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67例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9例(14.2%)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13例,占68.4%。临床治愈:52例(38.8%),有效54例(40.3%),无效28例(20.9%)。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是改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15-716
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对我院感染内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治愈20例,好转16例,死亡14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肝肾综合征,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并发症,早确诊、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降低相关危险因素,提高重症肝病及晚期肝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潘美云 《中外医疗》2009,28(17):40-4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晚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血象、腹水常规、培养、药敏及临床经验予强有力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125例中确诊及疑诊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2例,感染率33.6%。腹水细菌培养阳性9例,阳性率21.4%,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痊愈14例(33.3%);好转17例(40.5%);无效、恶化、放弃治疗11例(26.2%)。其中死亡10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需及时应用强力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4%,细菌的类型主要有,革兰阴性菌9例(45%),大肠埃希菌4例(20%)、肺炎克雷伯菌3例(15%)、铜绿假单胞菌2例(10%)、肺炎链球菌和粪球菌各1例(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主要致病细菌为革兰阴性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炎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郭春辉  翁锡定 《海南医学》2010,21(22):134-135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方法采用酵母吞噬法对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SBP23例)进行PMNs吞噬功能水平的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组PMNs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20±6)%、(23±3)%,显著低于正常人组的(39±8)%、(43±1)%,P〈0.01;肝硬化患者中SBP组PMNs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17±4)%、(19±5)%,明显低于非SBP组的(23±8)%、(27±2)%,P〈0.01。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者26例(43.33%),腹水细胞数符合诊断标准者(PMN0.25×10~9/L)49例(81.67%);腹水细菌培养82例次,阳性8例(9.76%),药敏试验均对头孢三、四代和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敏感。抗菌治疗选用头孢三代及氟喹诺酮类,有效率为88.33%。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要综合分析,及时凭经验选用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活动性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金龙 《上海医学》1996,19(6):358-359
活动性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45例临床分析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杨金龙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乃肝硬化腹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们收治了166例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8.
活动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明显感染源 ,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 ,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笔者分析了38例活动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 ,并对这一感染并发症在临床诊治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从 1 996—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活动型肝硬化 1 5 2例 ,其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8例 ,占同期活动型肝硬化病人的 2 5 %。 38例中男 2 7例 ,女 1 1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年龄 48岁。1 .2 诊断标准  1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表现 ;2腹水检查白细胞 >0 .3× 1 0 9/…  相似文献   

9.
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树鹏 《中外医疗》2009,28(34):80-80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0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多见于男性患者。多数患者全身毒血症状多较轻,腹膜刺激症状往往不明显,腹胀明显。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感染多见于革兰阴性菌。抗生素选用广谱、抗菌活性强效果好。结论抗感染治疗时间尽量长,效果较好。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合理抗感染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发光测量法测定17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PCT,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同时与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血清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性(17/17)和特异性(20/20)均为100%,敏感性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3.5%,4/17)(P〈0.01),特异性优于C反应蛋白(5%,1/20)(P〈0.01)。[结论]血清PCT测定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 1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研究 .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了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 3 ,CD+ 8和CD+ 4 /CD+ 8) .结果 :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严重紊乱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D+ 3 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P <0 0 1) ,CD+ 8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P <0 0 1) ,导致CD+ 4 /CD+ 8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而使免疫功能紊乱 ,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注射,2次/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静滴,2次/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 g,静滴,2次/d.疗程14~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PGE)的水平及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ICAM-1、IL-8和PGE水平,其中肝硬化腹水SBP组30例,非SBP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血清及腹腔积液中ICAM-1,IL-8、YGE,SBP组治疗前与非SBP组、SBP组治疗前与对照组、SBP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及腹腔积液ICAM-1、IL-8和PGE水平检测对于SBP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昔  杨才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187-1188,1191
目的:探讨引起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9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对照组)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观察组),每组48例,对其相关因素以及观察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x2=8.421,P=1.020)、肠道感染史(x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分析其人口学、常见临床指标及预后特点。结果sBP患者主要仍为乙肝患者,涉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158例。腹腔积液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34%。结论SBP仍是临床常见肝硬化危重症,仍需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汪慧兰 《西部医学》2012,24(2):334-335,337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为常规保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隔日1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及培养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0.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2.8%)(P〈0.05);治疗组死亡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9.4%)(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和培养结果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能明显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并发SBP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5%)明显高于观察组(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a+、TBIL高于对照组,ALB、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疾病较重,死亡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降低或减少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周建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51-15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预防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任何部位感染,均易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G-),其中大肠杆菌多发。两组病例在年龄、既往SBP史、Child—Pugh评分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P〈0.01)。结论肝脏功能状况是SBP易发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SBP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既往有SBP史、Child—Pugh评分越高,则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感染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78例患者中31例分离出病原菌,分离率39.74%,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占61.29%,分离率在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SBP,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SB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