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小武  汪莫亚  张慧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300-301,F0003
目的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彩超监测,并与常规前臂动静脉内瘘比较,以评价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内瘘术式不同分为二组,其中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30例、前臂动静脉内痿组2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比较二者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与前臂动静脉内瘘组手术1年后通畅率分别为90.0%(27/30)和90.5%(19/21);吻合口内径分别为(3.10±0.11)mm和(3.40±0.12)mm;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分别为(368.4±6.2)ml/min和(381.2±6.0)mJ/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23.8%(5/21)。二者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17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与前臂动静脉内瘩比较,在手术1年后通畅率、吻合口内径、吻合口平均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可做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内瘘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陆磊  郭治宇  张浩 《浙江医学》2017,39(19):1675-1677
目的探讨侧侧吻合术建立的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终末期肾病行首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67例,将行侧侧吻合术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端侧吻合术建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6周动静脉内瘘可使用率)、2年通畅率、2年后吻合口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2年通畅率、2年后吻合口流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06%vs.23.53%,P<0.05)。结论侧侧吻合术建立的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具有端侧吻合术建立的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相同的功效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上肢远端3种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分别施行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术、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术,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90例术后早期未出现并发症,均能达到血透标准,鼻烟窝内瘘端端吻合组的吻合口口径小于鼻烟窝内瘘端侧吻合组和前臂内瘘组(P〈0.05),鼻烟窝内瘘端侧吻合组和前臂内瘘组两组的吻合口口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吻合口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端侧吻合对患者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尿毒症患者实施显微镜下鼻烟窝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血管吻合术制作动静脉内瘘。结果49例内瘘手术一次性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6.08%,内瘘4周、1年、2年、3年、5年通畅率分别为93.88%、78.57%、75%、50%及23.08%。内瘘初次使用时吻合口平均血流量为(612±104)ml/min,透析平均血流量253 ml/min。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可作为血管条件较好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优先选择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窝处以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并作为其血管通路.结果:透析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最终成功率为100%.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通畅率均达100%.结论: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初次建立动静脉内应尽量选择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而端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也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6.
廖丹  张林  李红  肖欢 《西部医学》2011,23(12):2353-2355
目的探讨头静脉、桡动脉三种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及其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术中采取端侧、端端、侧侧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内瘘并发症,并做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92.9%,均能达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标准,端端吻合术组与侧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术组与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血流量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内瘘堵塞23例(7%),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组和(或)糖尿病组与其他组比较,其内瘘失败率明显增高(10.6%和3.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连续缝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血栓形成仍是动静脉内瘘堵塞的主要原因,应注意防范。高血压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应把握手术技巧,并于术前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内瘘手术方式.方法 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鼻咽窝组、前臂腕部(前臂组)各50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手术1年后吻合口血流量、血透时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手术1年后吻合口血流量、血透时平均血流量、4周后通畅率、1年后通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3年后通畅率鼻烟窝组高于前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窝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少于前臂组.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保留了近端血管以备重建内瘘,能满足常规血透的血流量,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血液透析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8.
刘春  周泽梅  余慰  彭献代 《重庆医学》2007,36(15):1516-1517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应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优势.方法 采用缝合方式对4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分别为鼻烟窝部23例,前臂远端腕部23例,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保留了近端血管可以在腕部再建标准内瘘,是老年尿毒症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行前臂动静脉内瘘,鼻烟窝部内瘘及上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 100例病人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2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结论 动静脉内瘘首选非惯用手鼻烟窝处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其近期并发症最常见是血栓形成,远期常见为吻合口狭窄或闭塞致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创腹背式动静脉吻合法,对171例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85例,对照组)、头静脉.桡动脉腹背式端对侧吻合(86例,观察组)。两组术后的吻合口血流量(〉200ml/min分别为80例和82例)、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6%和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观察组平均为36min,对照组平均为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腹背式动静脉吻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血液透析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尿毒症病人60例,其中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各30例,观察病人动静脉内瘘及心功能情况,评价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病人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端-侧吻合组术后平均血流量和平均直径均高于端-端吻合组(P<0.01);端-侧吻合组术后1年心指数明显上升,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与端-端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内瘘失败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择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的血液透析病人,端-侧吻合是一种既能确保透析血流量,又不会增加病人心脏负荷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胆肠Roux-en-y侧侧吻合术与端端吻合术两种术式,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术式。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人,用单盲法对两组病人分别流行端端和侧侧吻合术,测量胆道空肠压力差及pH值,并行t检验,同时对术后吻合口漏和狭窄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侧侧吻合较端端吻合压力差大(>5mmHg),pH值变化及两组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狭窄1,3,5年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显,P<0.05,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胆肠侧侧吻合术的长期效果优于端端吻合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秦东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81-288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手术方式、手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13年3月施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咽窝内瘘组(82例),腕部内瘘组(24例);术后吻合口急性闭塞探查Fogarty取栓5例,吻合口狭窄并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加球囊扩张再通4例。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操作要点、成功率及并发症原因。结果 10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成功98例(92.5%),失败8例(7.5%),取栓后再次闭塞1例,患肢不同程度水肿42例。无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发生。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瘘血流量大于300 mL/min。结论鼻咽窝内瘘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式,腕关节内瘘同样可以成功建立透析通路,积极行术后并发症处理,可避免再次内瘘成形。  相似文献   

14.
张和平  樊雷  廖华伟  张捷  徐丹 《西部医学》2014,26(11):1488-1489
目的 探讨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建立自体大口径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式为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实验组桡动脉纵向切开约1.0cm,对照组0.6cm~0.8 cm.结果 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实验组内瘘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衰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行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适当扩大吻合口直径,可获得更理想的内瘘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hen Z  Wu W  Wu Q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11-2113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部位透析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7年来102例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腕部及鼻烟窝部两不同手术部位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手术部位对一次手术成功率无影响,腕部手术瘘管半年通畅率好于鼻烟窝部手术。而性别、年龄、原发病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均无影响。吻合口内膜增生、血管本身条件、血管吻合技术是导致手术失败及瘘管闭塞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吻合口是否内膜增生、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直径、动静脉内膜是否光滑及远段流出道的好坏、手术及吻合技巧、血管吻合角度、动静脉之间的距离以及患者自身的保护等是保障动静脉瘘手术成功及通畅的重要因素。鼻烟窝部血管条件较好者,还直以此部位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口径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透析通路中的运用.方法 将86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各组内再随机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式为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实验组桡动脉纵向切开约1.0cm~1.1 cm,对照组0.7 cm~0.8cm.结果 手术成功率实验组(90.9%、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7.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发生心衰.结论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可适当增加吻合口内径,即可满足血液透析对血流量的需求,又不至于引起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运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52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颈部采用食管胃侧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吻合过程均顺利,全组手术时间180~435 min,平均264 min,其中吻合平均时间约23 min。术中出血50~450 ml,平均120 ml。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4例,术后短期随访无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运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温玉  敬春兰 《西部医学》2011,23(1):98-100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建立长期用血液透析通路而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手术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的临床资料,A组为端侧吻合术,B组为端端吻合术,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A组临床应用64例68次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其中60例仅1次手术,有4例因血管炎症或血管栓塞先后施行2次手术。术后近期内因血管内堵塞未能使用者2例,另有2例因血管流量不足而放弃使用,60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1个月~4年,最长已穿刺达500余次,仍使用良好。B组64例66次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内瘘术,其中62例仅1次手术,有2例因血管炎症或血管栓塞先后施行2次手术,13例术后患者常感手部发冷或无力,较重者感手部疼痛及麻木,检查时发现手背浮肿或紫绀,5例经常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连续缝合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