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彭霞 《中原医刊》2009,(20):31-3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及应用仇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妇科12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63±20)min,术中出血量(102±56)ml,排气时间(25±3)h,术后最高体温(37.6±0.5)℃,住院天数(4.3±0.8)d。结论对中等大小、活动、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充分评估把握适应证,术者娴熟的阴式手术技巧,掌握手术要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价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杜玲  施晓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53-54,5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3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9±9.8)minl、排气时间[(18.4±2.4)h]及住院时间[(5.0±0.4)d]均短于对照组[(87.6±10.1)min、(159.8±15.3)h、(6.7±0.6)d1,并发症发生率[2.70%(1/37)]低于对照组[18.93%(7/37)],出血量[(123.4±13.7)mL]少于对照组[(159.8±1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VAS评分[(6.1±1.0)、(3.8±0.8)d]均低于对照组[(7.8±1.2)、(5.3±1.O)d],而生存质量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CD3^+、CD4^+、CD4/CD8及IL-2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及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整体状态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1-14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0月10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3.00±35.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3.00±50.18)mL,下床活动时间(24.2±9.08)h,肛门排气时间(28.16±11.72)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0±1.50)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2.35±26.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2.35±56.33)mL,下床活动时间(48.83±12.12)h,肛门排气时间(48.12±13.68)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4±2.6)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通过对手术方式的改进,使手术更安全、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原位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对照组30例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术后随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58±15.78)min、(148.11±45.4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57+16.85)rain、(157.28±46.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恢复体力时间分别为(36.00±5.06)h、(5.00±1.12)d、(9.80±1.15)d、(14.80±2.8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7±5.58)h、(9.00±1.21)d、(12.55±2.12)d、(22.40±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原位癌术后残留率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和6.67%(P〈O.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具有创伤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可探查全腹腔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非脱垂大子宫阴、腹式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宇毅  郭梓耘 《四川医学》2006,27(8):857-859
目的 探讨〉500g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98例子宫〉14孕周(〉500g)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并与年龄、手术适应证、平均生产次数、盆腔手术史等情况相近的43例患者作对照(腹式组)。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 阴式组98例中除3例因术中各种原因而改为开腹手术外,余95例均成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率达96.94%;腹式组43例成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子宫平均重量比较无差异性(P〉0.05)。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500g的非脱垂子宫。如活动性好、阴道条件适宜。均可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手术相比。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3种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子宫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种术式的优缺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240例患者采用3种术式切除大子宫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TAH组[(103±27)min]短于TVH组[(136±21)min]、LAVH组[(135±28)min](P〈o.01);术中出血量TAH组[(152±60)mL]多于TVH组[(115±67)mL]、LAVH组[(118±70)mL](均P〈0.01);术后情况相比,排气时间TAH组[(38±15)h]长于TVH组[(23±7)h]、LAVH组[(25±6)h](均P〈0.01);术后住院时间TAH组[(6.5±0.7)d)]长于TVH组[(4.2±0.5)d]、LAVH组[(4.5±0.4)d](均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TVH组与LAV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费用LAVH组[(6580±1046)元]高于TAH组[(5042±985)元]及TVH组[(4860±962)元](均P〈0.01),TAH组及TV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术式均为大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而TVH及LAVH均体现其微创的优越性,但TVH以其住院费用少,无需昂贵的手术器械,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6例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 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开腹子宫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对于护理的要求更高,需要重视肠道准备、会阴的护理等特点,才能保证实现阴式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改良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7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改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S9例,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B组)8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并在随访期间对心理和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阴式手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疼痛指数、最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d平均最高体温、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和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较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心理及性生活质量较好,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常规进路,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志梅 《中原医刊》2013,(23):78-79
目的探讨并总结非脱垂子宫不同手术方式切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溪市中心医院妇科非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和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患者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21)、(78±2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7±17)、(105±35)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4.1±2.9)、(37.6±10.1)h,住院时间分别为(4.7±1.3)、(7.9±1.9)d,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切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临床效果好,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行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对66例非脱垂病变子宫患者分别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32例)或腹式子宫切除术(腹式组,34例)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式组(P〈0.05或P〈0.01)。阴式组术后出现盆腔血肿1例.腹式组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术后切15脂肪液化感染2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22个月,平均(13.1±2.7)个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未发现残端肉芽组织增生和阴道脱垂。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腹部无疤痕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非脱垂子宫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方燕飞  陈建亮  韩珺 《浙江医学》2010,32(5):633-634
目的 探讨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实施保留宫颈的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要求保留宫颈的86例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选择同期9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6例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中除2例借助腹腔镜分离盆腔粘连后完成阴式手术外,其余均获成功.两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病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小于孕12周)者,严格掌握适应证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借助腹腔镜可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vaginal hyster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ly enlarged uterus of benign lesion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 women with benign uterine diseases underwent vaginal hysterectomy.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uterine weight. Group Ⅰ contained 60 patients with uterine enlargement to a weight of 200 to 750 g, and group Ⅱ contained 57 patients with uterine weight of less than 200 g. Uterine morcellation was performed in some cases. The perioperative data in both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group Ⅰ, 59 cases underwent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 successfully, except 1 case converted to abdominal operation and the uterine morcellation was performed in 21 women. In group Ⅱ, all patients successfully underwent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 without any assistance of special technique. The mean uterine weight of group Ⅰ was significantly heavier than that of group Ⅱ (280.18± 100.40 g vs 146.48 ± 35.19 g). The mean operat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for group Ⅰ than that for group Ⅱ(83.93± 26.26 minutes vs 35.22±20.55 minut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There was no injury of urinary bladder or rectum, and no vaginal vault infection. Conclusions Vaginal hysterectomy of moderately enlarged uterus can b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operators. In some cas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terine volume, uterine morcellation should be used to shorten operative time, reduce the bleeding, and lower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20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包含10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手术情况与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84.17±20.63)mL相对更少更少,术后排气时间(22.93±9.52)h及住院天数(5.21±0.78)d均明显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相对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的实用价值及子宫肌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3月~2012年7月间,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60例为观察组,另设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50例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0.28%),术后发热1例(0.28%),肌瘤复发2例(0.56%),病人满意度99.34%;对照组,发生膀胱损伤1例(0.29%),阴道残端感染出血4例(1.14%),术后发热2例(0.57%),尿潴留2例(0.57%),病人满意度77.59%(P<0.01)。2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优势,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时间,性生活等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自然腔道施术,腹部及会阴部均无切口,保留了生育功能,为年轻爱美患者及不愿切除子宫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阴式与腹式两种术式在小于孕14周大小的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种大小的子宫较佳的手术切除方式。方法选子宫小于孕14周大小,因良性疾病而选用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各30例,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阴式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比腹式组有优势,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比腹式组早、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腹式组快、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腹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者比较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于孕14周大小的子宫,因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者,如能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腹式子宫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 分析4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中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2年)结果.结果 48例子宫脱垂及阴道脱垂中老年患者经阴道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具有损伤少,恢复快,无腹部疤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良性子宫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30 例,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组30 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阴式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子宫血管处理采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法,对照组子宫血管处理采用宫颈套扎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较宫颈套扎法安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尤其适用于宫颈良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9.
雷玲  郭建新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7-1418
目的:描述一例典型的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方法:通过专科及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后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包块切除术。结果:病检诊断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中大量出血。患者1年后死亡。结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中易大量出血,恶性表现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实用性。方法对56例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进行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全子宫切除术48例(对照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此术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