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置骨法重塑种植牙牙间龈乳头的稳定性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疾病病患237例,其中有64例患者是需做行种植牙同时给予牙间龈乳头的修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置骨法重塑牙间龈乳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修复牙间龈乳头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置骨法重塑牙间龈乳头效果显著,显效28例,占87.5%;有效3例,占9.4%;无效1例,占3.1%,其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中显效21例,占65.6%;有效6例,占18.8%;无效5例,占15.6%,其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骨法重塑种植牙牙间龈乳头有很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方法修复牙间龈乳头的治疗,它能够有效地修复龈乳头,并且龈乳头与种植牙间能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中Straumann种植体对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患者86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联合Straumann种植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6月骨吸收水平、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状况、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 研究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月骨吸收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边缘骨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过程中,应用Straumann种植体,其美观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夹心植骨法防止骨劈开后唇颊侧骨壁吸收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上颌前牙缺失,缺牙区牙槽嵴宽度2~4 mm,有足够骨高度患者,采用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植体40枚。将36例患者的40个种植牙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个种植牙位。观察组在骨劈开术植入种植体后,将唇侧骨板向唇侧撑开,与种植体唇侧面间形成大于1 mm的间隙,间隙内填入颗粒状骨移植材料(夹心植骨)。对照组唇侧骨板与种植体唇侧表面紧密相贴,覆盖海奥修复膜或Bio-Gide膜。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翻瓣检查种植体唇侧骨质状况和计算唇侧骨壁高度丧失值。结果对照组20枚种植体唇侧骨壁有1~3.4 mm吸收,平均吸收(2.2±1.2)mm。观察组20枚种植体唇侧骨壁骨吸收0.42~0.6 mm,平均(0.5±0.08)mm,所有种植体均被骨质完整覆盖,唇侧骨壁厚度大于1 mm。两组间唇侧骨壁骨吸收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劈开术中在唇颊侧骨瓣和种植体表面之间夹心植入颗粒状骨移植材料,能有效地防止唇侧骨壁吸收,保证种植体唇侧有足够厚度的完整骨质覆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负载3年后软、硬组织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并拟在前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观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常规种植修复这两种方式的患者在修复即刻及3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分别完成20例和24例,植入种植体分别为22颗和29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分别为76.32±3.20和76.93±3.36 (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3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34±0.54) mm和(0.05±0.39) mm (P=0.07),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43±0.42) mm和(0.36±0.48) mm (P=0.13),唇侧龈缘水平变化分别为(0.70±0.40) mm和(0.62±0.34) mm (P=0.23),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1.02±0.50) mm和(0.88±0.46) mm (P=0.53),远中侧分别为(1.05±0.34) mm和(0.95±0.47) mm (P=0.2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修复即刻,两组间牙龈乳头指数的分布情况不论是近中还是远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3年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与常规种植修复基本相当,但前者在缩短疗程、获得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方面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6.
钱智溢  董陈  李幼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52-1253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非埋入式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方法 34位患者行微创牙拔除术后,行非埋入式即刻种植骨水平种植体42枚,中切牙24枚,侧切牙18枚,其中16位患者18颗植体拔牙窝种植体间隙少量植骨。修复后,定期临床随访和X线牙片检查。结果 34例患者在种植术后3~4个月后均完成永久性修复,正常负重,植体存留率100%。32位患者40颗修复体牙龈乳头均保持有效高度,无黑三角形成,无唇侧金属暴露,与邻牙牙龈弧线过渡自然,无明显退缩,牙龈饱满度满意,形态美观。2位患者2颗修复体牙龈弧线往上方退缩1mm,与邻牙牙龈弧线不一致,临床修复体冠较对侧牙长,但无黑三角形成,无唇侧金属暴露,功能良好,行牙龈瓷修复后,患者仍满意。结论骨水平种植体非埋入式即刻种植修复前牙美学区可缩短种植牙修复治疗时间,并获得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牙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160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ITI和Frialit牙种植体306枚,均行义齿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观察种植牙修复情况.结果 160例术后均随访12~36个月,除2枚种植体脱落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成功修复,种植牙美观舒适、咀嚼功能良好,X线牙片显示骨吸收及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修复成功率99.4%.结论 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效果好,成功率高,且具有美观舒适、咀嚼功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应用牙槽嵴骨劈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要求种植固定修复的上颌牙列缺失患者48例,所选患者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 10 mm),但牙槽嵴骨宽度仅3~4 mm,牙槽骨骨量不足且基牙分布不均,采用牙槽嵴骨劈开术形成唇颊侧骨瓣,在腭侧骨板与唇颊侧骨瓣之间共植入75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种植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种植区软组织愈合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槽嵴宽度增加达4~5mm,平均增宽4.4 mm,2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失败,失败率为2.67%,剩余种植体均稳固性好,完成烤瓷修复后美学效果好,追踪24个月以上,无种植体失败.结论 牙槽嵴骨劈开术保证了牙槽骨厚度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难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后,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种植牙技术治疗牙列游离端缺失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在拔牙术后3个月后行种植修复,术后随访1—3年,观察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软组织形态、种植体松动度、种植体的骨丧失水平等。结果115例患者种植牙修复成功,患者自感修复体功能正常、美观舒适,种植体区黏膜、牙龈色泽形态正常,种植体及烤瓷牙无松动,口腔CT检查种植体的骨丧失水平符合成功标准。5例种植失败,成功率95.83%。结论种植牙技术在老年患者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上中切牙种植单冠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临床冠长和龈乳头丰满度的影响。 方法 纳入158例因外伤导致上颌中切牙(11或21)缺失后进行种植支持式单冠修复的患者,以对侧天然牙为对照。拍摄患者种植冠技工模型的标准图片和种植冠戴牙后首次复诊的口内片及根尖周片,测得种植体各三维位置参数及龈乳头长度。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种植冠与对照天然牙的临床冠长及近中、远中龈乳头丰满度,种植冠近中、远中牙槽嵴高度和植体肩台参考平面上植体与天然牙间的近中、远中水平距离。Pearson相关检验用于分析种植体各位置参数与冠长差异和龈乳头丰满度的相关性。 结果 种植单冠的临床冠长长于对照天然牙[(10.9±1.1)mm vs.(10.4±0.8)mm,P<0.05],冠长差异为(0.3±0.7)mm。种植冠近中龈乳头和对照天然牙远中龈乳头均较种植冠远中位点更丰满(P<0.000 1)。种植冠近中牙槽嵴高度较远中牙槽嵴高[(2.2±1.4)mm vs.(1.2±1.5)mm,P<0.05]。种植体的唇腭向植入位置与冠长差异呈正相关(r=0.602,P=0.001)。种植体与缺牙区邻牙唇面凸点所在平面的矢状夹角、植体肩台和邻牙颈缘连线间垂直距离与冠长差异均无相关性。种植冠牙槽嵴高度与龈乳头丰满度间呈正相关(r=0.400,P=0.001)。 结论 种植体植入位点偏唇侧可导致种植冠临床冠长长于对照天然牙。种植体植入唇倾角度较小时可在修复时用常规角度基台加以修正,不会影响临床冠长。通过调整植入位点和深度或可避免牙槽嵴吸收并改善龈乳头丰满度。  相似文献   

11.
