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考证,认为本草记载的乌蔹莓原植物应为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指出了“蔹蔓于野”中的蔹应是乌蔹莓而不是白蔹,澄清了《本草纲目》文图不符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草考证,证实始载于唐·《新修本草》的菟葵为锦葵科植物野葵 Malva verticillataL.。《本草纲目》引文以为菟葵即天葵有误。天葵应为毛茛科植物天葵 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相似文献   

3.
《日华子本草》原名《日华子诸家本草》,亦称《大明本草》。宋代《嘉祐本草》作者掌禹锡说:“《日华子诸家本草》四明人(即今宁波人)撰,不著姓氏,但云日华子大明。”李时珍说:“按十家姓,大姓出东莱,日华子盖姓大名明也,或云其姓田,未审然否?”关于本书著成年份,曾有四种不同看法:①认为本书成于北齐年间(550~580)。古今医统》云:“日华子北齐雁门人,深察药性,极  相似文献   

4.
《滇南本草》成书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较《本草纲目》早142年。由于受当时交通、通信等条件限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未见到该书,也没有到云南考察。因而《滇南本草》在历代本草学中首次记录了许多药物。例如“云药”牌之一———灯盏花系列药物,该书首次记载:“灯盏花……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故该书“是古代地方本草最重要的一部”[1],也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云南的古代本草著作。《滇南本草》的书名,有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兰茂(1397~1476),字廷秀,号止庵,云南嵩明杨林人。《滇南本草》所收载的道地药材,应主要是嵩明及其周边地区(滇…  相似文献   

5.
(1)本文根据文献考据,认为《滇南本草,所指的漏芦,其原植物应为百合科植物聋彰H.fulva Linn.)和黄花聋草(H.flays L.),而今漏芦市售品系来源于翻叶首草(H. minorliIill.) ,今昔有所不同,从药用部分(根)的形状极易分辩。同时提出,云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u滇南本草”第一卷,对漏芦的整理n}V载,今昔不辨、名图不符,应当i}}正。(2)本文认为《淇南本草》所载的漏芦和砚今市售品漏芦,均非漏芦正品,其桩物来源及煞书所载效用,实同营草,故应,i}复“聋草”之名以供药用,不可再作漏芦,庶免名实相视。  相似文献   

6.
《食疗本草》残卷(S·76号)是唐代著名医家孟诜所著,孟诜在武后长安中(公元701年~704年)任同州刺史,此间孟公撰写了《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改编而成《食疗本草》。《旧唐书·艺文志》有“孟诜《食疗本草》三卷”的记载;《嘉桔补注本草》所引书传有《食疗本草》,云“唐同州刺史孟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紫参的本草考证,指出紫参的原植物在我国历史上就存在着混乱现象,并分析混乱原因。历代本草中紫参的原植物包括了百合科、唇形科、蓼科、伞形科、毛茛科、蕨类等植物。同时纠正了日本牧野富太郎把《植物名实图考》的紫参误订为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经考证紫参不是华鼠尾草,乃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相似文献   

8.
通过本草考证,证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爵床和始载于唐·《新修本草》的紫葛应分别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和葡萄科植物葎叶蛇葡萄。  相似文献   

9.
<正> 《本草品汇精要》作为明代官修的一部综合性本草著作,与前代官修本草一样,是在继承宋代《政和本草》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发展的。鉴于“赵宋以来,(本草)时加增正。传流已越乎千载,锓梓奚啻乎数番。奈何咨诹未遍于遐方,兼之诠释徒拘于已见”(进表)和“(《政和本草》)世传既久,以阅贤者不为不多,每有识者,病其繁乱,卒不可正。虽有《衍义》之兴,以其讹正并存,用之难别。及王好古、李明之、朱彦修等皆作本草,俱简而略”(序例)的状况,于是以“删《证类》之繁以就简,去诸家之讹以从正”(御制序)为宗  相似文献   

10.
明抄彩绘《本草图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草辅之以图,可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而丹青设色的彩绘药图更能反映实物的翔实形态。我国本草彩图可能早在唐代就有,《唐本草》孔志约序中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的记载。宋元间也曾有彩绘本草行世,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载:“至元(公元1264~1294年)斥卖内府故书于广济库,有出相彩画本草一部,极奇。”南宋画家王介(号默庵)有五彩图绘《履巉岩本草》,惜以上原书现均佚。《履巉岩本草》现存的是其明代重摹本和现代摹本。另外存世的彩绘本草图尚有北京图书馆藏的《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图谱》及《食物本草》,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的《金石昆虫草木状》。  相似文献   

11.
重楼原名蚤休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来源于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anen-sis(Franch.) Hand.- Mazz.或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 Hara的干燥根茎。在药材商品中有“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等异名 ,《中国药典》以重楼为名收载。拳参别名紫参 ,载于《图经本草》。来源于蓼科植物拳参 Polygonun bistorta L .的干燥根茎。在药材商品中有“草河车”及“蚤休”等异名 ,《中国药典》以拳参为名收载。因此 2种药材来源不同 ,但存在着异物同名“蚤休”、“草河车”…  相似文献   

