度也是影响新方法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自编问卷对280例住院患者进行腕带佩戴认知、态度及不愿意佩戴原因调查。结果患者对佩戴腕带态度,愿意47.14%,勉强愿意24.29%,不愿意27.14%,强烈排斥1.43%。不愿意佩戴的主要原因为不了解佩戴腕带的作用,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医生护士忽视查对腕带,感佩戴不舒服且影响日常活动,影响治疗等。结论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率较低,应加强相关宣教、落实腕带核对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及腕带监管等对策,以提高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急诊日间输液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6月急诊日间病房输液患者150例,急诊日间病房一线护士31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佩戴标识腕带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患者中愿意应用腕带的例数为46例,占30.7%;护士中愿意应用腕带的例数为13例,占41.9%。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佩戴、查对标识腕带的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增强患者对佩戴标识腕带与医疗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患者身份腕带的制作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2年1月开始我院在临床应用自制患者身份腕带,并坚持对住院患者在各科检查时进行跟踪服务及心理调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患者身份腕带的制作1.1材料由红、黄、白三种软塑制成了“患者身份腕带”(图1),长约25cm,前带宽约2.2cm——可镶嵌卡片,余带宽1cm,手腕式表带以按扣连接。1.2卡片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初诊病名、入院时间,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出院诊断、出院时间。2应用不同患者使用不同颜色的腕带,即白色腕带表示普通患者;黄色腕带表示危重患者或病情随时会有变化者;红色腕带表示患者曾患有过敏史或者属于高…  相似文献   

11.
王慧  陈翠芹 《全科护理》2011,(2):154-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人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20例佩戴手腕的住院病人加强腕带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转变护士的传统查对模式,将手腕带查对工作护理常规化,注重操作中落实相关健康教育,规范护士对腕带佩戴的健康宣教行为等。[结果]520例佩戴手腕带的病人自行脱落腕带2例,无一例身份识别差错发生。[结论]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提高心血管内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2011年9月开始每隔14天进行一次病人腕带佩戴的情况调查,对未佩戴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措施实施50天后再次进行病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调查.结果 通过加强宣教、规范佩戴腕带的流程、规范护士核对流程、选择合适的佩戴位置及经常检查腕带佩戴的情况等措施后,病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 规范的使用腕带,提高病人佩戴腕带的依从性,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人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20例佩戴手腕的住院病人加强腕带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转变护士的传统查对模式,将手腕带查对工作护理常规化,注重操作中落实相关健康教育,规范护士对腕带佩戴的健康宣教行为等。[结果]520例佩戴手腕带的病人自行脱落腕带2例,无一例身份识别差错发生。[结论]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共1 7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 98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不使用腕带,观察组采用标识腕带进行身份信息管理,根据病人病情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比较两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错误执行治疗发生率及当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分别为0.56%、2.10%;错误执行治疗发生率分别为0.30%、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182例老年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进行调查,发现有45.56%的老年患者依从性差,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生活因素、治疗因素,通过采取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护士进行培训和教育、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等对策,提高了老年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质量管理中,选择对照组及品管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约束依从性、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约束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护士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合格率和约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品管组患者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与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约束患者依从性、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品管后护士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合格率明显高于品管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实施能有效提高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外科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外科收治的患儿288例,对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未佩戴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住院时间、年龄、腕带佩戴后周长对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影响,分别以住院第2天、年龄≤6个月、周长≤12 cm最低。未佩戴腕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腕带大小不适合、护士未落实查对制度、家长担心腕带佩戴不舒适等。结论针对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应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提高护士的重视程度、落实腕带核对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身份腕带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完善急诊、重症、手术室、产房等关键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建立"腕带"识别制度,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识别病人的有效手段,认为身份腕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由精神科护士主导的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精神科护士主导的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683例,对照组681例。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主导的依从性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态度和依从性行为,改善精神症状、功能和自知力,缩短住院时间。但在降低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方面,依从性干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由精神科护士主导的依从性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其间接效应包括改善症状、功能和自知力,缩短住院时间,但在降低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方面并未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20.
马双  迟骋  宋海涛  吴巍巍   《护理与康复》2018,17(9):103-104
正患者身份识别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步骤,手腕带是识别患者身份的手段之一,住院患者腕带佩戴身份确认制度,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烧伤患者需要进行换药及浸浴治疗,极易导致腕带沾水及血液,加之日常生活中的反复摩擦,易导致字迹模糊,不易辨认,常需要反复更换。烧伤患者存在水肿期及消退期,腕带松紧需要不定时调整。另外四肢烧伤患者早期大多数创面采用包扎疗法,敷料极厚,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