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疾病,食物摄人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和生热机制的改变在发生脂肪过多存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肥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体重调节的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基因、膳食结构有关,但基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本就近年来肥胖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肥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对儿童乃至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已发现多种肥胖易感基因,其中FTO基因为肥胖基因的第一个清晰例证,该文对FTO基因与肥胖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儿童肥胖发生的遗传因素和预防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肥胖基因表达产物肥胖蛋白(OP)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30例单纯性肥胖症和21例正常儿童血浆OP含量,所有血浆标本检测前均经SeppakC18Cartridge提取。结果肥胖组血浆OP含量(118.53±25.02)ng/L较对照组(19714±2683)ng/L显著减少。肥胖组中有3例OP含量低于检测水平,3例仅为(19.9±3.94)ng/L。这些重度OP缺乏肥胖儿不仅身高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多,而且综合治疗后有效率(16.67%)亦明显低于OP轻度缺乏肥胖儿(79.16%)。结论提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缺乏OP,肥胖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严重缺乏OP的肥胖儿疗效差,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人类肥胖是遗传、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性肥胖主要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人群进行基因多态性筛选,发现肥胖的易感基因已成为当前肥胖研究的热点。目前己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易感基因从功能上主要分为3类:影响能量摄入的基因、影响能量消耗的基因、影响脂肪  相似文献   

5.
肥胖基因与lept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肥胖症、糖尿病等与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呈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在1994年小鼠肥胖(ob)基因克隆成功后,ob基因表达及ob基因产物—leptin在调节体内环境稳定和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ob基因与leptin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肥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ob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q31.3上,长度为20kb,由3个外显子与2个内含子组成,人类的ob基因与小鼠、大鼠具有同源性[1]。ob基因在脂肪组织中具有特异性表达,转录一种长约4.5kb的信使RNA(o…  相似文献   

