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团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筛查育龄妇女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团25~60岁2938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妇科检查、乳腺临床及乳腺B超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发现宫颈癌3人,患病率10.21/万,乳腺癌2人,患病率6.8/万。结论: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筛查制度,提高妇女"两癌"筛查率,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县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高其对乳腺癌、宫颈癌的预防意识,并为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县35~65岁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选择性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宫颈涂片巴氏染色、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相结合。结果共筛查46 129例,检出乳腺癌8例,检出率为17.3/10万,其他乳腺疾病2 941例,检出率为6.38%;检出宫颈癌6例,检出率为13.0/10万,良性宫颈疾病18 158例,检出率为39.36%,子宫肌瘤1 306例,检出率为2.83%,卵巢囊肿1 524例,检出率为3.30%,阴道炎20 348例,检出率为44.11%。结论我县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以防治两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重点人群开展两癌筛查及生殖道感染的普查普治工作,以降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安镇农村妇女常见病及宫颈癌和乳腺癌(两癌)发病情况,提高女性对妇女病、乳腺癌及宫颈癌的预防意识。方法:对海安镇28个行政村的8 909名已婚农村妇女,年龄范围3564岁,免费进行妇科疾病及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海安镇参检8 909例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位于前3位的是宫颈炎、阴道炎及乳腺囊肿;肿瘤筛查发病率顺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及乳腺癌。结论:海安镇农村妇女发病率最高妇科疾病为宫颈炎与阴道炎,患病率分别高达15.57%、8.09%,妇科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检出率为0.16%。通过开展妇女病普查及两癌筛查工作,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辖区内两个社区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女性对乳腺癌及宫颈癌的足够重视和预防意识,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常规妇科检查(妇科双合诊、阴道扩阴器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妇科筛查率为85%,患病率为15%;子宫肌瘤检出率占首位(其中大于10周龄的中老年子宫肌瘤18个),其次为妇科炎性疾病;AS-CUS及以上检出率1%。乳腺筛查率91%,患病检出率为31.51%;检出乳腺癌2人,乳腺增生414人(占筛查人数的13.47%),可疑病例22人,可疑病例检出率0.71%。结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重点人群,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丹阳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江苏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实施方案>,对35~59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常规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 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44 284例,患病率51.63%占首位,其它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尖锐湿疣、乳腺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共347例,患病率为0.4%.乳腺癌16例,患病率为18.66/10万,宫颈癌11例,患病率为12.83/10万,40~50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81.25%、54.55%.结论 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定期妇女病检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进一步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通县已婚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从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对全县20个乡镇22 370例(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普查。结果: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为76.07%;其中宫颈炎患病率为44.38%;阴道炎患病率为31.68%;原位腺癌3例,微小浸润癌3例,宫颈浸润癌4例,检出率4.47/万。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35岁~45岁育龄期是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发年龄阶段。定期组织农村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妇女保健知识,增强妇女防病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整体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控制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袁晶  谷晓琴 《重庆医学》2018,(19):2630-2632
目的 对该地区宫颈癌与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实际效果和辖区妇女健康状况分析.方法 根据南岸区“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2013-2017年南岸区35~64岁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南岸区接受宫颈癌检查共计63 922例,筛查出宫颈癌10例,检出率为15.64/10万,宫颈癌前病变150例,检出率为234.74/10万,宫颈癌高发年龄为40~<50岁组和60~64岁组.乳腺癌筛查36 299例,筛查出乳腺癌10例,检出率为27.55/10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60~64岁组.结论 通过开展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两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从化市农村地区"两癌"筛查管理模式,为从化市开展"两癌"筛查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醋酸/碘染色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乳腺临床检查和高频B超检查方法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宫颈癌筛查率为100.87%,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2.30%,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3.86‰,宫颈癌患病率为5.59/万;乳腺癌筛查率为101.05%,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0.79%,乳腺癌患病率为8.82/万。结论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是妇女积极参与"两癌"筛查的关键;各级领导的重视及设备、经费、人员到位是开展两癌筛查的保障;抓好保健医师专业队伍培训,提供优质服务是保证"两癌"筛查质量的基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配合,医疗资源统一调配,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常见病防治管理模式,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黄玉君  徐向荣  沈建华 《中外医疗》2012,31(30):120-121
目的分析新干县育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发病趋势,为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新干县计生委《关于为35~64岁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早期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县35~64周岁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于2011年3月1日—10月31日为9 304例35~64周岁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进行常规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2 874例,患病率30.88%,占首位。其他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乳腺癌、尖锐湿疣、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I~Ⅲ级共31例,患病率为0.3%。乳腺癌10例,患病率为107.48/10万,宫颈癌9例,患病率为96.73/105,40~49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60%、50%。结论乳腺癌发病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宫颈癌居第二位;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年轻化趋势。两种肿瘤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完全治愈。进行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及时防治相关疾病,是控制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提高全县妇女保健意识是保证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范立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119-120
