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共62例(A组29例,男20例,女9例;B组33例,男21例,女12例),A组(研究组)应用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4~6 mg/(kg·h)]+芬太尼[0.0015~0.0020 mg/(kg·h)]静脉镇静,B组(对照组)应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复合丙泊酚[4~6 mg/(kg·h)]+芬太尼[0.0015~0.0020 mg/(kg·h)]静脉镇静;两组均用盐酸托烷司琼5 mg+盐酸丁丙诺菲(0.015~0.020 mg/kg)复合液静脉术后镇痛,镇痛泵为驼人医疗器械集团生产的100 mL自控泵。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A组和B组进行以下指标比较: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静脉镇静药物用量研究组为(42.80±8.27)mL,对照组为(20.23±1.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追加的次数研究组为(6.00±1.54)次,对照组为(12.80±3.8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腰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术后镇痛效果比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满意。  相似文献   

2.
黄绪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91-3792
目的:探讨老年上腹部手术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1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2组,分别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身麻醉。结果联合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7.62%,低于单纯全麻组的20.95%;恢复自主呼吸(4.34±1.53)min、拔除气管导管(6.14±2.09)min、完全清醒(11.12±4.08)min、芬太尼用量(5.56±1.22)g、维库溴铵用量(11.34±3.08)mg,均低于单纯全麻组的(8.47±2.38)min、(12.89±3.60)min、(16.98±5.01)min、(9.34±1.87)g、(15.07±4.12)mg(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加全身麻醉,减少了麻醉药用量,苏醒期短,使麻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择期行前臂桡侧手术患者4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观察入室时(T0)、臂丛麻醉后10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实验组T1、T2时间点MAP[(76±6)、(76±5)mm Hg]低于T0[(82±8)mm Hg],T1~4时间点HR[(72±6)、(72±6)、(75±8)、(75±7)次/min]低于T0[(81±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T1、T2时间点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实验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9±2)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2±1)min]、感觉阻滞维持时间[(623±148)min]、运动阻滞维持时间[(566±130)min]均低于对照组[(10±2)、(13±2)、(465±105)、(412±85)min],镇痛持续时间[(572±137)min]长于对照组[(756±22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实验组OAA/S评分在T1~4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可缩短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孕妇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项目。结果①两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8.5±1.9)min]、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3.7±1.3)min]短于对照组[(9.8±1.8)、(5.0±1.1)min],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73.8±28.0)min]、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237.6±26.9)min]长于对照组[(247.1±27.6)、(218.3±27.5)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②研究组镇痛分级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3.4豫(2/59)]低于对照组[16.9豫(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解翔彬  陈霞 《当代医学》2011,17(8):122-12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门诊行隆乳术的女性患者48例,静注咪达唑仑2mg、芬太尼2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3~4μg/mL,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输注浓度,间断静注芬太尼0.05mg/次,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停药后10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5min、10min的SBP和DBP下降较术前明显(P〈0.05)。患者手术时间为(96±24)min,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分别为(8.3±2.2)min、(18.6±2.2)min。发生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2例;8例术中SpO2〈90%,经面罩加压给氧后好转。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胸手术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剖胸手术病例,按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Ⅰ组麻醉方式为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Ⅱ组单纯全麻。观察诱导后5分钟、插管后5分钟、切皮后5分钟及进胸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观测两组患者麻药消耗量、用催醒药的例数、术毕清醒程度及术后48hSp02情况,予SPSSl2.0统计软件包行t检验。结果 麻醉前各项参数无异,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以组Ⅱ明显(P〈0.01)。手术开始后组Ⅱ血压升高明显,心率亦增快。组Ⅰ则较平稳。组Ⅰ麻药量用得少(P〈0.01);用催醒药的例数为少,完全清醒的为多(P〈0.01);术后48小时SpO2高,镇痛药用得少(P〈0.05)。结论 剖胸手术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可减少麻醉药消耗量,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外科阴茎手术面罩下静吸复合全麻合并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泌尿外科阴茎部位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选择传统的静脉复合麻醉联合低位硬膜外麻醉,B组选择面罩下静吸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入麻醉恢复室每10 min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婴幼儿麻醉后疼痛评分(CHIPPS),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入手术室时(T1)、切皮时(T2)、切皮后5 min(T3)、切皮后15 min(T4)、术毕时(T5)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并观察阴茎根部手术操作及膀胱造瘘时是否需要辅助全麻镇痛药、两组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喉痉挛等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B组需要置入口咽通气道的例数。[结果]B组手术开始后各时点 H R均高于A组,B组术中各时点RR均低于A组。A组有76.6%(23/30)患儿在阴茎根部手术操作时需要辅助全麻镇痛药,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病例(PAED评分均小于10分)及术后疼痛病例(CHIPPS评分均小于3分),无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事件发生。B组有23.3%(7/30)患儿需要置入口咽通气道。[结论]面罩下静吸复合全麻合并骶管阻滞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泌尿外科阴茎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较为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0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静吸复合全麻,手术过程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吸入异氟醚、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芬太尼及间中追加肌松药仙林;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手术过程采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吸入异氟醚、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芬太尼及间中追加肌松药仙林.两组病人根据BIS(脑电双频谱指数)调节麻醉深度.诱导前、插管后、术中1 h、拔管后分别抽血检查血糖及皮质醇.[结果]Ⅰ组的全麻用药量大,血压、心率在插管后、切皮、断肋及清醒拔管时明显升高,拔管时患者烦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糖和皮质醇在手术后也明显增高.