6.
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述了肥胖的生理、病理生理变化,探讨了正常与突变的肥胖基因及其表达产物mRNA的结构、肥胖蛋白和肥胖蛋白受体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生物学作用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是一种发生于多基因、多因素基础上的常见代谢失调症。人类肥胖相关基因有300多个,除Y以外的所有染色体均分布有肥胖相关基因,但与人类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多分布在2、5、10、11和20号染色体上。我们对其中主要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肥胖症是一种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防治肥胖已迫在眉睫。有关肥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关于肥胖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发现一些肥胖相关基因,其中最主要的是瘦素基因(ob基因)和瘦素受体(ob-R)基因。1994年,Friedman实验室首次定位克隆小鼠ob基因,并由其DNA顺序合成了ob基因产物瘦素(leptin,LP)。随着LP的发现及对其功能的逐步认识,LP cDNA克隆的成功,使肥胖的基因治疗在ob/ob小鼠身上获得了成功,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肥胖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GHS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择184名重度肥胖和184名低体重青少年,对GHS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快速高通量基因型分析。另对270例肥胖、49例低体重和96例体重正常者,进行其中1个单核苷酸的基因多态性(编号rs495225)检测,并对387个肥胖核心家系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在rs495225多态性位点上,肥胖组的171T等位基因频率(75.0%)明显高于低体重组(70.2%),进一步扩大样本的关联分析显示相似趋势,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87个核心家系中171等位基因传递率为51.8%,略高于171C等位基因(48.2%),亦无显著性差异(P=0.53)。结论 该人群中未发现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基因2个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肥胖基因与瘦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刘阳  常翠青 《卫生研究》2012,41(4):686-689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因突变对体重调节的影响。PLIN基因是肥胖的候选基因之一,PLIN基因编码的蛋白perilipin对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LIN基因多态性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的发生风险及减肥效果相关。本文对PLIN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其减肥效果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山西省盂县选取一组人群,凋查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同时抽血检测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分析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该组人群GG、GA及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79、0.2171和0.015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764和0.1236。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93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携带A等位基因的研究对象具有更高的体重(63.2kg vs.61.9kg;P=0.0307)和体重指数(24.4kg/m^2 vs.24.1kg/m^2;P=00898);在调整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和膳食之后,携带A等位基因者仍然具有较高的体重指数(24.5kg/m^2 vs.24.1kg/m^2;P=0.0396)和肥胖患病率(OR=1.30,95%CI:0.957~1.767;P=0.0935)。结论 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摄食、食物构成、寒冷、运动及不同人群等5个方面介绍了肥胖基因(ob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解偶联蛋白(UCP)使线粒体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从而调节能量代谢,UCP1分布在棕色脂肪,参与人体能量消耗的1%-2%,故不可能在非颤抖性产热中起主要作用,但UCP1的A-G变异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Trp64Arg多态性对体重增加可能有协同作用,UCP2和UCP3基因11q13是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候选基因,UCP2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基础代谢率而影响肥胖,UCP3主要分布在骨骼肌,新发现的上游55C-T多态性可能与BMI有关,但编码区基因突变与肥胖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肥胖与成人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随之而来的儿童肥胖症(Obesity)与成人期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提高。诸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非但发病率在迅速增长,同时,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肥胖日趋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国家尤为明显.肥胖不仅降低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其发展所引起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疾病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其日后的身心健康.导致儿童肥胖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遗传方面因素.因而,应加强对儿童肥胖症的遗传因素研究,为小儿肥胖的预防和治疗领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肥胖相关(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 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妊娠时间及居住地1:1频数匹配非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最终纳入324例病例和318例对照,提取孕妇外周血DNA并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in P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GDM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in P法结果显示,FTO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0.05)。在调整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且调整多重比较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FTO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rs11075995位点TT基因型与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 CI:0.35~0.89),携带rs3826169位点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 95% CI:0.35~0.88),携带rs74245270位点GA基因型(OR=0.69,95% CI:0.49~0.98)、GA或AA基因型(OR=0.70,95% CI:0.50~0.97)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均是GDM的保护因素;相反,携带rs74018601位点GA基因型(OR=1.51,95% CI:1.07~2.12)、GA或AA基因型(OR=1.46,95% CI:1.06~2.02)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7205009位点AA基因型(OR=1.83,95% CI:1.18~2.86)、GA或AA基因型(OR=1.53,95% CI:1.08~2.19)与携带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9888758位点A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1.43,95% CI:1.02~2.00),均是GDM的危险因素。结论 FTO基因rs11075995、rs3826169、rs74245270、rs74018601、rs7205009与rs9888758位点多态性与GDM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肥胖遗传吗     
艾晓 《大众健康》2004,(3):11-11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关于肥胖的界定,专家提出了“体重指数(BMI)”这个概念。体重指数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衡量肥胖的另一个指标是腰围。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单纯腰围大的人称为腹型  相似文献   

19.
UC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成人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基因SNPs位点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接酶检测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75例超重肥胖者与253例正常体重者UCP1基因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利用SNP Stat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并分析单倍体型与性别及非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间体重、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隐性遗传模式下,rs1800592位点基因型(AA+AG)与G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154,95% CI:1.002~2.286));与单倍体型CTAA相比,CTCA、CTAG、TACG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CA:P=0.043,OR=0.658,95% CI:0.439~0.988;CTAG:P=0.043,OR=0.658,95% CI:0.439~0.988;TACG:P=0.004,OR=0.449,95% CI:0.257~0.786);单倍体型与血清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χ2=15.955,P=0.014);与血清总胆固醇正常组单倍体型CTAA相比,在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组,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A:P<0.001,OR= 2.731,95% CI:1.550~4.752;CTCG:P<0.001,OR=9.768,95% CI:3.403~28.042;CTCA:P=0.037,OR=2.713,95% CI:1.082~7.159;CTAG:P=0.037,OR=2.713,95% CI:1.028~7.159)。结论 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A+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型CTCG、CTCA、TAC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时,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 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1-4].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c4R基因已被证实是与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3.5-7],可以控制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进而调节体重[7-9].Mc4R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食欲增加和暴饮暴食,进而导致肥胖发生[10.11].Mc4R基因附近的rs12970134位点,是近来大家关注的一个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位点,Chambers [3]、Zobel[12]的研究均发现了该位点对肥胖的作用,其可能参与Mc4R基因的转录调控.本研究为证实在调查地区的人群中该位点基因型与肥胖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健康指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