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及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已确诊的86例糖尿病患者按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成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轻组(A组)40例,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较重组(B组)46例,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及相关血生化检查,同时测定血压,并结合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高于B组,病变程度与病程、体重指数、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患者高血压、高尿酸、血糖水平、高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北京航天总医院门诊的90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HHCY分组,其中45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2DM+HHCY组),45例同型半胱氨酸正常(T2DM+NHCY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胰岛素、同型半胱氨酸、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UACR,并计算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相关分析计算UACR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代谢指数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计算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2DM+HHCY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UACR显著高于T2DM+NHCY组[(21.90±7.23) mg/g vs.(18.41±7.44) mg/g,P 0.05]。UACR与糖化血红蛋白(r=0.211,P 0.05),空腹血糖(r=0.217,P 0.05),胰岛素抵抗指数(r=0.236,P 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248,P 0.05),三酰甘油(r=0.231,P 0.05)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是UACR的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的T2DM合并HHCY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并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脂质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脂质、胰岛素和空腹血糖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伴随高尿微量白蛋白者与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组比较,前者存在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P<0.05或0.01),其他项目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路青玉 《北方药学》2012,9(3):52-53
目的:评价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及生化指标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影响。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集相关一般指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脂、踝肱比指数等指标,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间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有明显差异(P〈0.0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相关(P〈0.01或P〈0.05),而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合理及全面地控制血糖、血脂能够减轻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因素,以及颈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54例(A组),内膜无明显变化的49例为(B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观察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A组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B组,P〈0.05。A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的比例较B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压、血脂、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2例合并视网膜病变,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的1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脂和血压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是该病的相关性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和氯沙坦联合应用对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方法: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胰激肽原酶和氯沙坦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并观察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尿白蛋白和血尿酸明显下降,而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胰激肽原酶和氯沙坦联合应用可显著、快速、安全地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与氯沙坦联合应用对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 5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激肽原酶和氯沙坦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并观察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白蛋白和血尿酸明显下降,而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胰激肽原酶和氯沙坦联合应用可显著、快捷、安全地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无糖尿病病史40岁以上人群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尿病前期人群,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计算其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胰岛素抵抗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尿微量白蛋白显著相关,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榕枫  邹玲梅  欧红芹 《安徽医药》2018,39(10):1218-122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6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47例。分析各组间患者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UAER与血尿酸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白蛋白尿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尿酸、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ER与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越长、收缩压越高、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越高是白蛋白尿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血尿酸、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永华  杨小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00-3501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DN)的多重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干预。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1A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以及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别进行检测和计算,依据微量白蛋白尿的量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和糖尿病肾病组(DN),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DN组FPG、Hb1Ac、TG、SUA、FINS、病程、MBP、BMI、HOMA-IR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DM病人尽早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血糖、血脂、血压早期干预,缩短病程,防止DN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探讨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实验室常规生化项目检查,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信息,依据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标准,按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方案等分组讨论影响因素。结果 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是42.1%;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病程、治疗方案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结论合理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值,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彩超诊断50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动脉血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形态检测,检测血管内壁斑块、血管内径,观察彩色血流病充盈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检查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结果 共有40例患者检出有下肢血管病变,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血管硬化,检出度为80%,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检出率;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均高于不伴血管病变组.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及早、准确诊断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提倡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阐述分析.方法 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行进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结果 经多普勒超生检查显示下肢血管病变96例,占40%.其中重度血管病变者36例,轻中度血管病变者60例.下肢血管无病变者64例.同时检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酯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其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引起的相关因素.严格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这样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279例(年龄≥48岁,病程≥5年),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和病变组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71.7%.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总量,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餐后2 h血糖(OR分别为1.164、1.066、5.693、1.214).结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应用对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缬沙坦80~160 mg,每日1次,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并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而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可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水平。方法:将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加用了普罗布考(500mg/次,BID),治疗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处理前后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高低。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处理,8周后,实验组血清hs-CRP、IL-1、IL-6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起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hs-CRP、IL-1、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免受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常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片80mg/d,治疗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片80 mg/d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疗程24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周分别检验测定观察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微量白蛋白尿(MAU)。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24周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24h尿微量蛋白尿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作用,同时有纠正血脂异常发挥抗炎作用疗效,降低尿酸,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进展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生龙 《医药世界》2010,12(3):196-198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方法:对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眼底荧光造影和尿微量白蛋白及相关指标测定,计算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初诊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3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5.4%,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3.4%。(2)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收缩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应强化对血压、血糖、血脂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ACR)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对3组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