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 0 0~ 2 0 0 3年我院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我院门诊或住院慢性乙肝患者 96例 ,诊断符合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 ,均符合下列条件 :(1)HBeAg和HBVDNA阳性 ,不伴有肝硬化 ,无HAV、HCV、HEV、HIV重叠感染 ;(2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酶 (ALT)升高达正常值 2~ 10倍 ,总胆红素 (TBIL)正常 ;(3)病程相对短 (<10年 ) ;(4 )无伴发病 (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妊娠等 ) ;(5 ) 1年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按 1∶1∶1的比例抽签法随机分成…  相似文献   

2.
王光华 《健康必读》2008,7(2):91-9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症之一,日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保肝、降酶、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要治疗措施。自1998年以来,笔者单位传染科选择78例慢性乙肝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扰素的治疗。78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后,由于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致使大多数思者用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通过加强临床护理,保证了患者在用药期间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1 病历选择 病历系来自1999年3月—2000年10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6—52岁之间。(2)血清HBsAg和HBeAg至少6个月以上阳性,且HBVDNA阳性。(3)血清ALT持续波动于正常上限的1.5—5倍之间达6个月以上者,同时排除以下情况者:①抗HCV、抗HDV和抗HIV阳性;②治疗前6个月末用过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或抑制剂、类固醇激素;③失代偿性肝病、妊娠及哺乳期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④经济上不能承受及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分组按同期随机治疗组39例,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运用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血清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干扰素对1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0例丙型病毒怀肝炎的疗效,重点观察其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对对照组相比疗效较好,乙型肝炎治疗组HBeAg转阴13例,丙型肝炎HCV-RNA转阴8例,说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炎确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丙型肝炎疗效更好,同时观察,其副作用较轻,且用药1-5次后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反应规律 ,寻找早期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实用指标 ,我们观察了以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例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0例病例均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深圳市东湖医院以及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科的住院或门诊病人。慢性乙肝的诊断严格按照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北京 )修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1] 。其中治疗组 90例 ,对照组 6 0例。两组患者年龄 ,已知乙肝病毒感染史 ,用药前转氨酶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性别构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组a-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联合拉米夫定口服,100mg/d。结果 2组治疗时间均为24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4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是否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6个月,再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另一组单用拉米夫定12个月,观察两组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V-DNA转阴率、YMDD变异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LT复常率与YMDD变异率两组在24、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HBeAg转换率两组在12、24、36、48个月均有显著差异;HBV-DNA转阴率两组在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分子机理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扰素是目前临床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其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理是:首先与效应细胞膜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浆中的蛋白激酶,使胞浆中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磷酸化,磷酸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与γ亚基进入细胞核内,与效应细胞基因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结合并激活文具元件,启动效应细胞大量转录、翻译合成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分子,如2-5AS、起因子蛋白激酶及MZ蛋白等,阻断病毒mRNA转录、阻止  相似文献   

11.
徐德先 《职业与健康》2008,24(15):F0002-F0002
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CHB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前后检测HBVM、HBVDNA。疗程均为26周。结果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42.0%、4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0%(P〈0.01)。结论苦参素有明显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于院外口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出现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减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率、HBV-DNA阴转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I)、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死亡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X2=4.523,P=0.036),HBV-DNA阴转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7%(X2=16.408,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LB、TBIL、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ALT、TBI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ALB、PTA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HBV-DNA阴转率,促进肝脏生化功能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后的慢性乙肝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3、6、12个月的SD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规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10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和144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住院时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不同病周的抗-HEV-IgM、抗-HEV-IgG的阳性率;以及病死率。「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氧化苦参碱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62例联合应用氧化苦参碱与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均存在乏力、腹胀、纳差以及肝区不适等症状,且均于1个月内完全消失,两组病人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ALT复常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整个治疗期内的血、尿常规以及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未显示存在异常。结论联合应用氧化苦参碱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整个治疗过程中基本未见不良反应;在短期内的疗效确切,但该疗法的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其改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1.0g.d-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疗效较好;思美泰2.0g.d-1组黄疸下降幅度较1.0g.d-1组明显(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SF-36总评分及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别为52±19、34±25、31±27、55±28、49±24和40±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36总评分及其8个分项目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病程、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乏力、黄疸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实施行为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中82例针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进行干预。[结果]具有不良饮食、保健知识缺乏、具有自身压力、具有周围压力、具有社会压力者所占比例,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知晓乙肝传播途径、消毒知识知晓与自我隔离、饮食保健、合理休息、自我保健信念建立者所占比例,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所采取的行为和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用药全程进行个案化健康教育,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138例住院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实验组进行个案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进行教育,于治疗12个月后,对2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遵医嘱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方式改善、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复查3个方面比较,均P〈0.01,2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个案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