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肃省卫生学校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焦虑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甘肃省卫生学校2009届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焦虑状况,为在校学生应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提供心理指导。方法选取甘肃省卫生学校2009、2010届学生共36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FromY)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甘肃省卫生学校学生的焦虑发生率高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人群。考试组学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非考组学生,并且焦虑状况与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校和现状的满意度等呈明显相关性。结论甘肃省卫生学校学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学生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不参加考试学生。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士基础护理操作考试前焦虑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前的焦虑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心理行为进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自评式问卷调查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323名临床护士(三基考试对象)基础护理操作考试1周前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组护士SAS焦虑自评标准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P〈0.01);编制不同,其焦虑水平不同,聘用护士焦虑标准分高于编内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以下护龄护士的焦虑标准分明显高于5年以上护龄护士(P〈0.01);相比内科,外科系统护士焦虑程度更重(P〈0.01)。结论临床护士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前普遍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管理者应该在重视成绩同时关注其心理动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轮岗后的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以缓解心理压力。方法:将120名精神科护士分成研究组(参与轮岗组)和对照组(未参与轮岗组)各60例,采用SAS自评量表进行焦虑问卷测查,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焦虑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岗制使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校学生毕业焦虑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60名泸州医学院2002级本科学生。结果:①医学生毕业前夕的SAS得分高于一般人群(P〈0.05)。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18.7%,高于一般人群。②医学生毕业前夕的SAS得分高于其他非医学类的毕业生(P〈0.05)。③性别、城乡家庭环境及就业状况对医学生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焦虑状况得分高,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毕业前夕的心理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应聘护士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8名应聘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应聘护士的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背景护士的焦虑状况。结果应聘护士 SAS、SSRS 和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10.85,P <0.01)。应聘医院数量不同的护士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 <0.01);不同学历应聘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 <0.01);应届和往届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状况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 <0.05)。结论护士在应聘期间焦虑发生率大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常模,且大专学历和应届应聘护士焦虑发生率更严重。  相似文献   

6.
1995年~2002年,我校已有7届(2000年因转制无毕业生)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现就6届(因软盘无法打开,1998届成绩缺)共567名毕业生的执业考试成绩情况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学效果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护士执业考试成绩的状况1995年~2002年,我校共有567名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这些学生均来自深圳特区,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后录取。1995年~2000年的考生学制为三年,2002年的考生学制为四年。历届毕业生的执业考试成绩统计情况见表1。从表…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状况及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探索帮助护生减轻焦虑的方法,提高护生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完成手术室的实习工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手术室实习的59名首次上台护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首次上台护生SAS总分均值与常模(中国正常人群)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首次上台前对洗手护士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引起护生焦虑的相关因素最主要的是:害怕出错被老师责备,其次是害怕违反无菌操作及在手术台上无所适从。结论: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情况严重,应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加强护生首次上台前的操作演练和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该群体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产科护士的焦虑程度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产科护士的焦虑程度高于妇科护士(P<0.05),不同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护士的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临床护士的焦虑程度均较正常人群高,产科护士焦虑程度较妇科护士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三甲医院护士离职意愿与其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三家三甲综合医院的384名护士自填完成一般情况问卷、离职意愿问卷、中文版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护士离职意愿的检出率(95%CI)为29.2%(24.6%,33.7%);有离职意愿护士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离职意愿护士(SDS评分:43.7±9.1vs.39.5±7.8;SAS评分:38.1±8.8VS.34.7±8.2,P均〈0.001);混杂因素分层分析发现各层内有离职意愿护士的SDS和SAS评分也均显著高于无离职意愿护士。结论: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护士离职意愿产生相关,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可能有助于减少护士的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2名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就业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袁(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160名在校生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在校非毕业生(P〈0.01),焦虑发生率为29.6%。相关分析揭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焦虑与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5和r=0.241,P〈0.01),与就业前景担忧呈正相关(r=0.191,P〈O.05);而与积极应对(PC)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1),与内外向(E分)、领悟社会支持(PSSS)呈负相关(r=0.203和r=0.177,P〈0.05)。结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对就业前景担忧、消极应对、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当前医科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6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医科大学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0.49±11.91、44.83±11.63,其中分别有27.44%、36.10%的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0).不同性别、年级和城乡类别的学生在SAS、SDS中的标准分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分别为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情绪状况差异不显著,有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某医学院校2011-2013级本科生中患有焦虑症的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及对照组300例。在干预治疗前和干预治疗2个月后评测SAS及HAMA分值差异,并对干预作出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SAS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α=0.05水平上选出“个性特点”、“学业压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3个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其焦虑行为,缓解其焦虑症状,促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急诊及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2年6~12月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资料,选择急诊及外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压力认知培训、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放松训练、职业教育等,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月3次;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的方式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压力及焦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职业倦怠:干预前两组护士在情绪耗竭(EE)、玩世不恭(DP)、个人成就感(PA)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E、D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力源: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维度外,研究组其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及外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压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减少护士流失,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护士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存在考试焦虑的大学生进行测试,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后采用SCL-90,SAS进行再次评估。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有效,其中SCL-90在躯体化、焦虑及抑郁等项指标上治疗前后有差异,且差异显著(p〈0.01-0.05),SAS量表辅导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对考试焦虑的大学生可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焦虑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8例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SAS标准分为42.95±72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29.78±0.46(P〈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均分与患者的焦虑标;住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89,P〈0.01)。结论: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存在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呈中等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2364名高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 364名高中学生采用Zung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14.29%,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5.10%。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与性别、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无关;父亲文化程度及母亲文化程度与SDS评分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专人术前访视对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由专人进行访视,对照组由房间的巡回护士术前1d进行访视。两组患者均于访视前和进入手术等待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入手术室后(P〈0.05),也低于访视前(P〈0.05)。结论:专人术前访视可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更有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120例肱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SAS、SDS评分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士健康宣教是否能缓解肾穿刺住院患者的焦虑感。方法:对我科住院行肾穿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于健康宣教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及比较。结果:健康宣教后焦虑患者比率低于健康宣教前(P〈0.05);SAS量表得分低于健康宣教前(P〈0.05)。结论:肾穿刺前护理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消除肾穿刺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