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A)靶向阿霉素脂质体(GA-DOX-Lip),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抑瘤活性。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载药法制备GA-DOX-Lip,单因素考察其处方工艺;采用微柱离心法和粒径仪考察脂质体包封率及其理化性质;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考察BEL-7402肝癌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情况并用MTT法评价其体外杀伤效果。结果:GA-DOX-Lip形态圆整,粒径约为120 nm,包封率达到95%以上,72 h释放约20%;体外细胞摄取量和细胞杀伤效果均显著高于阿霉素普通脂质体。结论:甘草次酸修饰的脂质体有望成为肝肿瘤靶向的新型载体,促进抗肿瘤药物向肿瘤细胞内的递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多西紫杉醇磁性纳米粒(GA-DTX-NGO/IONP-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磁性纳米氧化石墨烯(NGO/IONP)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多西紫杉醇(DTX)为模型药物,甘草次酸(GA)为靶头分子。采用水热法合成NGO/IONP、酰胺化反应合成GA修饰的壳聚糖(GA-CS)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振动样品磁测量法等对两者进行表征。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GA-DTX-NGO/IONP-NPs;采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等对其微观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进行观察和测定;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观察有无外加磁场时的状态考察其磁性;结合808 nm激光对其进行光热转换试验。结果:成功合成了NGO/IONP和GA-CS,且NGO/IONP呈现超顺磁性。GA-DTX-NGO/IONP-NPs在透射电镜下呈圆球状,粒径为(262.8±4.23)nm,Zeta电位为(13.6±1.51)mV,包封率为(94.29±0.50)%,载药量为(17.12±0.12)%。GA-DTX-NGO/IONP-NPs的外观呈黑色,分散均匀;其在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阳离子脂质体,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阳离子脂质体。考察其粒径、包封率、过氧化值、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和放样稳定性等性质。结果:所得脂质体的粒径小而均匀,呈球形和类球形,包封率为(91.6±1.2)%;离心加速试验结果显示脂质体的稳定性参数KE值较小,脂质体在血浆中释放缓慢,在4℃下放置6个月,其外观、包封率、粒径等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制得的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紫杉醇是一种由红豆杉属植物提取的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但不溶于水,本研究为针剂紫杉醇可溶于水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即采用薄膜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其配方中紫杉醇,心磷脂,卵磷脂和去氧胆酸钠的摩尔比为1:1:5:5,制剂对冻干型,使用前用注射用水充分水化即重建采质体,溶液澄清,无变色及沉淀,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6%,抑瘤作用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与以CremophorEL为载体的紫杉醇相比,具有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修饰的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GAMCLCL)肝靶向性以及抗肝癌作用。方法 制备甘草次酸(GA)配体——GA和十八胺盐(SGO),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并进一步利用SGO制备GAMCLCL,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Nano ZS90纳米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粒径与电位;采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GAMCLCL小鼠体内荧光分布。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阳性药,2 mg·kg-1)组、姜黄素(20 mg·kg-1)组和GAMCLCL低、高剂量(2、4 mg·kg-1)组,除对照组外,采用Walker-256细胞种植法制备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天1次,尾iv给药,连续7 d ;另设GAMCLCL (4 mg·kg-1)给药14 d组;称肿瘤质量,计算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酐(CRE)水平,试剂盒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leaved Caspase-3、Bcl-2、p53、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红外光谱和质谱的结果可以验证GA与十八胺的反应生成了SGO;GAMCLCL外观呈球形,其粒径为(194±0.25)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21±0.02,电位为(31.9±0.31) mV;GAMCLCL在2个月内呈黄色透明溶液,无沉淀析出; GAMCLCL与血清混合未出现任何聚集和沉淀现象;活体成像实验显示,给药后各时间点荧光主要集中在肝脏,10、30、60 min时肝脏荧光较强,120 min时肝脏荧光明显减弱,240 min时肝脏荧光基本消失。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肿瘤质量均明显减轻(P<0.05、0.01);各给药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0.01),游离姜黄素组、GAMCLCL 4 mg·kg-1(7、14 d)组脾脏系数显著下降(P<0.01);阿霉素及GAMCLCL 4 mg·kg-1(7、14 d)组的RBC和PLT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WBC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大鼠ALT、CRE均显著降低(P<0.05、0.01),除游离姜黄素组外,各给药组LDH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IL-6、TNF-α均显著降低(P<0.01、0.05);各给药组VEGF、Bcl-2、Akt、p-PI3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0.01),cleaved 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 GAMCLCL (4 mg·kg-1)给药7 d与14 d的抗肿瘤效果相似,明显强于游离姜黄素。