12.
自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中药药物学叫做“本草学”,中药专著被称为”本草书”,中药史被称为”本草史”。经千百年沿用,“本草”成了所有中药材的统称,而其影响最大的乃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3.
六、性味功能考山茱萸的性味,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味酸,平”,《名医别录》:“微温无毒”,《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药性论》:“味咸、辛,大热”,《唐本草》:“味酸,平、微温无毒”,《本草纲目》:“气味酸,平,无毒”《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酸,微温无毒”,《本草求真》:“睐酸,微温而涩”,《本草从新》:“酸、涩、微温”。古本草对山茱萸性味的记载是:言酸、平、微温者居多,谈辛、甘、大热者甚少,正如缪希雍论及山茱萸性味时说:“岐伯甄权加辛,然尝其味必是酸多辛少”。近年来我们在对伏牛山茱萸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中,发现其八个自然品系中确有一个(珍珠红)尝其味酸、涩微辛,这证明古人言辛并非妄说。历代中医  相似文献   

14.
《海药本草》作者李珣,药学家,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以售香药为业。它对祖国药学的贡献在于编撰了研究岭南和海外香药的专书—《海药本草》。书于五代,辗转之宋末年而亡佚。现考证尚志钧先生辑录的《海药本草》载药131条,记载产于西亚、中亚西域地区的香药45条。书中对香药的含义、性状、功能主治及炮制有独特的阐述。增补了前人所未载的海外香药,丰富了回医药理论。本文籍该书产生的背景、学术思想及特点对回医药的贡献作以浅析,敬祈同道。  相似文献   

15.
刘衡如同志校点的《本草纲目》(以下简称《校点本》)点校明晰,注释綦详,深受读者欢迎。笔者谨就“《唐本草》编撰者”的注释条文提出两点商榷。一、长孙无忌是《唐本草》编撰的主要组织者《校点本》援引《新唐书·艺文志》注,从而认为“唐本草是李勣、长孙无忌和苏敬等二十二人同时参加,一次修成。”然而,《唐本草》编撰者之一、礼部郎中孔志约的序文述及该书编撰过程时只字未提李勣。笔者认为,视李勣、长孙无忌“同时参加,一次修成”似属不妥。孔序当写在无忌被贬之前,从序文  相似文献   

16.
女萎,萎蕤应是两个不同的品种。通过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女萎、《名医别录》等女萎——萎蕤,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新修本草》等女萎,为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的茎。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伟大祖国医药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本草拾遗》是唐·陈藏器 (公元 713- 74 1)于公元 739年编成 ,于唐《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颁行 80年之后 ,为补《唐本草》遗漏之作 ,现本书早以佚失。但该书在当时流传甚广 ,国内《太平御览》、《开宝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远至日本《名医类聚》、《医心方》,均曾引用过本书的内容。安徽皖南医学院尚志钧教授据《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辑出《本草拾遗》,恢复原貌 ,弥补了馆藏佚书的空白。全书分序例 1卷 ,拾遗 6卷 ,解纷 3卷 ,总曰《本草拾遗》。“序例”相当总论 ,其佚文中…  相似文献   

18.
萱草入药历史悠久,古今药用部位存在差异,现代仅以根入药,古代本草记载的药用部位还包含嫩苗、花等。通过整理历代本草文献,对萱草的名称、生境与品种及不同部位的功效主治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本草拾遗》首次收载萱草,且开始区分药用部位,后世本草多采用“萱草”“萱草根”“萱草花”为正名。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的植株描述,萱草具有根近肉质、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叶两边分垂且柔弱肥大、花朝开暮蔫、花金黄色、内花被裂片下部有“∧”形采斑、结实三角、子大如梧子且黑而光泽等特点,故而古代的萱草与现代的萱草为同一品种,即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 L.,其生境、功效与主治从侧面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历代本草记载萱草以根、嫩苗、花为主要药用部位,现代中药著作一般仅收载根,明显与之不符。通过考证,有助于厘清萱草古今药用部位的实际情况,为萱草正本清源、正确用药及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白蔹商品药材来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从我国唐代以前及唐代以后所使用的白蔹及《图经本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结果;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的根为我国唐代以前所使用的白蔹,自唐以后,主要以葡萄科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块根作白蔹入药;《图经本草》记载的赤蔹其原植物和葡萄科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相符。本草中所记载的黑蔹的原植物为葡萄科白蔹Ampelopsisjaponica(Thunb,)Makino.土白蔹为葫芦科马(瓜交)儿Melothria indica Lour.及茅瓜Melothria heterophylla(Lour.)Cogn.的块根。  相似文献   

20.
《开宝本草》研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开宝本草》是以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个年号“开宝”命名的中药文献。据《嘉祐本草补注》所引书传记载,《开宝本草》共修两次,第一次在开宝六年(973),定名《开宝新祥定本草》,次年(974)又予重修名之曰《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復圭、王光祐、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主要由刘翰负责。本书的编修,是以《唐本草》为蓝本,参考陈藏器《本草拾遗》、李含光《本草音义》、《蜀本草》及其他诸书,并增加一些新药,刊正一些别名,马志作了一些注释而成。清本完成后,经扈蒙、卢迻逊审阅,由国子监出版,所以宋代书志多题卢多逊定。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第一次用雕版印刷的(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