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丹参组在心肌缺血造模前静脉注射1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 g/kg),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2 d,于第13 d行室性心律失常造模;在造模前后分别检测、记录各项观察指标。结果造模前丹参组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最大除极速度(Vmax)低于对照组(P〈0.05),MAP振幅(MAPA)、单相动作电位时程(APD90)与对照组无差别。造模后,20只实验兔均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平均心率、MAPA和Vmax降低,APD90增加(P〈0.05);丹参组平均心率、MAPA降低(P〈0.05),Vmax与APD90无变化。丹参组在造模后,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APD90低于对照组(P〈0.05);Vmax与MAPA在造模后的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丹参能提高心内膜心肌缺血耐受的能力,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PCI对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54例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标准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术后1周,54例患者46例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减少,8例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85.2%,QTd明显减小.结论 PCI对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应激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例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20例与之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了生活事件的评定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病例组高切变率血液粘度[ηb(H)]、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聚集性(RC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与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性显著相关(P<0.001)。提示应激性生活事件影响血液流变学特性,为应激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分为对照(CTL)组(n=17)和CHF组(n=34)。CHF组给予连续7 d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 (5 mg·kg-1·d-1, ip),CTL组则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1 mL·kg-1·d-1, ip),造模结束2周后,进一步将CHF组再随机分为未治疗组(n=17)和CHF治疗组(CST组)(n=17)。治疗组给予连续3周注射CST(2 nmol·kg-1·d-1, ip),未治疗组注射0.9%生理盐水(1  mL·kg-1·d-1, ip)。动物完成药物注射后,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离体电生理研究,分别记录和测量左室前游离壁(LAF)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行程控增频电刺激以观察动作电位时程(APD)电交替(ALT);给予Burst快速电刺激进行VA的诱发。用酶解法分离获得LAF处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Ca2+通道电流(ICa-L)。结果:与CTL组相比,未治疗组ICa-L峰电流密度、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VERP、诱发APD-ALT最大起搏周长(PCLmax)中位数及VA诱发率均显著增大(均P<0.01);而CST组MAPD90和VERP均增大(P<0.01),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CST组ICa-L峰电流密度、MAPD90、VERP、诱发APD-ALT的PCLmax中位数(80 ms vs 100 ms)及VA诱发率均减小(均P<0.05),而VERP/MAPD90增大。结论:CST治疗可减少CHF大鼠VA诱发率,其机制可能与CST抑制CHF大鼠ICa-L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诱导的兔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离体心室动作电位时程整复性(APDR)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CTL)组和CHF组,每组10只。CHF模型制备采用经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模结束4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造模结果。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离体电生理研究,分别记录和测量心室不同位点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及有效不应期(ERP),并绘制APDR曲线;对2组心脏进行快速电刺激,观察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诱发。结果:与CTL组相比,CHF组心室相同部位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ERP及APDR曲线最大斜率(Smax)均明显增大(均P<0.01),且VA更容易诱发(均P<0.05);此外,CHF组动物APDR曲线Smax的变异系数(COV-Smax)均较CTL组增大(均P<0.05)。结论:CHF时心室APDR曲线Smax及COV-Smax均增大,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自60年代建立以来,已经成为研究心脏病理学的重要检查技术之一,近年来,国内已有报道。单纯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不易查明原因,为了从超微结构的改变探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激性生活事件量表对 2 0例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 2 0例与之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了评定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病例组高切变率血液粘度 [ηb(H) ]、血浆粘度 ( ηP)、红细胞压积 (HCT)和红细胞聚集性 (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与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性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应激性生活事件影响血液流变学特性 ,并为应激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在临床病例中导致此种心脏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降低猝死率,缺血诱导心律失常的病理机制引起广泛关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促使神经对心肌活动支配的不均一性,导致心脏电传导紊乱,是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有效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5例特发性频发室早伴发或不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长期服药且要求手术的患者,在CARTO系统指导下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标测、起搏标测后,实施射频消融,观察结果。结果射频消融的15例患者中12例即刻消融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3例不成功,改为药物治疗后室早有所减少。15例患者均未见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治愈率,减少长期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红花注射液关节内注射对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的效果,为膝关节术后粘连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体重3.5~4.0kg,随机分成3组:A组(透明质酸钠对照组)、B(红花注射液实验组)组和C组(盐水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所有动物均行右侧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术后右下肢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4周,分组予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红花注射液关节内重复注射每周1次,每组每只共4次,对每组动物进行膝关节视觉计分、生物力学分析、组织学观察及膝关节滑膜平均胶原含量分析。