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司新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29-493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鼻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40例实施鼻饲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完善置管前准备、正确进行置管、鼻饲拔管及拔管后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39例(97.50%,39/40)、护理满意40例(100.00%,40/40),发生误吸1例(2.50%,1/40)、消化道出血2例(5.00%,2/40)、吸入性肺炎1例(2.50%,1/40)。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应采取鼻饲流质,做好胃管及其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于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可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婵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34-134,136
目的分析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53例患者安全顺利的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4例病情加重,1例因病情过重急救无效在途中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急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53例患者安全顺利的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4例病情加重,1例因病情过重急救无效在途中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吕永红  孟秀玲 《吉林医学》2012,(34):7561-7562
目的:研究分析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促进脑血管疾病康复的依据。方法: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1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心理因素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即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每组各70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包括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心理护理干预和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做到尽可能地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干预后,患者康复早、恢复快,后遗症少,住院天数缩短;而未经心理护理和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康复慢、恢复慢,后遗症多,平均住院天数多延长7 d。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因素护理和干预越早患者康复越快,后遗症越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ICU中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的被动运动及心理疏导等。结果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护理2~4周后,使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不仅对ICU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丁建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166-3167
目的评价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护士端正护理态度提高对压疮的认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增进全身营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89.00%的患者能够掌握压疮预防知识,92.00%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仅1例患者发生压疮,为难免压疮;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00%,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压疮预防知识,减少压疮的发生,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谊春 《吉林医学》2011,(20):4234-423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安全的搬运、转运技术,能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护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期护理,尤其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心理康复护理,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效果满意。因此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康复期实施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异常心理及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56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患者观察,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结果:偏瘫患者的情感思维心理障碍逐渐减轻并康复,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是确保偏瘫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丽琴 《河北医学》2010,16(2):221-223
目的:探讨院前心理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在院前进行紧急救护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对照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则仅实施院前紧急救护。结果:观察组急性创伤患者的情绪较对照组的稳定,P值〈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院前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意外伤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情绪。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意外是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 ,我院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 15 6例 ,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 2 6例。为更好地对糖尿病患者并急性脑血管意外进行预防和治疗 ,现对这 2 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患者 15 6例 ,其糖尿病诊断均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脑血管意外的诊断均经临床表现及头颅CT作出诊断 ,2型糖尿病 15 6例 ,>6 0岁 10 4例。并急性脑血管意外 2 6例 ,在这 2 6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19例 ,年龄 46~ 80岁 ,平均 6 2岁 ,46~ 6 0岁 …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出血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常见急危重症,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致残率、死亡率高,而院前急救护理与预后关系密切.濮阳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2005年,曾对9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竭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给与规范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规范的心理护理的慢性肾功能并发脑血管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身体各项指标显示比常规护理的患者疗效较好,观察组生活满意度(9.21±1.76),对照组生活满意度(6.43±1.9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对其预后、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4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急救护理,首先处理呼吸功能障碍,包括采取适宜体位,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其次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作相应的脱水、对症处理;现场急救后迅速转入病房诊治或就地抢救;转运途中加强安全监护等.结果 无一例转入病房前死亡.治疗后抢救成功39例,抢救成功率90.7%.结论加强早期急救护理,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愈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注氧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50例护理体会解放军第325医院卓玛我科自1991年5月至1993年5月,采取蛛网膜下腔注氧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43~...  相似文献   

16.
张珺轲  岳丽华 《吉林医学》2011,(24):5143-514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心肌梗死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观察收治的2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2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结论:患者治疗时给予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心理、吸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休息和活动、饮食、排便及健康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建华 《河北医学》1998,4(4):71-73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210003)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陈建华1989年~1995年,我们共收治脑血管意外病人94例。现就几年我们所进行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脑血管意外病人94例,年龄56~81岁,平均为62岁。其中,脑出血3...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65例,并与传统药物加针灸、理疗方法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6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及体会。方法:对48例患者行溶栓治疗,将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持续静滴30 min,滴速平均为66.6滴/min。溶栓后24 h口服阿司匹林100~325 mg/d,4周后改为100 mg/d。并实施溶栓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溶栓后43例偏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失语患者能简单对话,7例意识障碍患者得到恢复;无效4例,1例转院。未出现药物过敏及出血病例,2例溶栓后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结论: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溶栓时间窗,密切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和偏瘫肢体功能的变化,预防溶栓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65例,并与传统药物加针灸、理疗方法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6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