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持续的疼痛可能是患者就医最常见的原因,因此,临床上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日益重视.然而,目前常用治疗疼痛的药物或手段由于存在各种缺陷,其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寻找到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疼痛的药物,人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深入研究疼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在疼痛发生机制中作用的明确为疼痛新药的开发带来了希望.目前,不同类型的新镇痛药正在开发之中, 以NMDA受体为靶点,设法抑制NMDA受体的激活来治疗疼痛无疑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NMDA受体的结构及NMDA受体在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重点综述了抑制NMDA受体的激活来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不仅在神经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在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参与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胃肠运动。本文即通过总结分析最新NMDA受体与针刺调节胃运动关系的研究,结合项目组前期研究成果,探讨NMDA受体调节胃运动机制。以期为研究针刺调节胃运动中枢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研究生在文献中抓住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我们以NMDA受体激活在LTP和LTD以及NMDA 受体激活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相反作用为例进行探讨.我们收集相关资料,根据研究发展线索进行分析,如NMDA受体激活引起LTP和LTD首先是通过高频电刺激引起LTP、低频电刺激引起LTD观察到的现象,随后发现是由同样的NMDA、AMPA受体引起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的NMDA受体亚单位是确定极性的关键因素,含NR2B亚单位的NMDA受体引起LTD,含NR2A亚单位的NMDA受体引起LTP,分析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发现CaMKII介导了增强过程而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了抑制过程;又如激活NMDA受体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相反作用现象是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谷氨酸和NMDA观察到的,因为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激起众多学者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它是介导谷氨酸(Glu)及其他相关内源性酸性氨基酸兴奋作用的跨膜蛋白.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离子型受体可进一步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AMPA和KA受体).NMDA受体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以及学习记忆活动,对生物发育过程极为重要.NMDA受体活性调节的失衡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癫痫、缺血性脑损伤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基础.文章重点就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它是介导谷氨酸(Glu)及其他相关内源性酸性氨基酸兴奋作用的跨膜蛋白.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离子型受体可进一步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AMPA和KA受体).NMDA受体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以及学习记忆活动,对生物发育过程极为重要.NMDA受体活性调节的失衡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癫痫、缺血性脑损伤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基础.文章重点就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表明激活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因此对NMDA受体亚基特异拮抗剂特别是对NR2B拮抗剂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NMDA受体的分布及其特异性亚基在疼痛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65-168
精神分裂症病因未完全明确,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功能不足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发病机制,随着抗NMDA受体脑炎的发现,以及在精神分裂症人群中也发现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患者,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某一种亚型。本文旨在总结抗NMDA受体脑炎及精神分裂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治疗及评估。  相似文献   

8.
杨晓玲 《医学综述》2013,19(6):1102-110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耗费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常规单胺类药物抗抑郁治疗时间长且缓解率低,但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具备快速抗抑郁作用。氯胺酮可以作用于NMDA受体信号的减少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盐受体(AMPAR)信号的增加,以增强突触可塑性和神经营养信号传递。氯胺酮能快速抗抑郁的关键在于其对大脑回路水平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抗NMDA受体脑炎(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NMDA受体可逆性减少导致的边缘叶脑炎,由Dalmau等[1]于2007年首次报道。抗NMDA受体脑炎可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主要诊断依据是在患者脑脊液或(和)血清中检测出抗NMDA受体抗体。本研究对2014年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音乐对大鼠学习和记忆以及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音乐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及海马内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orris水迷宫行为检测法,检测音乐刺激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检测海马NMDA受体及编码NMD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音乐刺激后,大鼠信息游泳和选择游泳的逃避潜伏期缩短,选择游泳选择正确率提高,其变化以持续音乐刺激组最明显,生后音乐组次之,对照组最小;音乐刺激后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及其mRNA表达增加.结论: 音乐刺激能提高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增强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及编码NMDA受体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关于NMDA受体亚型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与神经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毒性涉及多种神经病理过程,理解这一涉及细胞死亡的途径对于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关键性作用.早期研究显示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使得该受体已成为兴奋性毒性研究的重点.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NMDA受体是一个由多种不同亚基组成的杂合体,多种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已被揭示,并且发展了几个模型用于研究NMDA受体介导的细胞死亡.