姜美鹏 《中外医疗》2016,(16):113-114
目的:探析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上颌前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即刻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研究组行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对比两组软组织红色美学评分(PES)﹑骨吸收评价(DBI)及龈乳头指数。结果研究组临时冠塑形后骨吸收评价(0.21±0.14)﹑红色美学评分(7.32±1.62)及永久修复后骨吸收评价(0.28±0.23)﹑红色美学评分(7.79±1.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前牙区种植修复患者37例共41个前牙,随机分为2组,15例19颗牙应用氧化锆基台为观察组,22例23牙应用常规钛基台为对照组,通过戴冠后1、6、12个月测量2组种植体周围牙龈出血指数(GI)和骨量吸收量;调查2组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戴牙舒适度及就诊时间次数的满意度;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2组的边缘适合性能、修复体外形及颜色匹配进行临床评价;比较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1-6个月内,观察组的周围的骨量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种植体周围牙龈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及戴牙舒适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就诊时间及次数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边缘适合性能、外形以及颜色匹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氧化锆基台的效果明显优于钛基台,且对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最小疼痛下穿刺行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方法207例需要局部浸润麻醉的上颌前牙及双尖牙拔牙患者,随机分为唇颊侧前庭沟进针穿刺组102例和龈乳头进针穿刺组105例,由同一术者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配1mL注射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含1/10万肾上腺素)进行浸润麻醉,分别进行麻醉进针时疼痛的VAS值的评分、注射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值、麻醉效果的观察对比。结果LCSVD组和IP组的VAS值分别是6.5±0.7和2.7±0.6,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值有显著差异,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是98.1%和98.3%。结论龈乳头穿刺是一种新型的局部浸润麻醉进针方法,在减轻局部浸润疼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良修复体致前牙区残根残冠患者的相关牙周手术治疗及美学再修复,阐明牙周手术治疗配合美学再修复在上前牙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患者上前牙修复后2年余,修复体松动,患牙咬物不适伴牙龈出血,上唇系带附着过高,左上侧切牙根尖区可见低密度影。经牙周、牙体牙髓病和修复等学科会诊,行根管再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并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系带修整术恢复生物学宽度,引导骨再生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根尖骨质缺损。术后1个月行暂时冠修复,术后3个月行永久冠修复。结果:术区牙龈及龈乳头形态恢复理想,与邻牙的牙龈高度协调性佳,上唇系带附着正常,中切牙未见明显缝隙;上前牙区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良好;术后跟踪随访X线片显示术区骨密度同邻近骨质相似,已无明显界限。结论:涉及前牙区薄龈型牙龈生物型的美学修复,特别是再治疗的复杂病例,适当的牙周手术治疗手段介入,不但易于获得明显的短期效果,对远期疗效的稳定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牙龈瓷恢复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所致牙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及牙龈瓷修复23例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共植入种植体38枚,使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38个,二氧化锆全瓷冠永久修复38个。结果:23例牙槽骨缺损采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及牙龈瓷修复。永久修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100%,随访至今种植体无脱落松动,种植体存留率100%,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螺丝无断裂及松动,二氧化锆全瓷冠无脱落及崩瓷。结论:牙龈瓷可有效恢复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所致的凹陷牙龈的形态及色泽,形成与相邻天然牙较为协调的颈缘线,取得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兔下颌前牙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拔除兔下颌左侧前牙,在拔牙窝中即刻植入锥柱状纯钛种植体。待种植体植入8周后,随机选择3只实验兔处死,采用Micro-CT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状况。剩余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不加刺激,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实验组注射细菌内毒素溶液。加刺激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观测骨量;取种植体周围牙龈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牙龈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即刻种植8周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龈健康。加刺激2周后,空白组和对照组牙龈健康呈粉红色,质地坚韧,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顶部骨组织无明显吸收,牙龈组织中见散在炎症细胞;实验组牙龈红肿,质地软,种植体顶部牙槽骨明显吸收,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降低,牙龈组织中见大量炎症细胞弥散性浸润。结论:种植体周围局部注射细菌内毒素可快速构建兔种植体周围炎原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