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介入引导穿刺术在肝脏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适应证及疗效观察.方法 169例肝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囊液、脓液或血液,视不同情况注入无水乙醇或抗菌素,置管引流;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多弹头射频治疗及术中超声引导治疗.结果 16例肝囊肿,28例肝脓肿, 5例肝被膜下血肿均治愈;120例肝癌治疗后80%瘤体缩小,半年存活率为96.8%,超过一年存活率86.7%.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微创性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肝脓肿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13例均痊愈出院,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疗效确切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内镜在肝外胆管疾病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替代X-线监视内镜下肝外胆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内镜进行鼻胆引流管安置术、ERCP术、肝外胆管冲洗治疗术,并进行X-线、ERCP术对照。结果 (1)超声能清晰监测ERCP管进入肝外胆管内的安放过程;(2)超声ERCP术可提高超声诊断率;(3)超声能全程监测肝外胆管泥沙样结石、肝吸虫团块及炎性沉积物的治疗过程。结论 超声替代X-线监视内镜下肝外胆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满意,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活检组织学病理最后确诊。结果:70例患有6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肝癌患,10例为肝其他良性占位病变。60例肝癌患中,入院临床诊断肝癌48例,其敏感度80.0%、特异度40.0%、准确度74.3%;入院后超声诊断肝癌52例,其敏感度86.7%、特异度70.0%、准确度84.2%;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诊断肝癌59例,其敏感度98.3%、特异度90.0%、准确度97.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及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术联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途径。方法 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初发15例及复发13例进行药物治疗:12例用抑那通、8例用丹那唑、8例用国产阿拉瑞林,疗程3个月,在药物治疗期间均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术,术后6、12、18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穿刺术后6个月治愈率17.9%,总有效率89.3%,复发率10.7%;术后12个月治愈率17.9%,总有效率85.7%,累计复发率14.3%;术后18个月治愈率17.9%,总有效率82.1%,累计复发率17.9%;8例未生育患治疗后3例妊娠,占37.5%。结论 应用药物及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术可有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肝脏术中超声探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6例肝脏术中超声检查的分析,深知其应用价值在于:(1)能检出肝内较小病灶或难以触摸到的肿块;(2)病变定位准确;(3)超声引导下穿刺鉴别肿块性质;(4)超声引导下行肝内病变切除术;(5)超声引导下行经肝切开取石术和肝内胆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16例病例,总结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优点。方法:在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通过引流、局部抗生素冲洗、全身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治疗。结果:肝穿刺引流、局部抗生素冲洗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并发症,也降低了治疗代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小儿肝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9例小儿肝脏肿块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特点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9例小儿肝脏肿块巨大,为74 mm×63 mm×68 mm~105 mm×83 mm×87 mm,平均(89.9±8.3)mm,位于肝右叶14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5例;肝内肿瘤多呈单个球形(12例)或分叶状融合的实性肿块(7例);边界清,回声多不均匀(等回声6例,低回声3例,强回声5例,混合回声5例,8例伴有钙化,6例伴有出血坏死);肿瘤周边肝实质正常.超声引导下肿块穿刺获取病变组织均为一次成功(19/19),无并发症发生.病理分型诊断:胎儿型9例,胚胎型5例,胎儿型与胚胎混合型5例.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在超声引导对小儿肝脏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可对小儿肝母细胞瘤作出明确诊断,对指导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例肝移植患者声像图特征,测定肝门部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P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积分(FVI);门静脉主干、肝静脉血流速度(PVV、H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9例肝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判断移植肝排异反应3例、肝周血肿2例、普遍存在胸腔、腹腔积液.肝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89%).3例采用自动弹射肝组织活检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定移植肝脏正常与否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超声引导穿刺术有助于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一种以肝静脉回流受阻、肝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肝脾肿大、腹水为特征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特点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狭窄或闭塞。近年来我们对23例B-CS根据超声分型并与X-线静脉造影对比,采取不同介入治疗,将结果进行总结,旨在探讨B-CS超声诊断及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在慢性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活组织检查,用美国Bard自动活检枪,16G穿刺针。结果:31例所取组织都能作出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是安全的,对肝纤维经可作出早期定性诊断,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声像图特征,测定肝门部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P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积分(FVI),门静脉主干、肝静脉血流速度(PVV、H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9例肝移植病例术前超声明确了原发病因及可移植性.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判断移植肝排异反应3例、肝周血肿2例、普遍存在胸腔、腹腔积液.