目的:了解牛栏山镇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普查普治,提高治愈率;对妇科肿瘤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2009年7月-2009年10月,对全镇农村60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全免费妇科检查,对检出疾病者进行治疗。结果:受检人数7604人,查出患妇科疾病者4405例,检出率57.93%。慢性宫颈炎居首位,检出率22.1%;阴道炎为第二,检出率18.2%;乳腺增生占第三位,检出率12.09%。结论:在广大农村妇女中生殖道炎症患病率高,应加强对农村妇女卫生宣传,展开对乳腺疾病主要是乳腺增生及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定期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对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醋酸白试验在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年龄在30~64岁的已婚农村妇女作为筛查对象。对筛查对象实施免费宫颈癌和生殖系统疾病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涂片检查、绝经妇女宫颈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共筛查农村妇女15 201名,对全部筛查对象进行了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9例,其中CIN1级85例,CIN 2~3级24例,CIN患病率71.7/万;宫颈癌3例,其中宫颈浸润腺癌2例,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癌患病率1.97/万。宫颈癌患者年龄37~47岁。农村妇女生殖系统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253.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9.1‰,宫颈炎症118.3‰,盆腔炎51.9‰,子宫肌瘤32.6‰,外阴营养不良19.7‰,卵巢囊肿11.4‰。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醋酸白试验,在宫颈癌普查中提高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费用低,容易操作,适合于边远贫困地区大范围的宫颈癌普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库车县已婚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14个乡镇5个农牧场的8 800名35~65岁妇女进行免费检查,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子宫颈刮片、B超检查、常规乳腺触诊、乳腺诊断仪检查等,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并对其中2200名妇女进行了乳腺疾病筛查。结果宫颈癌筛查率为96.22%,妇科病患病率为54.16%。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占前3位,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异常者病例172例,宫颈癌确诊8例。乳腺癌筛查率为25%,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以乳腺增生疾病为主。结论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妇女病筛查,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车坊镇辖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对妇科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认识导致农村已婚育龄期妇女妇科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给相关卫生部门为搞好农村妇女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镇区、鄂田村、华云村、旺浜村、朝前村全部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镜检、宫颈刮片、盆腔B型超声检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受检人数2 357人,检出各种妇科疾病785例,患病率33.3%,检出疾病主要有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息肉等5种妇女常见、多发疾病;其中部分妇女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妇女病。结论:村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极高,妇女保健应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普查普治,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连市区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大连市市区2016年至2017年适龄妇女共46 846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共筛查适龄妇女46 846人,其中乳腺癌患病率为38.42/10万,宫颈浸润癌患病率为42.69/10万,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为394.91/10万,宫颈原位癌患病率为10.88/10万。各年龄组乳腺癌、宫颈原位癌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55岁组宫颈浸润癌患病率明显高于25~4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70岁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明显低于25~45岁组和46~5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生育史女性乳腺癌患病率高于无生育史女性,但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低于有生育史女性。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宫颈浸润癌、宫颈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市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对于女性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46~55岁年龄段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应该增加筛查的力度,从而起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城乡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郑州市已婚妇女宫颈病变流行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2 312例城乡妇女登记建档并分发宣教资料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宫颈癌筛查应查3 000人,实查2 312人,实查率77.06%;检出宫颈癌4例,患病率0.17%,4例宫颈癌患者中以51~60岁患病率最高,构成比0.92%。结论:由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51~60岁的女性宫颈病变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始秀 《大家健康》2014,(7):213-213
目的:探究和分析边疆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有效防范措施,提高宫颈癌诊断及治疗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绿春县的全县9个乡镇30~60岁的13000例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实施妇科常规检查,醋酸染色/复发碘色检查,阳性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采用巴氏涂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查出12741人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疾病,总患病率93%,其中初筛异常者631例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共371例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3000名检查妇女中,宫颈癌前病变(CIN)共32例,患病率为0.25%;CIN1-CIN3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5~45岁的妇女,牛孔乡发病率高,戈奎乡次之。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对农村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可能与个人性卫生知识缺乏、地理环境污染等有关。我国近两年开展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宫颈癌诊断及治疗效率,降低死亡率,对妇女健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5 ~64岁北京市怀柔区户籍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实际筛查49 712人,筛查率为55.95%.检出CIN Ⅰ、Ⅱ、Ⅲ及以上共119例,检出率为0.24%,其中癌前病变60例,检出率为0.12%.宫颈癌检出9例,检出率为0.02%.本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恩平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患病率,为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2月进行妇科病普查的7 860例农村已婚妇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7.20%(乳腺疾病不在此次普查之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36.45%)、阴道疾病(20.85%)、盆腔炎症(7.07%)、妇科肿瘤(包括卵巢肿瘤、子宫肌瘤)(2.33%)、外阴疾病(0.50%),不同年龄组妇女患病率不同。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高,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应加强对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高质量的计划生育服务,加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定期妇科疾病普查,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实践,探讨宫颈癌和乳腺癌联合筛查的模式及效果。方法 2009年—2011年襄垣县妇幼保健院对该县适龄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此次筛查共完成27 517名妇女的宫颈癌筛查,6 122名妇女的乳腺癌筛查,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为0.49%,早诊率为91.2%。乳腺良性肿瘤33例(0.53%);乳腺癌2例(0.03%),早诊率为50。%结论宫颈癌检查有筛查基础,筛查及早诊、早治效果明显。乳腺癌筛查仍需规范,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筛查水平。筛查体系和技术队伍建设是基层妇女保健服务的保证,对农村妇女同时进行宫颈癌、乳腺癌联合筛查优于单一项目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省湟中县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方法:采用《宫颈癌检查技术操作手册》中规范的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对受检者统一编号和登记,对6 670例已婚妇女进行免费临床检查和常规宫颈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检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在该次普查中发现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异常检出率为9.03%;慢性宫颈炎患病率87.93%;阴道炎患病率77.38%。普查对象2种生殖道疾病感染发生率34.24%;3种及以上生殖道疾病感染者发生率为12.58%。结论:湟中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全民行动起来普及妇女保健常识,以此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定期实施普查,做好农村妇女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此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