结论 GAMCLCL能显著增强姜黄素的肝靶向性和抗肝癌作用,有利于提高荷瘤大鼠的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含量,并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等指标及在室温条件下密封放置2wk与4℃下冰箱中保存6mo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粒径小而均匀,粒径均值为(138.8±1.1)nm,Zeta电位为(2.25±0.2)mV,包封率均在70%以上;多西紫杉醇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325~2.600m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91%(RSD=1.38%,n=3);稳定性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所制制剂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吴超  郭伟英  张磊 《中国药房》2009,(28):2184-2186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NC)脂质体(GDNL)并考察其肝靶向性。方法:合成甘草次酸硬脂醇酯-3-O-半乳糖苷(Gal-GAOSt)导向分子以修饰NC并制备脂质体,考察其包封率和粒径等指标;取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GDNL和NC水溶液,通过测定给药后各组织中NC的浓度计算GDNL的肝靶向指数(TI)。结果:所制GDNL包封率为56.29%,粒径(210±20)nm,肝组织的TI值为5.213。结论:所制GDNL包封率较高,肝靶向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11-脱氧甘草次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11-脱氧甘草次酸。方法采用改进的克莱门森反应还原甘草次酸的11位羰基。结果制备了11-脱氧甘草次酸,并通过IR、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论改进的克莱门森还原法制备11-脱氧甘草次酸收率较高,对环境友好,而且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素及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Walker25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与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处理Walker256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吸收、细胞周期变化情况;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和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细胞Walker256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游离姜黄素相比,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明显增强细胞对姜黄素的吸收,显著增强对Walker256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细胞周期G2期的阻滞作用,明显下调Wnt及β-catenin的表达。结论: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比游离姜黄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Walker256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耳缘静脉单剂量(7.5mg·kg-1)注射多西紫杉醇普通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和市售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均符合二房室模型;t1/2α分别为(0.31±0.11),(0.32±0.06),(0.17±0.04)h;t1/2β分别为(11.2±1.3),(10.5±1.1),(8.5±1.0)h;Vd分别为(8.6±1.1),(6.3±0.6),(13.7±3.6)L;AUC0→24分别为(22.8±3.6),(29.3±6.0),(13.4±2.4)mg.h.L-1;AUC0→∞分别为(28.7±5.0),(37.0±9.1),(15.1±2.8)mg.h.L-1;CL分别为(0.54±0.08),(0.42±0.07),(1.10±0.18)L.h-1。2种脂质体与注射液相比,t1/2α,t1/2β,Vd,CL,AUC0→24及AUC0→∞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脂质体之间Vd和CL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普通注射液相比,家兔静注两种脂质体后,均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更大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较低的总体消除率和较小的表观分布容积,说明脂质体制剂具有长效和缓释的特点;经PEG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较之普通脂质体,在能够维持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浓集于靶组织,减少药物对其他组织的不良反应并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甘草次酸联合用药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研究姜黄素、甘草次酸以及姜黄素和甘草次酸联合用药分别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出相应的IC50值。结果:得到姜黄素、甘草次酸以及姜黄素和甘草次酸联合用药对三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姜黄素(16.3~19.3μg.mL-1);甘草次酸(11.6~36.1μg.mL-1);姜黄素和甘草次酸联合用药(10.5~16.2μg.mL-1)。结论:甘草次酸可以显著加强姜黄素对HepG-2、MCF-7、A549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且两者在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丽娟  喻红梅  张勇  龚宁波 《中国药房》2020,(13):1589-1594
