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心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控制,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便秘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的基本思想,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便秘的干预方法,减少便秘发生率。方法:将我科79例老年便秘患者分成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便秘情况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减少了对导泻药物的依赖性。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学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个月后两组症状恢复、心理状况、遵医行为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24 h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用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及监测血糖血压等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淮阳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当中选取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为91.4%,对照组存活率为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临床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手术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74例。甲组接受常规护理,乙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在仪器设备管理、手术器械准备与消毒隔离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临床手术患者情况,在手术室护理中给予其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车兆梅 《当代医学》2016,(19):90-91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心血管疾病术后的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介入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最后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5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2.0%),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6例(12.0%),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心律异常,1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1例血压异常。研究组患者只有1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循证护理能很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护理的专业性,因此循证护理值得临床在其他疾病的护理中进行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循证护理组,另抽取2009年以前的68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常规护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循证护理组总有效率为54.41%,高于常规护理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循证护理方法是对脑血管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银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099-1101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采用最佳的预防方法,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56例患者中,42例发生不同程度神经毒性反应;35例患者有恶心,其中发生呕吐4例;26例出现骨髓抑制;仅2例发生静脉炎。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41-14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评定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休息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卧床休息时间(2.95±0.75)d、住院时间(11.08±1.04)d,短于对照组(3.55±0.60)d、(13.02±2.10)d,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3.4215、4.5343,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7%,少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循证护理方式在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出现比例和提高专项护理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8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仅施以急性心肌梗死传统护理,试验组则施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心力衰竭出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对急性心肌梗死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实施专项护理,有利于降低该类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提高该类护理对象对急性心肌梗死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极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继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09-1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护理,循证护理组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主动配合治疗与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有无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循证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运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治疗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置管后第1、2、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25%。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内,两组患者静脉炎及感染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方案比常规护理方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本院的1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组)8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法组)80例,将所有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 d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评分及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的SCL-90量表评分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廖周谊  文艳秋  陈凤 《西部医学》2012,24(2):407-40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膜透析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83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2008年82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设为循证护理组,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思维加以具体指导,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循证组中出血者6例/4例,腹痛腹胀者8例/4例,腹透管周围漏液者2例/0例,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者14例/6例,皮肤出口及隧道感染者4例/1例,腹膜炎者6例/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了护理人员经验式的护理观念和传统护理模式,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心源性恶液质综合征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70例心源性恶液质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护理组,84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86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偱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循证组108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循证组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或〈0.01)。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