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硅胶片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应用植入引流物联合玻璃体或/和晶状体切割术取得了满意效果[1],因为设备和经济原因不能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为了补充不足,作者应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硅胶片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干扰素结膜下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采用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术后结膜下注射α-2b干扰素,隔日一次,共12次。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年,21例术后眼压均低于21mmHg(1mmHg=0.133kPa)。19例存在功能性滤过泡,虹膜及前房角处新生血管退缩无残留。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干扰素应用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睫状体冷冻加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9例(19眼),疗效确切。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结果 46例(46眼)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跟挫伤继发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华文  麦丹 《眼科学报》2003,19(2):89-9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 3~24个月,平均11.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39.72±7.26)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眼压降至(14.62±3.72)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73 P<0.001)。术后早期均形成弥散的滤过泡。术后3个月随访中,17只眼有16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6个月随访中16只眼有14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反应轻,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眼科学报2003;19:89-9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采用小梁切除治疗类固醇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7例(24眼)类固醇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运用5-氟尿嘧啶及部分球筋膜切除。结果治疗前眼压:647±1.02kPa,C值:0.08±0.06,治疗后经8-38个月随访,眼压:1.98±0.92kPa,C值:0.25±0.04。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对比无显著意义。结论早期联合手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在人群中多发于激素中、高度反应者,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密切,临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多见。坎论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均可引起(党风于局部应用者)。早期停用,有自愈倾向。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遗传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对人眼小梁组织和细胞的实验研究有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对24例(41眼)类固醇性青光眼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应用类固醇17例(70.8%),全身用类固醇7例(29.2%).13眼停用类固醇后眼压得到控制;20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8眼眼压未得到控制者行手术治疗.结论 滥用类固醇药物是发生类固醇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应合理应用类固醇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3~18mo的随访,术后视力11眼(92%)维持不变或提高。眼压由术前平均(36.15±11.39)mmHg降至术后1a平均(13.21±4.98)mmH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眼压≤21mmHg者11眼(92%),其中9眼形成弥散性滤过泡,术后前房轻度变浅4眼,术后3~7dUBM检查睫状体脱离2眼,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经济安全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梁切除联合MMC治疗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章显  刘汉珍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23-2224
目的:探讨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38例52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24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B组(21例28眼)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术。结果:A组成功4眼,成功率为17%,B组成功26眼,成功率为9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来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单纯小梁切除组和复合性小梁切除组,比较两组患眼的眼压、浅前房形成率、治疗后滤过泡形成情况和总体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眼手术前、手术后第5天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小梁切除术组的浅前房形成率要显著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P<0.05).单纯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Ⅲ、Ⅳ级)形成率为35.09%,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8.4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7.19%,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6.6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控制远期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方面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各类青光眼中较难治疗的一种继发性青光眼。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报告了一些手术方法,效果不一。作者自1979年用自行设计的小梁切除房角切开联合术,治疗了12例,经随访12—43个月。与国外报告的术式比较,手术方法简单易行,且远期疗效较优于其他术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2例(23眼)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40mmHg(1kPa=7.5mmHg)的顽固性高眼压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前先行两次前房穿刺,使眼压平稳下降,避免术中眼压骤降。结果手术并发症少,无一例发生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5个月,90.0%的患者眼压控制正常。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能有效防止术中眼压骤降的危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洪×× 女  49岁 双眼患开角性青光眼 ,于 2 0 0 0年 9月 4日入住我院 ,住院号为 1194。术前视力为右眼 0 8,左眼0 7。眼压 3 6~ 42mmHg ,c/d =0 7,视野正常。次日在局麻下左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和膨体聚四氟乙烯植入手术。 1个月后右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和网状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术后随访 2年 ,对比观察视力、眼压、滤泡、晶状体、视野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等变化 ,现报告如下 :手术在显微镜下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约 8×15mm大小 ,分离至角膜缘内 2mm处。做浅层巩膜瓣 ,结膜瓣下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8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随访3-12月,平均随访8.5月,观察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除1眼眼压24.38mmHg需用药物控制外,其余9眼眼压15.88-20.55mmHg,滤过泡均呈弥散型功能性滤过泡,视力提高3眼。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形成,使滤过泡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下虹膜嵌顿术治疗青光眼101例128眼,术后眼压全部恢复正常,术后视力提高或不变占80%(103眼)术毕前房全部形成,本术式具有前房恢复快,降压效果好,并发症少,瞳孔圆,术后视力恢复好,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