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中微量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意义。方法根据尿常规结果将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过敏性紫癜(HSP)组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尿中m Alb、α_1-MG、β_2-MG、TRf、Ig G和NAG的水平。结果 HSPN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NAG和Ig 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HS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和NAG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SP组中尿中微量蛋白和NAG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中微量蛋白和NAG的水平可较好的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王成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903-2904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首次或复发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检验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A l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血小板计数(PTS)。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尿β2-M和尿A lb、PT、APTT、PTS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周、2周化验PT、APTT、PT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素治疗组在3个月、6个月复查β2-M和A lb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肝素钠可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同时有降粘、抗凝、抗血栓的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张旭东 《现代医院》2004,4(7):28-29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体内否存在高凝状态及其严重程度。方法 使用血液凝固时间自动分析仪和胶体金免疫渗透法对 4 2例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以及 2 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凝血象 (PT、TT、APTT、FIB)和血、尿D -二聚体 (D -D)测定。结果 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 ,4 2例患儿中TT缩短 2 0例 (4 7 6 % ) ,PT缩短 2 2例 (5 2 4 % )、APTT缩短 18例(4 2 85 % )、血FIB增高 18例 (4 2 8% )、血D -D增高 18例 (4 2 8% )、尿D -D增高 2 0例 (4 7 6 % )。而对照组无1例异常。在对照组、过敏紫癜组、紫癜性肾炎组相互比较中 χ2 >7 79,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患儿体内外凝血系统被激活 ,为临床上指导用药 ,判断病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组)及19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及尿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水平,并计算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的比值,同时检测32例患儿的尿红细胞计数及24小时尿蛋白计量.结果 ①病例组患儿血清和尿液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Z分别为-3.24、-5.75,均P<0.05);②病例组患儿血清和尿液白细胞介素-1r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Z分别为-4.37、-4.10,均P<0.05);③[JP2]病例组尿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Z=-5.48,[JP]P<0.05);④病例组尿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比值与尿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 白细胞介素-1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失衡是影响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肾脏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ra有望成为过敏性紫癜肾炎肾脏损害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系列微量蛋白检测在儿童(<13岁)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尿路感染患儿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0例及正常儿童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含量,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除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的α1-M,尿路感染组的IgG、α1-M、TR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别其余项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的α1-MP<0.05外,其余均P<0.01);117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检出阳性47例,阳性率为36.75%。结论: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可用来判断儿童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特异性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以明确特异性免疫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伴肾脏损害患儿的血清补体(C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其是否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方法 将96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次入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组和紫癜性肾炎组,对81例患儿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96例患儿检测血清补体(C3)和体液免疫(IgG、IgA)、92例患儿检测特异性IgE、过敏原.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水平9.94±2.60g/L明显高于紫癜性肾炎组的7.32±3.61g/L,t=-3.897,P<0.001;过敏性紫癜组C3、CD3、CD4均值及CD4/CD8比值高于紫癜性肾炎组,IgA、CD8均值低于紫癜性肾炎组,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6.74%,最常见的致敏原是律草(16.30%),其次是鱼(14.13%)和黄瓜/芹菜(13.04%).结论 免疫功能紊乱与过敏性紫癜发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对相应过敏原做好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肾功能、免疫应答功能在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下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过敏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为Hp(+)和Hp (-)过敏性紫癜患儿,测定两组患儿的肾功能及免疫应答能力。结果 Hp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肾功能生化指标含量、紫癜性肾炎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Hp (-)过敏性紫癜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p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免疫共刺激分子表达量等指标值明显高于Hp (-)过敏性紫癜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加重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肾功能损伤及自身免疫应答紊乱,应该引起临床重视,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6岁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78%( 44/45),对照组为17.78%( 8/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合理护理,能有效增强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及其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自动生化仪免疫比浊法检测1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及血清总IgG。