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侯永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38-153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9例行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9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TACE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术后行TACE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燕  花晓丽  黄加胜 《当代医学》2009,15(35):737-73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lization)的护理。方法对17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TACE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对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饮食等相关方面的护理。结果介入治疗的顺利完成,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给予肝癌术后行介入治疗患者良好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73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循证组(n=38),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护理,循证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高于循证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低于循证组护理满意度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并发症预防中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丁蔚茅 《医学综述》2011,17(11):1755-1756
目的分析18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用TACE术治疗186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并发症有:发热85例,恶心78例,呕吐48例,呃逆6例,急性胆囊炎5例,左上腹疼痛3例,肝功能损害93例,肾功能损害11例,心律失常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骨髓抑制15例。结论 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肝硬化分级、化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合理选择手术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申建华  舒志平 《吉林医学》2008,29(20):1766-1766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最常用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肝硬化基础,TACE术后有可能加重肝硬化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加强TACE术后的观察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杏蓉  谢欢  谢孝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66-1867
<正>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是经皮经股动脉入靶血管注入化疗药物及选择性作肝动脉栓塞致肝癌细胞坏死、缩小,已经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是目前各期肝癌介入治疗最为经典的方法[1],其疗效是肯定的。观察分析TACE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降低TACE术后各种并发症,提高TACE的疗效,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诊断原发性肝癌在本病区住院行TACE治疗的167例患者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癌化疗栓塞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671例行TACE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行1次TACE144例,2次256例,3次204例,4次以上67例。结果按TACE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3类:穿刺及插管时所致的并发症:局部血肿27例,动脉内膜损伤18例;TACE术中并发症:腹痛143例,恶心、呕吐242例,咳嗽5例;TACE术后并发症:发热528例,腹痛297例,肝功能损害241例,肝脓肿4例,肝肾综合征(HRS)3例。大多数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治愈,4例患者术后2周内死亡。结论TACE围手术期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但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有贵  彭其芳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3):1107-1108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212例次。TACE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疼痛或血肿136例次(64.15%),发热68例次(32.08%),异位栓塞17例次(8.02%),急性肝衰竭2例次(0.9%)。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后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部位疼痛或血肿,其次为发热和异位栓塞。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应重视并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TACE)规范的程序护理。方法:对4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者进行护理配合。行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指导。结果:患者惧怕手术的心理得到缓解,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反应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TACE术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的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TACE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10年6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286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因。结果:在286例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23例发生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中水化、造影剂剂量等因素有关。结论:多因素分析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大肝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缩小后的外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手术不能切除的大肝癌,经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TACE)加门静脉化疗栓塞(PVCE)治疗缩小后,行外科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E睦动脉、,门静脉插管或经皮行TACE加PVCE治疗大肝癌,对缩小后的48便行手术发除15例,B超引导经皮肝这本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23例,开腹肝肿瘤深度冷冻治疗10例,结果:TACE加PVCE治疗后肝肿瘤由平均直径10.6cm缩小到4.6cm,27例AFP阳性者19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0例肝癌病人,于介入前后测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对患者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须加强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盱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热消融治疗后对原发性肝癌血供及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本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因TACE治疗不满意行PMCT治疗,术后2~3月常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行超选择TACE术。结果12例患者TACE术中发现肝外供血动脉,膈下动脉6支,右肋间动脉2支,胃左动脉1支,右肾动脉1支,左右胸廓内动脉各1支;PMCT术后TACE发现新增肝外营养血管8例,分别为右膈下动脉5支,右侧下位肋间动脉2支,右肾动脉1支;对全部新生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论PMCT可有效杀灭肝癌肿瘤细胞,但因其造成的创伤可诱导肝外新生肿瘤供血,在随后进行的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积极寻找新生肝外血供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ACE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9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伽玛刀组(综合治疗组)48例,单纯伽玛刀治疗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5.0%,综合治疗组的临床获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1 a生存率分别为88.5%、65.3%;两组的副反应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无明显差异,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综合治疗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经过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TACE+伽玛刀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同时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但经过对症处理基本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53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年、2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5%、18.9%、5.6%。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碘油用量为20~60 ml。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发现肝外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后,注入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RR)为77.3%,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9.3%、45.3%。介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大剂量碘油栓塞联合肝外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波凝固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对TAC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亮  许林锋  陈耀庭 《当代医学》2010,16(35):703-705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热消融治疗后对原发性肝癌血供及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本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因TACE治疗不满意行PMCT治疗,术后2~3月常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行超选择TACE术。结果 12例患者TACE术中发现肝外供血动脉,膈下动脉6支,右肋间动脉2支,胃左动脉1支,右肾动脉1支,左右胸廓内动脉各1支;PMCT术后TACE发现新增肝外营养血管8例,分别为右膈下动脉5支,右侧下位肋间动脉2支,右肾动脉1支;对全部新生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PMCT可有效杀灭肝癌肿瘤细胞,但因其造成的创伤可诱导肝外新生肿瘤供血,在随后进行的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积极寻找新生肝外血供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注射25~40 mI碘化油栓塞病例的判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7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注射25~40 mI碘化油栓塞,记录术前肿瘤最大径、肝功能、肾功能、肝硬化程度(Child分级),术中造影情况、碘化油剂量及术后随访肿瘤最大径、碘化油沉积情况、肝功能、肾功能、肝硬化程度(Child分级)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肿瘤最大径为(13.02±10.52)cm,所有患者均为Child A。47例DSS均显示门静脉主干通畅;碘化油用量平均为27.84 mL(范围25~40 mL)。术后2周后随访肝、肾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4周后均可恢复。术后4周复查CT测量肿瘤最大径为(5.17±0.45)cm (P=0.000 0),肿瘤内碘化油沉积4度为85.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又将导管或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对肿瘤进行完全的充填,术后的积极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对于首次TACE行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化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肿块大小为7~16cm,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碘化油加化疗药物栓塞,碘化油用量为20~40mL。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RR)为73.9%(85/115),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3%、39.1%、8.7%,介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碘化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