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4 7例 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7例 HSP中肾损害 5 1例 ,发生率为 34.6 9% ,其中单纯血尿 11例 (2 1.5 7% ) ,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 37例 (72 .5 5 % ) ,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 3例 (5 .88% )。单纯皮肤紫癜者肾损害发生率为 16 .0 7% ,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为 2 8.5 7%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为 5 8.0 6 %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为 6 6 .6 7%(P<0 .0 1)。结论  HSP患儿易发生肾损害 ;HS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与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俞红粉 《海峡药学》2010,22(11):141-142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儿童HSP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各型的发病情况。结果 152例儿童HSP均有皮肤紫癍表现,同时累及其他器官的有120例,部分病例的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等先于皮肤紫癜出现。结论儿童HSP皮肤外症状发生率高,可先于皮肤表现出现,应提高认识,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将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男女数量及比例、首发症状、误诊情况、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作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5~12岁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2:1)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8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50例,以关节疼痛等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占50例,以肾脏为首发症状的占20例;误诊率为87例,腹部症状为首发,占较大比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141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易导致误诊,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7年12月间1 22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冬春季占77.05%.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14岁占81.14%.主要诱因感染占45.05%.多数病人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占66.39%,部分病人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分别占18.85%、14.75%.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误诊率18.03%.紫癜多在1个月内消退.34.43%病人有肾损害.紫癜超过1月者,肾损害占84.61%,复发者肾损害占88.89%,3例患者因紫癜严重导致皮肤坏死,此3例患者均有肾损害.结论 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与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病人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是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及临床特点,作者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41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型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卿 《江西医药》2007,42(9):806-807
目的 探讨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2006年收治的30例以腹型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往往被误诊,误诊率为63.3%.结论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符合,无皮疹出现时,应想到该病可能,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0例HSP患儿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在3~14岁,多见于5~10岁,女性多于男性(比率为2:1),冬春季好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2)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皮肤紫癜,累及双下肢(100%),其次是臀部(30%)、双上肢(13%)、颜面(7%);80%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30%皮肤紫癜于病程中反复出现;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症状首发.(3)60%患儿关节受累;胃肠道症状发生率47%;肾损害发生率13%.结论 HSP皮肤紫癜的发生率100%,关节症状和胃肠症状在大多患儿均可发现,紫癜性肾炎(HSPN)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肾脏受损程度直接影响HS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是主要侵犯毛细血管而引起全身性变态性反应的血管炎[1]。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道病变及肾损害为特点[2]。由于HSP是一种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易造成肾损害,临床预后不佳,所以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对患儿的长期预后造成较大的危害[3]。因此,充分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相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以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起病的患儿当紫癜未出现时早期容易误诊,我们对35例因消化道症状起病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当病变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则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临床上较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12-10治疗的27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5.
肖莉  任少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813-3814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一种较常见的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常见于双下肢及臀部,通常伴有关节肿胀、胃肠病变和肾脏损害。是儿童中发病最高的血管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腹型HSP可占本病的2/3。因肠壁的无菌性毛细血管炎症、渗出和水肿,刺激肠管,使其发生痉挛,50%~75%的HSP患儿伴有胃肠道症状,大多表现为腹痛、呕吐和便血。其中以腹痛最多见,大多腹平软,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学龄期儿童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典型皮肤紫癜表现较易明确诊断。但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而皮肤紫癜早期不出现或延迟出现,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甚至部分病例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被实施剖腹探查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41例患者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宏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4-251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胃肠道出血等为特征。一般过敏性紫癜患者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在典型皮肤紫癜出现之前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较少,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则更为少见。现将11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分析,以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46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分别为100%、47.8%和37.0%,腹痛症状表现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查体常无固定压痛点。一过性关节肿痛发生率87.0%。迟出现紫癜10例,特殊皮疹或紫癜认识不足7例,未发现紫癜5例共22例均造成误诊漏诊(48%)。误诊漏诊为急腹症11例占误诊漏诊50%。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复杂,特别是消化道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现的误诊漏诊率高,易误诊为急腹症,应提高认识,尽早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嘧达莫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双嘧达莫3~5mg·kg-1·d-1及泼尼松1mg·kg-1·d-1治疗.比较2组患儿紫癜症状消退时间、肾损害发病率、发病时间和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尿红细胞,24h尿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肾损害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肾损害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嘧达莫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HSP肾损害,改善HSP患者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至2008年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年龄在3~12岁,多为冬、春季发病较多,60名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60人(100%),消化道症状17人(28.3%),关节肿痛20人(33.3%),肾脏受损10人(16.7%)。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