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治疗。方法 分析本组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共 2 0例 ,均行肌电图检查。 4例采用患肢持续股骨髁上牵引非手术治疗 ;16例采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术中视坐骨神经损伤程度作神经外膜松解或束间松解。结果 坐骨神经恢复情况 :优 7例 ,良 6例 ,可 4例 ,差 3例。结论 应根据临床检查 ,X线及CT所示骨折移位情况和有无髋关节后脱位 ,作电生理检查 ,结合临床有无造成神经严重损伤的因素而决定是否探查坐骨神经 ;术中肉眼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程度对指导手术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神经的恢复情况与术中所见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治疗。方法 分析本组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共20例,均行肌电图检查。4例采用患肢持续股骨髁上牵引非手术治疗;16例采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视坐骨神经损伤程度作神经外膜松解或束间松解。结果 坐骨神经恢复情况:优7例,良6例,可4例,差3例。结论 应根据临床检查,X线及CT所示骨折移位情况和有无髋关节后脱位,作电生理检查,结合临床有无造成神经严重损伤的因素而决定是否探查坐骨神经;术中肉眼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程度对指导手术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神经的恢复情况与术中所见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患者155例(159侧),其中合并坐骨神经损伤35侧。分析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坐骨神经损伤与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分型的关系。结果81.3%的患者为男性,86.5%的患者年龄为20~50岁,83.9%为车祸伤所致。坐骨神经损伤总发病率为22.01%,而在髋臼骨折为17.19%,在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为12.90%,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为36.36%。31侧坐骨神经损伤中48.39%为腓总神经成分损伤,51.61%为腓总神经 胫神经损伤。结论车祸伤是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多见于成年男性。坐骨神经损伤主要发生于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患者,且腓总神经成分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0例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21例,女9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2.4±4.6)岁。骨折按Letournel分类,髋臼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髋臼后壁骨折13例,髋臼后柱骨折9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依据术后2年患者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制定的神经功能愈合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损伤进行评估。结果本组随访12~24个月,治疗优良率为66.7%,其中优11例,良9例,可10例。该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平均分级为(2.34±0.02)级,治疗后神经功能平均分级为(3.78±0.03)级,该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平均分级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5)。优11例,良19例,优率为100%。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中应加强诊断,并合理的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47例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3年。男35例,女12例,年龄18~62岁。髋部骨折脱位分类:单纯髋关节后脱位8例,单纯髋臼骨折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9例,股骨头、股骨颈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各3例。坐骨神经损伤类型:单纯腓总神经损伤34例,腓总神经、胫神经联合损伤13例,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2例。结果:解剖复位21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4例。坐骨神经恢复情况:优10例,良18例,差10例,劣9例。结论:对于单纯髋关节后脱位或髋臼骨折移位小于0.5cm者,应用非手术治疗。而对于骨折移位大于0.5cm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尽早解剖复位并探查坐骨神经,以减低创伤性髋关节炎的发生,并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内固定和神经探查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33例患者行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髋臼骨折,同时行坐骨神经探查术,神经损伤者予以神经松解减压或束膜吻合.结果髋臼骨折复位程度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16例,不满意复位3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按MCRR标准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4%.髋关节功能按修订的dAubigen-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9%.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及坐骨神经探查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与坐骨神经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共 14例患者, 3例非手术治疗,患肢持续股骨髁上牵引术; 11例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 14例患者随访 0.5~ 3.5年,平均 18个月。根据 Matta标准,髋臼骨折治疗后解剖复位为 8例 (57.1% ),满意复位为 6例 (42.9% );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 MCRR标准,坐骨神经损伤恢复的优良率为 57.1%。结论 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易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的腓总神经分支较胫神经易受损,且预后不佳;髋臼骨折手术中屈膝伸髋位可减少医原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生;伤后早期行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将有利于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髋臼骨折脱位坐骨神经损伤概率、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7月~2007年8月收治208例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31例,手术治疗13例,非手术治疗18例。结果手术治疗的13例中8例有胫神经损伤表现,术前胫神经平均分为3.54分(按照LSUHSC评分),3例术后有恢复,4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未恢复,术后胫神经评分平均为4.77分。13例术前腓总神经平均分为2.23分,术后6例有恢复,2例恢复正常,5例没有恢复,术后腓总神经平均分为2.69分。非手术治疗的18例中14例有胫神经损伤,术前胫神经平均分为3.67分,13例有恢复,12例完全恢复正常,术后胫神经平均分为4.89分。非手术治疗病人都有腓总神经损伤,治疗前腓总神经平均分2.39分,治疗后13例有恢复,3例恢复正常,5例没有恢复,术后腓总神经平均分为3.39分。统计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没有明显差异(P=0.206)。胫神经恢复好于腓总神经(P0.01)。结论髋臼骨折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其中腓总神经分支损伤更多见、更严重,无论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恢复都比胫神经差;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特别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是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临床比较常见,如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功能,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自1998-2007年收治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8例,本文就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治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腓总神经继发性卡压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腓总神经继发性卡压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5例坐骨神经损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腓管 Tinel征及治疗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 5例患者均存在腓总神经继发性卡压 ,均行腓管切开减压松解。结果 术后随访 13~ 37个月 ,平均 2 5个月 ,4例足背伸肌力由术前 0~ 级恢复至 ~ 级 ,1例未恢复。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腓管处产生腓总神经继发性卡压 ,一旦诊断明确 ,须尽早行腓管切开减压 ,亦可在早期修复坐骨神经时行腓管松解术 ,预防继发性卡压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