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肿瘤的外科治疗取决于术前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和准确定位。外科治疗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是肾上腺醛固酮瘤 (Aldosterone producingadenoma,APA )、腺瘤型皮质醇症、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ma,Pheo)以及肾上腺偶发瘤。我科自 1 95 7年 8月~ 2 0 0 2年 7月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 1 35 2例 ,其中APA 5 4 9例 ,腺瘤型皮质醇症 1 0 4例 ,Pheo 342例 ,肾上腺偶发瘤 2 1 3例。1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随着内分泌检测手段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对肾上腺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2.
双侧肾上腺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侧肾上腺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别对17例嗜铬细胞和2例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定性和定位检查及手术径路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临床特征、生化、内分泌检查和术前准备方面与单侧或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类似,术前应注意合并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可能。经腹切口有利于一期切除双侧肾上腺肿瘤。结论 对双侧肾上腺肿瘤应注意定性分析,I^131-MIBG和NP59有益于肾上腺髓质和皮质肿瘤的鉴别诊断,双侧肋缘下弧形切口有利于切除双侧肾上腺肿瘤。对小的、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应予以随访。  相似文献   

3.
双侧睾丸肿瘤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和病理资料。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双侧同时性癌2例,癌均为Ⅰ期病变。异时性癌8例,初发肿瘤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初次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结果2例同时行双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8例先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3例。术后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7例行雄激素替代疗法。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死亡2例,转移2例(1例带瘤生存),局部复发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双侧睾丸肿瘤异时性多见,常见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可以选择性行保留睾丸手术。  相似文献   

4.
250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250例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0例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醛固酮腺瘤(APA)163例腺瘤切除术后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状消失148例(90%),血压恢复正常136例(83.4%)。嗜铬细胞瘤(PHEO)47例,43例切除肿瘤术后头痛、多汗、心悸等症状消失32例(74.6%),血压正常31例(72%),其中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1.3年死亡。库兴综合征(CS)(腺瘤型)17例术后半年向心性肥胖等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8例肾上腺皮质癌(ACC)和3例肾上腺转移癌术后0.5~3年因肿瘤转移死亡。3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术后1年复查,肿块未复发。3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头痛等症状消失,血压正常,4例嗜铬细胞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和6例肾上腺转移癌未手术。结论肾上腺最常见的肿瘤是醛固酮腺瘤和嗜铬细胞瘤,内分泌检查可定性,定位检查首选CT。良性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手术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续第 1 8卷第 2期第 67页 )2   肾上腺肿瘤的注意事项和手术径路2 .1   肾上腺手术注意事项肾上腺组织质脆容易破裂 ,手术时切忌用止血钳钳夹、牵引拉或挤压 ,因肾上腺边缘的纤维索条有的伸入到肾上腺皮质内 ,如钝性分离肾上腺边缘会撕裂腺体 ,而且供应肾上腺的血管细小 ,在手术视野中难以看清 ,钝性分离会引起广泛出血 ,最好在肾上腺边缘锐性分离后分别结扎。处理肾上腺肿瘤一般是采用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游离 ,右侧肾上腺静脉短而壁薄 ,应分离后带线结扎后再剪断 ,避免因血管钳钳夹静脉时血管钳重量或牵拉造成肾上腺静脉的撕裂。…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双侧同时性肾上腺肿瘤比较少见,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其诊断率有所提高。我院自1992年10月至2006年4月收治肾上腺肿瘤797例,其中双侧肾上腺肿瘤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罕见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罕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7例罕见肾上腺肿瘤中肾上腺神经节瘤2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畸胎瘤1例.2例有腰背部胀痛症状,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开放手术4例,经后腹腔镜手术3例.结论 对于罕见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报告为良性者可定期随访;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者应根据肿瘤性质采用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2例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或肾上腺切除术。20例经术后病理明确为良性肿瘤,17例获随访7月~14年,无肿瘤复发;2例经病理诊断为皮质腺癌,1例1年内死亡,另1例术后3年死亡。