目的:制备和表征甘草次酸(GA)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载体,使用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制备GA纳米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制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GA的溶解度和载药量;采用MTT法考察GA原料药及纳米粒(GA剂量均为12.5、25、50、100、200μmol/L)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所制纳米粒中GA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和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消失,吸热峰发生改变。纳米粒的粒径为(194.88±23.52)nm,低于原料药的(2 592.33±207.51)nm;分散指数为0.24±0.04,高于原料药的0.15±0.03;纳米粒的平均载药量为15.99%;溶解度由原料药的(1.05±0.01)μg/mL升至(250.00±0.15)μg/mL。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GA原料药200μmol/L组和纳米粒各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且GA纳米粒各剂量组(除12.5μmol/L组外)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同剂量原...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采用几种不同工艺制备叶酸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HSPC)、叶酸 聚乙二醇2000 磷脂酰乙醇胺 (FA PEG2000 DSPE)及多西他赛以100∶5∶8的比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工艺制备脂质体。采用低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度分布,GC法测定有机溶剂残留。结果: 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5 ± 10) nm,多项分散系数 (PdI)均小于0.20;脂质体包封率均大于95.0%;所制得样品于(25±2)℃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考察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采用制备工艺3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药脂比,该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脂质体有缓释、靶向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次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Gt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静脉注射乌头碱20 μg·kg 1、氯化钡2 mg·kg 1及结扎冠状动脉制得大、小鼠心律失常模型,每种模型分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NS)10 mg·kg 1、Gta 10,20 mg·kg 1、 奎尼丁(Quin)10 mg·kg 1,均静脉注射,比较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Gta组和Quin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显著低于NS组(P<0.01);Gta组小鼠未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Quin组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明显减少,NS组小鼠全都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结论:Gta对大、小鼠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吕玲  刘宏  喻晶  罗远菊  申玉莉  王琪  陈丹  李珊 《医药导报》2012,31(7):913-915
目的 研究盐酸5-氨基酮戊酸(5-ALA)脂质体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 pH梯度法制备5-ALA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 并对其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卵磷脂与5-ALA质量比为6:1,孵育温度为60 ℃. 所制脂质体为乳白色,平均粒径为100 nm,Zeta电位为-40 mV,平均包封率为65.0%. 结论 该制备方法 得到的5-ALA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一系列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波谱测定。方法:对甘草次酸30位羧基进行修饰,合成甘草次酸甲酯和甘草次酸乙酯;对甘草次酸3位羟基进行修饰,合成甘草次酸甲酯-3-O-乙酸酯和甘草次酸乙酯-3-O-乙酸酯;对甘草次酸11位羰基进行修饰,合成脱氧甘草次酸和脱氧甘草次酸甲酯;对合成物进行波谱测定。结果:合成的甘草次酸衍生物经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的鉴定,均为目标化合物。结论:合成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可为其后续抗炎活性及毒副作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溶栓丸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测定活血溶栓丸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色谱柱;以甲醇-0.2mol·L^-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甘草酸进样量在0.4907~5.889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43%。结论:该方法快捷、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崔强  侯明明 《中国药师》2016,(12):2254-2257
摘 要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 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组,尾静脉给药剂量均为7.5 mg·kg-1,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中多西他赛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多西他赛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9.2±28.6)nm,Zeta电位为(-15.8±2.7)mV。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t1/2(α)分别为(0.19±0.05)h和(0.36±0.07)h;t1/2(β)分别为(1.82±0.33)h和(17.93±1.37)h;AUC0-t分别为(4.42±0.76)μg·mL-1·h-1和(33.73±3.52)μg·mL-1·h-1。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甘草次酸配伍丹参酮防治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甘参复方(甘草次酸与丹参酮配伍)防治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静脉注射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甘参复方防治,观察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肝脏胶原纤维面积、血清补体C3含量和抗体IgE含量。结果:甘参复方降低肝脏羟脯氨酸含量(P<0.01),降低肝脏胶原纤维百分比(P<0.01),升高血清补体C3含量(P<0.01),降低血清IgE含量(P<0.01)。结论:甘参复方通过阻抑Ⅱ和Ⅲ型变态反应的启动环节,阻止Ⅰ型变态反应的延迟效应,发挥抗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