结果生物力学实验表明A、B组大于C组(0.01),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05);膝关节视觉计分A、B组均于小C组(0.01),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05);组织学观察A、B组均小于C组(0.01),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05);膝关节滑膜平均胶原含量测定A、B组小于C组(0.01),B组小于A组(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关节内注射可很好的防止膝关节术后粘连的发生,效果与透明质酸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大剂量VitD3复制大鼠AS模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用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及mRNA含量。结果:丹参注射液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低于AS大鼠,丹参注射液组大鼠血管壁IC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AS大鼠。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IC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唐飞  周颖 《解剖学报》2016,(1):102-10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对冻融小鼠卵巢移植早期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1日龄小鼠卵巢,慢速冻融后移植至F1代8~12周雄鼠的肾被膜下,分生理盐水组和低(0.4ml/kg,n=15)、中(4ml/kg,n=15)、高(40ml/kg,n=15)剂量丹参干预组(n=15),分别于移植后第2天、第7天和第14天回收12组卵巢移植物。观察冻融卵巢组织移植前后的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计数卵泡数量。结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各组卵巢组织移植后7d卵泡细胞和颗粒细胞结构欠完整,移植后14d卵泡结构恢复正常。移植后14d高剂量丹参组(36.2%)各级卵泡数及卵泡存活率多于中、低剂量丹参组(24.2%、20.5)和生理盐水组(12.6%),差异显著(P0.05)。结论移植早期的缺血缺氧可对小鼠卵巢组织造成比冻融过程更严重的损伤;丹参能促进移植后冻融小鼠卵巢卵泡发育,以高剂量丹参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临床观察,肾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时单用甲基强的松龙针冲击,尿蛋白、血肌酐值改善不明显,若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可使移植肾功能恢复更迅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肾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180例,慢性排斥反应患者140例,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 d。 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急慢性排斥反应两组肾功能恢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P < 0.05)。且治疗组延长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 < 0.05)。结果证实了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丹参制剂对家兔缺血心肌腺苷酸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为心肌缺血模型、应用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了心肌缺血40分钟以及预先给丹参制剂再行缺血,心肌游离腺苷酸的含量变化。从而观察了丹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缺血心肌ATP、ADP、AMP、AN(总腺苷酸量)以及ATP/ADP均明显减少。预先给予丹参制剂后再缺血40分钟,各类腺苷酸下降幅度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明显增加。AMP及AN值近于正常。ATP、ADP及ATP/ADP值与正常心肌比虽亦下降,但与单纯缺血组比却明显上升,差异显著。说明丹参制剂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严重烫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内ZO-1mRNA影响,探讨复方丹参对严重烫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假烫伤组、烫伤组、复方丹参治疗组。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氏蓝的含量,RT-PCR检测严重烫伤大鼠脑内ZO-1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3~48 h脑内ZO-1mRNA表达下降。脑内伊文氏蓝(EB)含量从烫伤后3h开始升高,在6~12 h显著升高。用复方丹参治疗后, 严重烫伤大鼠脑内EB含量降低,以3、6 h下降最明显(P<0.010);脑内ZO-1mRNA表达升高,以烫伤3 h治疗组最为明显。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防止严重烫伤大鼠脑内ZO-1mRNA的下降,减轻严重烫伤对大鼠血脑屏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ARS-CoV N蛋白与MAP19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SARS-CoV N蛋白与MAP19的相互作用, 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ARS-CoV N蛋白对MAP19表达量的影响.结果:SARS-CoV N蛋白与MAP19能够在细胞内相互作用, 且SARS-CoV N能够显著提高MAP19的表达量.结论:SARS-CoV N蛋白与MAP19能够在细胞内形成复合物, 将为进一步研究SARS-CoV N蛋白与MAP19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十分复杂 ,氧自由基的产生并介导组织损伤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黄芪具有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药理作用。本文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肾组织SOD活性与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SD大鼠 5 0只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正常组 (A组 ) 5只 ,假手术组 (B组 ) 15只 ,模型组 (缺血再灌注组 ,C组 ) 15只 ,黄芪组 (D组 ) 15只。其中黄芪组在实验前 ,每日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2mL 0 1kg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豚鼠暴露于120dB(SPL)白噪声2小时.防治组动物声暴露前后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形态学观察表明,经丹参处理的动物内耳血管纹,毛细胞微细结构的恢复明显优于未经丹参处理的动物,为丹参防治噪声性耳聋的临床应用提供某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丹参被认为有防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不进行灌注干预;缺血再灌注组:术前3 d至术后5 d,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丹参组:将生理盐水换为等量的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含量,并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观察皮瓣成活率。 结果与结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于再灌注后2,8,24 h,对照组于术后10,16,32 h,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值以及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均呈现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对照组(P < 0.01)。皮瓣成活率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对照组(P < 0.01)。结果提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激活环形炎症反应通路及自身即具有的抗氧化、提高机体总体抗氧化的能力,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