本文讨论了这些模型以及NMDA受体亚型与兴奋性毒性之间关系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黄芪益母草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MD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益母草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黄芪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结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测定皮质神经组织中NMDA受体的活性,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NMDA受体活性的变化,比较黄芪注射液对该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MDA受体活性显著上升,黄芪益母草注射液高、中剂量组NMDA受体活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受体活性增高;黄芪益母草注射液能够降低NMDA受体的活性,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受体和NMDA受体在leptin参与神经病理性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leptin是否影响正常大鼠脊髓切片背角Ⅱ层神经元AMPA受体和NMDA受体介导的电流;大鼠鞘内注射leptin,持续14 d,在第1,3,7,14天检测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在第14天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背角AMPA受体和NMDA受体的表达.【结果】 灌流液中加入leptin能增加NMDA受体介导的电流,并有剂量依赖性,100 nmol/L leptin的作用最显著,leptin对AMPA受体介导的电流无影响;大鼠鞘内注射leptin,在第14天明显降低热痛阈和机械痛阈;leptin增加了脊髓背角NMDA受体亚单位NR1的表达,但是对AMPA受体亚单位GluR1的表达无影响,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可抑制并逆转leptin诱导的痛行为及抑制leptin诱导的NR1表达增多.【结论】 Leptin可能通过影响NMDA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田仰华  魏强  汪凯  何艮霞 《安徽医学》2018,39(3):264-266
目的 分析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阳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例脑脊液中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脑炎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诊疗过程以及疾病转归.结果 11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癫痫发作、运动障碍,MRI检查有3例异常,病灶主要位于颞叶、额叶、基底节区等处,脑电图检查主要以慢波改变为主,无特异性,其中3例患者合并畸胎瘤,1例预后不佳,其余患者不同程度好转,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应提高对抗NMDA受体阳性脑炎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要早期完善抗NMDA受体抗体检查,临床诊断要综合患者症状以及各项检查分析,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5.
NR2B与认知     
学习记忆能力是脑功能的重要体现,它是受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生理过程,其中神经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形成是其重要的神经基础.在突触后膜上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的受体很多,包括乙酰胆碱受体、阿片受体以及谷氨酸受体等,其中谷氨酸受体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NMDA受体现被普遍认为是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形成和维持需要该受体的参与,其中NMDA受体的2型受体B亚单位(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R2B)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烫伤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海马NMDA受体功能的影响,为控制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利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严重烫伤后0.1,1,2,4,8,24,48h海马NM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 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各烫伤组海马NMDA受体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开放概率增加非学显著,烫伤后0.1,1,2,4,8h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各烫伤组关闭时间无明显变化。在100pS电导水平和开放中,各烫伤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但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2h烫伤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也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通道的关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严重烫伤主要引起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显著增加,导致NMDA受体通道显著激活。  相似文献   

17.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属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之一,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中枢NMDA受体参与疼痛的发生和发展。电针是目前临床用于镇痛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中枢NMDA在疼痛和电针镇痛中的作用,以期为阐释电针镇痛的NMDA受体干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科学研究者正以惊人的速度搞清了兴奋性氨基酸的实体。仅在10年前,对谷氨酸是否是兴奋性传导物质还持有怀疑,不相信这一进展。打开这个突破口的是发现了NMDA(N-甲基D-天门冬酰胺酸)受体,发现了对被活化的NMDA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的氨基亚磷羧基戊酸甘油脂酸等药物。谷氨酸受体分为“NMDA”受体和完全不受NMDA受体的拮抗药影响型的“非NMDA受体”。NMDA受体与镁离子结合,通过除极将其除掉,就会从其连动的通道流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结局与转归。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45例。其中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非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2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结果 观察组首发表现为典型脑炎的9例(50%),对照组7例(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发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的4例(22.2%),对照组4例(1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脑脊液细胞增多、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脑电图异常、头部MRI异常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与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预测复发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归良好的患者占72%,对照组转归良好的患者占85%,两组治疗结果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和非复发性患者首发临床特点并无差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与否与患者复发和预后并无确切联系。在评估是否复发时,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较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更为敏感。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与否对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早期使用免疫治疗与联合二线免疫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但与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率的降低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NMDA受体与AMPA受体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电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记录到10^-4mol/L NMDA和10^-4mol/L AMPA分别诱导的内向阳离子电流,同时施加NMDA和AMPA所诱导的钙电流幅度明显小于分别施加两者之和;而诱导的钡电流则无此现象.结论NMDA受体与AMPA受体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内流的Ca^2+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