Ⅱ组全麻用药量小,手术过程血压、心率平稳,拔管时患者安静,手术后抽取的皮质醇及血糖升高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BIS值的指导下,适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USB)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最大Bromage 评分、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和麻醉用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5min、10min 均较麻醉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HR、RR、SpO2 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10 min RR 次数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生命体征均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42%)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压、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右旋美托咪啶对麻醉药物使用的影响以及在麻醉恢复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于该院行全麻下气管插管的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为(2.91±0.72)mg/kg vs(3.75±0.38)mg/kg,芬太尼用量为(81.37±25.61)μg vs(129.39±37.23)μg,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及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导管置入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率为(74±7)次/min vs(86±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5±13)mm Hg vs(116±15)mm Hg;气管导管拔出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率为(75±13)次/min vs(87±12)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1±15)mm Hg vs(115±18)mm Hg,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能够显著减少全麻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且不会延长全麻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O.375%左旋布比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ASA Ⅰ~II级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各25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3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B)的HR、MAP、SpO2、RR,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麻醉镇痛质量。结果两组在各时间段的HR、MAP、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时间:L组为(4.6±1.2)min,R组为(4.9±1.4)min(P〉0.05);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L组为(485±140)min vs (220±30)min,R组为(445±130)min vs (186±38)min(P〉0.05)。两组麻醉镇痛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30mL皆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两者麻醉起效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麻醉镇痛质量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胃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120例(ASA1-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组(RE组)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组(KE组)各60例。2组均静脉给予依托咪酯2mg/kg,待患儿入睡后,RE组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KE组以氯胺酮20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麻醉.对比观察2组患儿麻醉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情况,清醒和恢复时间,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RE组患儿胃肠镜置入前及置入后5min MAP、HR改变无明显变化(P〉0.05),KE组置入后5minMAP升高,HR增快,与R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质量模拟评分(VAS)评分≤2分者,RE组为52例,KE组为41例,RE组高于KE组(P〈0.05),RE组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短于K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苏醒及恢复更快,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通气下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相同诱导置入喉罩,以丙泊酚效应室浓度2mg/L,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维持,记录心电图、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辅助用药、体动情况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唤醒的时间。结果:瑞芬太尼剂量为:0.1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波动大,患者体动发生率高(50%);0.2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小,术后患者苏醒较快;0.3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抑制作用明显,术后患者苏醒时间较长。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2mg/L复合瑞芬太尼0.2μg/(kg·min),是输尿管碎石手术的较佳配伍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同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麻醉剂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东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3—11月收治的84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给予阿托品0.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和氯胺酮1.0 mg/kg(分2次静注),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吸入七氟烷诱导(初期比例为8%,后期调至3%),同时静注给予丙泊酚1 mg/kg,复合骶管阻滞麻醉。麻醉期严密监测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麻醉后观察患儿的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和MAP)、手术麻醉后恢复情况(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HR及MAP均呈下降趋势,但与麻醉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麻醉后对照组Tb、Tc、Td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11.76±4.28)min和定向力恢复时间(19.43±6.38)min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3.94±5.04)min、(28.38±7.2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明显低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为(18.9±5.3)min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1.5±7.7)min(P〈0.05)。结论在疝气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术中静注的合适剂量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ASAⅠ或Ⅱ级,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成三组(n=20),切皮前分别静注喷他佐辛10mg(Ⅰ组)、20mg(Ⅱ组)、30mg(Ⅲ组)。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T5)、25min(T6)、30min(T7)的RR、SpO2、PETCO2、HR、MAP等数值。结果:Ⅰ组、Ⅱ组给药后各时点RR、SpO2、PETCO2变化不大,Ⅲ组SpO2、PET-CO2、RR在T2~T5时点下降较明显,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20mg)喷他佐辛术中静注比较安全,30mg对病人的呼吸功能有轻度抑制(高峰期在5~20min),应给病人供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00例),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100例),两组均加静脉麻醉,全程监测BP、HR、RR、SpO2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麻醉效果、肌松程度及牵拉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为优良,肌松良好,无麻醉并发症,BP、HR、RR、SpO2气腹前后监测,硬膜外麻醉波动幅度较大,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波幅小,与Ⅰ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保持自主呼吸,并发症少,苏醒快,且腰-硬联合麻醉运动神经阻滞更完全,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血压、心率、呼吸、SpO2波动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颈丛阻滞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0.03 mg/kg,芬太尼0.01 mg/kg;试验组瑞芬太尼0.01~0.08μg/kg.min持续微量静脉输注。比较术中两组MAP、HR、SpO2及RR各值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镇静、镇痛程度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MAP、HR于T2、T3时点较术前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镇静优良率60%,镇痛优良率仅70%。试验组患者镇静镇痛优良率均达90%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辅助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赵磊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0,32(8):633-63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用药方案,A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2μg/kg;B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4μg/kg;检查期间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给药后2min(T1)、入镜后2min(T2)、退镜(T3)、苏醒时刻(T4)、离院前(T5)时刻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内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后MAP、HR、SpO2下降,离院前回升,其中SpO2在T2时刻最低(P〈0.01),分别为A组96.7%±2.8%、B组96.1%±3.6%。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麻醉效果优占比96%vs.74%,P〈0.01),呼吸抑制例数明显多于A组(发生SpO2低于90%例数比16%vs.0,P〈0.01),但托下颌后均缓解。结论对于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1.5mg/kg联合雷米芬太尼0.4μg/kg实施静脉麻醉麻醉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为较好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