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叶培富 《当代医学》2016,(33):180-181
目的 分析卡泊芬净在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4例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卡泊芬净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泊芬净在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使用卡泊芬净治疗IFI患者85例,其中确诊43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卡泊芬净治疗的痊愈率为36.5%(31/85),有效率为 64.7%(55/85),真菌清除率为66.2%(49/74),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氟康唑治疗无效和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5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癌症患者,其中氟康唑治疗无效的30例为A组,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治疗的24例为B组,两组都给予卡泊芬净治疗,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d或连续痰涂片阴性后3d,或者疗程达14d,观察并评价卡泊芬净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2%,其中A组30例,有效率66.7%;B组24例,有效率79.2%。毒副作用少,发生不良反应者占20.4%,包括电解质紊乱、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异常等,但以上反应均不严重,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安杰  李建伟  肖倩霞 《当代医学》2014,(21):133-134
目的:分析采取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确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诊断有效率、拟诊有效率分别为73.33%、73.33%和50.00%,真菌清除率为25.00%,真菌替换率为5.56%。患者中共检出145株真菌,非白念珠菌中76株,白色念珠菌60株,烟曲霉菌96.21株(4.1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结论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在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抗生素治疗无效且怀疑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患者给予卡泊芬净治疗,第1天70mg静脉滴注,第2天起50mg静脉滴注;B组20例患者给予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3mg/(k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66.7%US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P〉0.05),但A组肾毒性、输液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X^2=4.37、4.37,均P〈0.05)。结论卡泊芬净用于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耐受性较好,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个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儿童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卡泊芬净治疗1例反复发热20余天、临床诊断为肺部曲霉菌病的婴儿,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儿应用卡泊芬净治疗5d后无再发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治疗儿童真菌感染是有效的,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pulmonary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PI-F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7月应用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PIFI疗程≥7 d的57例患者,比较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卡泊芬净组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7 d和>7 d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结果:卡泊芬净组患者疗效优于伊曲康唑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缺时间≤7 d组患者疗效与>7 d组患者相同(P>0.05)。结论:应用卡泊芬净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PIFI患者,效果满意,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0例接受卡泊芬净治疗(首日70 mg/d,之后50 mg/d,疗程依患者病情而定)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38(16~72)岁。确诊患者4例,临床诊断10例,拟诊26例。血培养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阳性各1例,胸腔积液培养曲霉菌阳性2例;合格痰液培养阳性10例,其中白色念珠菌4例,曲霉菌2例,光滑念珠菌2例,克柔念珠菌1例,热带念珠菌1例。40例患者中痊愈17例(42.5%),显效8例(20.0%),进步8例(20.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为62.5%。有效患者中位退热时间为4.5(1~11)d。初治组21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81%;挽救组19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42.1%。卡泊芬净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轻,一般经治疗可恢复。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IFI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IFI患者抗真菌的首选或挽救性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吴伟 《当代医学》2013,(23):59-59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COPD合并IFI患者采用卡泊芬净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82.86%(29/35),平均疗程(16.9±5.2)d。结论卡泊芬净治疗COPD合并IFI可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0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卡泊芬净组(A组)、伏立康唑组(B组)、伊曲康唑组(C组)、两性霉素B组(D组)、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组(E组),每组各40例。对五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B,C,D和E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32/40),90.0%(36/40),87.0%(35/40),96.0%38/40)和96.0%(38/40)。E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与A组、C组、D组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方面较单一用药治疗疗效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浓度测定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因素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集74例IFI高危因素患者的178份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抗真菌治疗前后GM抗原水平.参照IF1分层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GM阳性患者24例,其中确诊组1例、临床诊断组9例、拟诊组10例和不符合IFI组4例,各组阳性率分别为50.0%、64.3%、34.5%和13.8%;本GM检测试验,灵敏度0.63,特异度0.86,阳性预测值0.71,阴性预测值0.81,诊断符合率0.78:GM阳性患者选择覆盖曲霉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有效率58.8%,治疗前、后GM平均值各为1.3±0.34和0.72±0.24(P〈0.05);而用氟康唑治疗有效率仅为22.2%.GM阴性患者采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均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平均GM值各为0.22±0.15和0.23±0.19(P〉0.05).结论 GM检测灵敏度中等、特异度较高.对早期诊断IF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动态检测GM值变化可有效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友松  张琳  周树生  刘宝 《安徽医学》2012,33(11):1426-1429
目的了解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IFIs发生风险的评分系统。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安徽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明确诊断为IFIs的患者,共计192例,并选择192例同期住院的非IFIs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然后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FI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评分系统,采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Is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实体肿瘤,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导管,多次入住ICU,APACHE II评分。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811~0.901),应用评分系统在测试样本中进行评估,其预测IFIs与实际相符率为76.6%。结论该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预测IFIs的发生,可以为IFIs预警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 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IPFI患者的CT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观察三种主要CT表现在肺野内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免疫状态IPFI患者CT表现.结果 IPFI主要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及磨玻璃影,病变以两肺分布为主(P<0.05),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下肺野分布率高于上肺野(P<0.05),肺野外周区域分布率高于肺野中央区域(P<0.05).免疫抑制患者多发肺实变率高于免疫正常患者,而单发肺实变率低于免疫正常患者,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免疫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FI主要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及磨玻璃影,而结节或肿块影以两肺下野及外周区域分布为主,不同免疫状态IPFI患者CT表现有所不同,多发肺内实变影常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而单发实变影则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真菌荧光染色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高度怀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17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经真菌荧光染色、氢氧化钾湿片法、革兰染色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3种方法的检出率和阳性率;回顾性分析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和肺泡灌洗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并与真菌荧光染色进行对比。结果 170例患者中,90例被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0例为非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荧光染色的检出率和阳性率均高于氢氧化钾湿片法和革兰染色;其中有13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肺泡灌洗液真菌荧光染色和血清G试验,敏感度分别为51.5%、14.7%,特异性分别为88.2%、92.6%;6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肺泡灌洗液真菌荧光染色和GM试验,敏感度分别为64.1%、38.5%,特异性分别为85.2%、59.3%;7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肺泡灌洗液真菌荧光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敏感度分别为27.9%、81.4%,特异性分别为97.0%、97.0%。结论 真菌荧光染色在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病伴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临床特点、抗真菌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IFI患者临床表现、真菌学特征和抗真菌治疗结果。结果:5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5例伴特异性胸痛和气促。CT表现复杂,7例(13.2%)伴肺部空洞或结节,5例(9.4%)呈现"晕轮征"或"新月形空气征"样改变。共检出真菌株27例,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9例(33.3%),热带念珠菌5例(18.5%),曲霉菌5例(18.5%)。55例患者治疗15~79 d,8例(15.1%)患者均因为感染难以控制或疾病进展死亡。结论:血液病伴发肺部IFI患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CT辅助检查对IFI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