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发展的观点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1]。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对“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中医传统防治观点可总结为:未病先防,调摄固本;既病防变,治在证先;已愈防复,重视调理.并以此浅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对“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日趋低龄化,如何有效的防治青少年近视日益引起重视。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角度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气质学说的意义及其客观化诊断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心理学思想和方法长期以来指导着临床实践,更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宗旨.气质学说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日益深入,对中医气质理论与诊断客观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分析了中医气质学说的临床意义及气质诊断客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护理工作已扩展了新的内涵 ;当今对护理服务特别重视整体护理。兹就中医基本理论浅谈整体护理的内涵。1整体护理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整体护理强调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 ,“风雨寒热、阴阳喜怒”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无不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也为生物致病因素创造了条件。因此 ,整体护理要求我们在整体观念指导下 ,护理要向以下几个方向纵深扩展 :1 1从生理护理扩展到心理护理 :疾病本身自然是生物现象 ,但是我们所护理的是人 ,是有思想性格的人。中医病因学有情志过极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特展开了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详细解读,并总结现代研究的相关成果,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在高血压疾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中的治未病思想自始至终均贯穿于该项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项思想与现代临床中所积极倡导的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方法]在领会“治未病”思想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在妇儿中心护理单元开展孕产妇、新生儿体质辨识及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研究,以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领域和作用。[结果]该护理单元的中医护理参与率达85.7%,较上一年度提高了53.5%。个性化、整体性护理实施率达83.5%,服务人群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迭95.3%,服务人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2006年度提高了9.5%。[结论]中医“治未病”恩想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领域广泛,可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确保“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护理工作目标的实施和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引起人们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权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护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将文献中提出的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结论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防治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骨科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留置导尿例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防治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疗效.结果 中医护理可缩短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 (P <0.05).结论 术后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璐彤  毋琪渝  王艳杰  么金红 《吉林医学》2011,32(28):6020-6023
目的:本文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引起人们对中医护理的重视;明确中医护理的现状,为将中医护理送出国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权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护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将文献中提出的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结论: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学与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性研究将加速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韩宝主任医师为全国中医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从事肛肠疾病防治三十余年,诊治痔病无数.韩老师临床上重视运用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防治痔病,常教导后学者在痔病的防治中贯穿"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愈后防复"的思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痔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根治的特点.韩老师认为,如果很好地应用中医学"治未病"方法,本病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患者便秘的护理与防治方法。方法:对48例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阳闭型、肝阳上亢型、风痰上扰型和气虚血瘀型,给予辨证施护、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腹部按摩及功能锻炼等护理与防治措施。结果:48例便秘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结论:中风急性期应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并针对便秘形成的各种原因和环节,重视饮食调节、心理护理、腹部按摩及功能锻炼等方法,防治结合,保持大便通畅有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全面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发重视,养生、保健更成为日常探讨的主要话题。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保健养生层面有着独到见解。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可以发现,因中医护理具备多层面优势已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为帮助社会对中医护理有更加全面认识,本文就主要对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在临床运用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理论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致情志病证日渐增多.深入挖掘和探讨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的理论源流,对于防治困扰当今社会的情志病证,具有重要意义.先秦诸子从修身养性出发,对情志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但它所蕴涵的"心身合一"思想成为中医学情志理论发生、发展的文化与思想根源,对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医的奠基之作-<内经>,在秉承先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防治情志病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内经》病因学重视自然、环境因素,重视精神道德、心理因素及生活、行为因素的理论内容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医病因学理论形成的先秦道家“自然无为”思想。文中论述了老庄天人合一的整体.浑沌思想方法应用与中医病因邪正一体、邪正一气理论特点的关系,讨论了“道法自然”的不干预思想与中医病因偏重于人的主体反应和病机分析的思辨方法持点的密切联系,文中最后从“大自然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在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与发展中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伤骨科患者多为急诊等方式入院,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下,其护理需求比其他科室的要求更高.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护理相比,整体观是中医护理策主导思想,辨证施护是其活的灵魂,情志护理是护理的关键,应贯穿护理的始终,充分应用好中医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中医护理思维指导临床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情况,居民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持续上升。在对各方面病症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为有效保障临床对于各方面病症的诊治效率。更需要对护理工作加以重视。且在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我国的临床病发率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为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更需要做好院外医护工作。基于慢性病症多与患者日常饮食、作息关系等生活层面存在有较大联系。延伸护理服务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当前,从中医角度对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且效果较为理想。此外,中医护理延伸服务更为中医治疗各类慢性病效果奠定的有效基础。本文就侧重针对中医护理延伸服务各个层面进行分析,望能进一步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慢性疾病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当代医学》2009,15(6):152-153
目的论述《伤寒论》中药物煎服法及服药后调护的中医护理思想.为医护人员及病人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法运用《伤寒论》中药物煎法护理、服药护理及服药后调养护理,引起医护人员重视辩证施护,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论正确运用药物的煎服护理,重视病人服药后调养,对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