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1.43%, 鸡蛋的阳性率最高, 其次为牛奶、鳕鱼、螃蟹、虾等。食物不耐受种类在不同年龄组间有差异, 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物不耐受累计敏感度与血清IgG浓度无直线相关。食物不耐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及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紫癜性肾炎患儿食物不耐受与其肾脏病理中免疫复合物沉积无相关性。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 但食物不耐受与患儿肾脏损伤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弥漫性血管炎,呈逐年增长趋势,紫癜性肾炎(HSPN)是HSP的基本症状,它对疾病的预后影响大,到目前为止无特效治疗。从理论上讲肝素可以阻断HSPN发病的多个环节,在预防HSP肾损害方面是很有希望的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DCT),从临床的角度探讨对尚未出现肾损害的HSP患儿应用肝素以预防HSPN发生的可能性和安全性。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患儿148例均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其中男81例,女47例;年龄2·5~15岁,平均年龄(8·7±9·9)岁;病程1~540天,平均病程(18±41)天,多数患儿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3-2012年湖南省儿童医院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 48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3 482例患儿中,男性2 203例(占63.27%),女性1 279例(占36.73%),男:女=1.72:1。②该组患儿发病年龄为(6月~18岁),均数为(7.27±2.72)岁。近几年婴幼儿发病比例逐年增多(P0.01)。③2003-2012年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约为2003年的3.92倍,2012年约为2003年的14.54倍。④月份主要集中在10、11、1、2、3月份,而7、8、9月份相对较少。⑤临床表现:该组患儿除表现皮疹外,合并消化道症状2 312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8例,失血性休克4例,死亡1例;324例患儿合并关节症状;1例紫癜性脑炎;1 986例紫癜性肾炎。⑥该组患儿中,744例紫癜性肾炎行肾活检,病理改变以Ⅱ~Ⅲ为主,占99.33%。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越来越常见,仍以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最小可出现于婴幼儿期,但仍集中在学龄期儿童,常并发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损害决定病情轻重,肾脏损害最常见,尤其见于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病理损害多集中在Ⅱ~Ⅲ级,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肝素在肾脏疾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报道较少,我们从1989-1992年采用肝素治疗住院的紫癜性肾炎患儿24例,疗效满意。(本文不包括随着过敏性紫癜痊愈而一过性血尿也相继消失的轻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4年内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8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共28例,占同期住院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32.1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继发性紫癜性肾炎、免疫功能紊乱、激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结论 过敏性紫癜医院感染率为32.18%,与继发紫癜性肾为、免疫功能紊乱、激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内科住院的患儿3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38例)、缓解期(3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20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TM、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也高于缓解组(P均〈0.05),伴肾受累组vWF高于非肾受累组(P〈0.05),而TM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M、vWF浓度之间呈正相关。结论TM、vWF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测定对过敏性紫癜尤其是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6年1月至1986年12月间共收治过敏性紫癜115例,其中肾脏明显受累者43例(37.4%),轻度受累者14例(12.2%),紫癜性肾炎系小儿的主要肾炎之一,病程往往迁延,兹分析于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115例过敏性紫癜中,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评价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率。结果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22例患儿病愈20例,好转1例,转院1例。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血管炎症,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严重的会导致继发性肾炎等肾病,因此要重视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智超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87-378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儿童检测血白介素-26(IL-26)、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免疫球蛋白IgE、IgA1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44例急性期过敏性紫癜儿童设为观察组(分为无肾炎组19例、有肾炎组25例),将同期44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血IL-26、TNF-α、PDGF及免疫球蛋白IgE、IgA1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无肾炎组及有肾炎组的血IL-26、TNF-α、PDGF及免疫球蛋白IgE、IgA1均较健康儿童高(P<0.05),且无肾炎组及有肾炎组间TNF-α、PDGF及IgA1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IL-26、TNF-α、PDGF及免疫球蛋白IgE、IgA1的检测可以有效反映过敏性紫癜儿童发病与免疫学机制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和健康查体儿童的血清及尿液β2-MG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组别儿童的β2-MG水平,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SP患儿血清及尿液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早发肾损伤组患儿血清及尿液β2-MG水平高于无肾损伤者;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及尿液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及尿液β2-MG检测结果与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优于尿常规.[结论]过敏性紫癜合并早期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β2-MG水平高于无早期肾损伤者,经治疗后该指标水平下降,且优于尿常规检测结果.说明该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