肝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89%).3例采用自动弹射肝组织活检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定移植肝脏正常与否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超声引导穿刺术有助于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人体多脏器多部位的包虫病86例109个肿物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经验。其中,囊型包虫病83例105个肿物,泡型包虫病3例4个肿物。穿刺成功率100%。穿刺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3.72%)。无一例出现过敏性休克、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术后超声随访观察最长的已逾42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现穿刺针道和其它脏器或部位播散移植的任何迹象,亦无一例复发。结果认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脾等脏器和腹腔等部位的各型包虫病简便易行,安全实用,创伤甚微,疗效可靠,是一种基本上可替代传统手术疗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结核误诊为肝肿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曾误诊为肝肿瘤的肝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因上腹部胀痛伴发热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1例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3例行腹部超声、CT或PET-CT等均考虑肝肿瘤,其中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加肝门淋巴结清扫术。然后,3例经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等确诊肝结核,皆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肝结核临床少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仔细询问结核相关病史,尽早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可减少或避免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经肝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共计107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并行超声造影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107个病灶经超声造影引导下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经超声造影评价,局部消融成功率达到100%,随访时间6月至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5.6%(6/107),未发现严重消融相关并发症。 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可以有效的杀灭肿瘤组织,是一种临床可行有效的介入治疗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置管治疗20例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超声引导下治疗均获得成功,包括右膈下积液5例,肝肾区积液4例,肝门区积液4例,大量腹水7例,其中3例因分隔性积液而重新置管,置管后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介入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安全、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淋巴瘤误诊原因,提高肝淋巴瘤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3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误诊的14例肝淋巴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超声造影不具有典型表现,治疗前分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细胞肝癌5例、胆管细胞癌5例、肝转移癌3例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误诊时间7d~4个月。14例均经手术或粗针穿刺活检证实为肝淋巴瘤。4例采取化学治疗、2例采取手术治疗、1例采取化学治疗联合手术治疗、1例采取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6例未在本院治疗失联。治疗后随访2~12个月,其中5例好转出院未复发,3例死亡。结论:肝淋巴瘤临床少见,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掌握肝淋巴瘤常规超声特征及造影特点,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可极大提高肝淋巴瘤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LARF)治疗小肝癌(直径≤3.0cm)的优点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腹腔镜超声结合腹壁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小肝癌。2例患者均为男性,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年龄43、66岁,Child-pugh评分A级,肿瘤毗邻肝内较大管道系统和/或肝脏周围脏器,直径1.7~2.3cm,超声准确定位后腹腔镜辅助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2周复查超声造影及甲胎蛋白(AFP),以判断射频消融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或死亡,消融范围超出原肿瘤0.5~2.2cm,AFP逐渐下降。结论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小肝癌有诸多优点,对于不可切除小肝癌、肿瘤毗邻肝内较大管道系统和/或肝脏周围脏器的小肝癌,特别是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推广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及腹腔镜下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RF-2000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对3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5个病灶及经腹腔镜下对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并用彩色超声及CT检查以了解RFA的效果。结果每例患者均1次完成治疗,均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5 a,所有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RF-2000射频治疗仪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或腹腔镜下热损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症低,安全性高,效果好,是肝脏血管瘤治疗的又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乙醇硬化对肝脏囊肿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72例肝囊肿患者共84个囊肿,采取超声引导下乙醇硬化治疗,硬化剂为99.7%乙醇。随访6月,观察囊肿缩小比例及预后情况。结果72例患者治愈47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65.3%(47/72)。24个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 的囊肿治愈率为70.8%(17/24);43个直径为5~8 cm 的囊肿治愈率为62.8%(27/43);17个直径大于或等于8 cm 的囊肿治愈率为52.9%(9/17),3组不同大小的囊肿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肝囊肿乙醇硬化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且损伤较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肝囊肿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