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景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01-202
目的 探讨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骨科采用VSD 治疗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8 例,为VSD 组;同时回顾分析我院2008 年3 月以前采用置管冲洗治疗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8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取出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内固定取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VSD 技术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在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时存在明显的优势,值得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采用脊柱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内固定取出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为(2.65±1.2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26±3.34)次(P<0.05);观察组患者内固定取出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0.69±5.81)、(39.07±11.9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9):1716-1718
目的:评价脊柱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间脊柱科收治的脊柱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42例资料,将其分为急性感染组34例和迟发性切口深部感染组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比较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急性及迟发性感染的炎性指标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感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控制感染后的复发率等预后指标测得值的差异。结果:42例脊柱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迟发性切口深部感染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急性感染组,感染控制后腰痛症状Ⅰ组、Ⅱ组明显优于Ⅲ组、Ⅳ组,神经症状Ⅱ组、Ⅲ组明显优于Ⅰ组、Ⅳ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彻底清创及置管冲洗引流对控制脊柱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至关重要,内固定取出应快速控制迟发性感染,但腰痛及神经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处置,减少或避免脊柱术后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患者16例.对13例骨缺损严重、脓液多及脓肿形成或伴有内固定物松动的患者实施内固定物取出后彻底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并进行持续灌洗引流处理,使用外固定架固定.对3例骨折处无脓液仅见少量炎性肉芽组织且内固定物牢靠患者,行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并灌洗引流.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每周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1次,以了解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14例,感染复发2例经二次清创后骨折愈合.结论 针对患者术后隐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早期进行清创,术中安装VSD装置进行闭式冲洗引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7d后拆除VSD装置,根据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细菌培养情况,决定是否直接闭合伤口或更换VSD继续冲洗引流,直至伤口可以闭合为止。结果15例患者冲洗7-21d (平均13.5d)后二期关闭伤口,全部获得愈合,C反应蛋白、血沉降至正常水平,随访5-48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的稳定性.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52例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达到植骨融合标准49例,虽未达到标准3例.但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发生术后早期感染l例,经及时处理愈合;15例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症状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14例,1例截瘫未恢复.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0°~60.2°,平均30.4°,术后Cobb角-50°~35.2°,平均12.7°,较术前后平均矫正17.7°,术后1年Cobb角丢失0°~11°,平均丢失2.4°.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直视下减压安全充分、复发率低、矫正后凸畸形满意、早期恢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陈文明  黄华伟  方毅  廖强  胡芯源 《江西医药》2006,41(12):974-976
目的 探讨胸腰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0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迟发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10例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6例采取局部扩刨。内固定取出。钉道局部用药加灌洗引流。4例行内固定保留。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术中常规取标本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10例患者9例获得治愈。1例患者再次手术行内固定取出治愈。8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结论 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微创及严格无菌操作是顶防该并发症的根本措施。局部扩创内固定取出。钉道局部用药加灌洗引流,静脉应用有效抗生素是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例给予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 随访6~24个月,14例切口全部愈合,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病灶尽早切开引流,行内固定取出、清创、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脊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例给予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 随访6~24个月,14例切口全部愈合,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病灶尽早切开引流,行内固定取出、清创、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据病灶部位的不同对6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不同的入路及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8个月,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后凸畸形及骨髓损害情况。结果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钢板内固定35例,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后路经弓根钉棒内固定21例,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前路钢板后路钉棒联合内固定8例。治疗后X线检查显示病灶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情况、后凸畸形情况、合并脊髓损害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取得较满意效果,3种入路及内固定方法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能明显缓解脊柱结核的症状,有效清除病灶,改善神经功能,并且术后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稳定,治疗效果明显,但应注意据患者的病灶部位等选择合适的入路和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新安  丁江平  马超  何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65-2467
目的 探讨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上颈椎不稳69例患者,其中34例行经前路C2~C3椎体次全切、椎管扩大髂骨植骨内固定术,24例行经颈椎后路C1~C4椎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例行经前路齿状突骨折切开复位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4例行经后路Apor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C2~C3椎体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2~3个月.结果 6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21例患者骨折及植骨处均获骨性愈合,未见有内植物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脊柱稳定性丧失的上颈椎不稳,手术治疗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滔滔  万瑞融  钟小斌 《中国药房》2012,(34):3255-3257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行抗感染、内固定拆除、局部抗生素骨水泥应用、扩创及持续冲洗引流等处理。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咨询意见,与临床医师协商,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年(10个月~4年2个月),2例截肢,4例不愈合,49例患者愈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实践,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9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角度平均纠正18.6度,X线显示所植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认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后凸角角度、伤椎前后缘椎体高度和平均椎管截面积分别为(5.16±1.23)°、(93.0~96.0)和93.4%,明显优于手术前的(19.24±2.41)°、(42.0~68.0)%和42.5%,数据差异显著,P<0.05;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均康复出院,且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能够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关廷秀  赵建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76-3477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预防术后感染的环节管理.方法 对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从患者管理、手术室管理、外来器械管理等环节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结果 50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尤为重要.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9例患者,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植入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同种异体髂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对患者采用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以及自体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进行6 ~ 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例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症状,2个月后缓解;1例切口愈合差,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核病灶复发,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至最后1次随访时8例植骨病例X线均表现为融合迹象,1例融合不确切,融合率88.8%,融合时间6~20个月.9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 A级0例、B级3例、C级3例、D级3例.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具有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彻底减压恢复截瘫,病灶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术与脊柱内固定术联合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脊柱结核患者82例病例,按照术式差异对入选者分组,前入路组均为前入路病灶清除术与脊柱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8例,后入路组均为后入路病灶清除结合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44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矫正度数、Frankel分级和6个月内的治愈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后入路组凸畸形矫正角度(10.09±2.74)显著低于前入路组(P<0.05),临床治愈率(84.09%)显著高于前入路组(P<0.05),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前入路组(P<0.05)。结论对于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后入路病灶清除与脊柱内固定术更为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Frankel分级,矫正患者后凸畸形,有更高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骨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7月,7例手术治疗骨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愈合。5例女性患者,2例男性患者;年龄31~63岁,平均56.3岁。骨折原因:车祸伤4例,跌伤3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例,外伤性骨折3例。结果 7例患者均随访多次。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肱骨畸形。结论手术治疗骨髓内钉固定术骨不愈合可获得较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C臂定位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1月-2013年10月397例脊柱骨折手术C臂定位配合技巧。均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熟悉脊柱骨折的部位及内固定手术类型、程序;术中根据手术进程与医师密切配合随时调整C臂;术后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引流量及伤口敷料情况。结果397例患者感觉运动恢复良好,无感染、无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无X线放射性损伤,均顺利出院。结论 C臀X光定位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完善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也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珠兰 《黑龙江医药》2011,24(4):632-63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95例LC获得成功,中转开腹3例,迟发性胆总管损伤1例,经鼻胆管引流后治愈,胆漏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无死亡,术后恢复均顺利.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无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