14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早期诊断困难,CT及MRI检查有助定性诊断。实质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经腹腔途径为4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前均经B超、CT或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初步确诊。45例患者分为2组,32例肾上腺肿瘤直径5cm(A组),13例肿瘤直径5cm(B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放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常规随访,定期行B超及胸片检查。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A组58.6min,B组86.7min)、术中平均出血(A组31.6ml,B组84.3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放手术A组3例(9%),B组1例(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1例需输血;术后平均住院A组5.2d,B组5.7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与腹腔镜较小肾上腺肿瘤(5cm)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5cm)切除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但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只要术者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及充分的临床经验,腹腔镜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无功能肾上腺肿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1985年6月至1994年7月共收治无功能肾上腺肿瘤29例。术前B超、CT及MRI可定性者7例,其中肾上腺囊肿5例,肾上腺骨髓脂肪瘤2例。术前定性不明确者22例,其中肿瘤直径<3.0cm的8例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直径3~6cm的6例均为肾上腺髓质肿瘤;肿瘤直径>6cm的8例中,肾上腺皮质癌、转移癌、肾上腺嗜络细胞瘤各2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淋巴结增殖症各1例。作者认为除直径<3cm的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骨髓脂肪瘤外,其他肿瘤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恶性肿瘤(附5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功能肾上腺皮质癌7例,均有相关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异常;恶性嗜铬细胞瘤23例,表现高血压19例,24h尿儿茶酚胺增高18例;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15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患者术前均行内分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27例肾上腺皮质癌和转移癌中25例由病理确诊,2例于随访中得以确诊。2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中ll例根据影像学和手术探查发现广泛浸润或转移灶确诊,12例于随访期间发现转移灶确诊。14例肾上腺皮质癌获肿瘤切除,8例存活1-5年;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获肿瘤切除,生存1-14年。结论 绝大多数肾上腺皮质癌可根据病理或有远处转移的影像学检查定性。嗜铬细胞瘤复发,尤其是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复发恶性可能性极大,但恶性嗜铬细胞瘤必需要有影像学或病理证实肿瘤浸润或扩散到无副神经节的组织中才能确诊。晚期肾上腺皮质癌预后差,晚期恶性嗜铬细胞瘤用苯苄胺及131I-MIBG治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肿瘤手术径路探讨(附107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理想的肾上腺肿瘤手术径路。 方法 总结分析 1 0 77例不同类型、不同大小肾上腺肿瘤的手术径路和治疗效果。 结果  567例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肿瘤 (APA)和库兴综合征 (CUS)经 1 1、1 0肋间径路完成手术 ,9例经腹腔径路、6例用腹腔镜完成手术。嗜铬细胞瘤(phe)和偶发瘤经 1 1、1 0肋间径路手术者分别为 1 73例和 1 36例 ,经腹径路者分别为 1 36例和 2 2例 ,2 5例为胸腹联合径路 ,3例肿瘤 <4cm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肿瘤切除 1 0 60例 ,活检 1 7例。 1 1、1 0肋间手术主要并发症是胸膜损伤 ,经腹手术主要并发症是脾损伤 ,本组脾切除共 9例。 结论 APA、CUS或 <7cm的 phe和偶发瘤采用 1 1、1 0肋肋间径路 ,>7cm肿瘤多采用经腹或经胸腹联合径路 ,多发和腹腔内肾上腺外 phe、双侧肾上腺肿瘤采用经腹径路 ,肾门区phe取 1 1、1 0肋间径路或胸腹联合径路较经腹径路能提供更多修复肾血管和保留肾的机会。 <6cm的肾上腺肿瘤可选用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手术指征.方法 总结147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资料,分析偶发瘤的手术指征,比较腹腔镜和开放性手术的适应证.147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12.9%),平均直径(8.5±3.9)cm,≤4 cm者4例(21.1%),其中肾上腺皮质癌1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良性功能性肿瘤29例(19.7%),平均直径(4.1±2.1)cm,其中≥3 cm者22例(75.9%);19例良性嗜铬细胞瘤中24 h尿香草扁桃酸升高2例,5例醛固酮瘤中血钾稍低2例,5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患者血皮质醇升高,均无明显内分泌异常症状;良性无功能性肿瘤99例(67.3%),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61例(61.6%).结果 147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下手术组102例,开放性手术组45例,2组肿瘤直径分别为(3.4±1.8)cm和(6.7±1.5)cm(P<0,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6/102)和15.6%(7/45)(P=0.1103).腹腔镜中转开放手术5例(4.9%),主要见于黏连严重的恶性肿瘤或肿瘤直径>6 cm者.结论 肾上腺偶发瘤常见类型为无功能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可疑恶性、有内分泌功能、直径≥3 cm的肾上腺偶发瘤应积极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为手术首选;肿瘤直径>6 cm、黏连严重、可疑恶性者应以开放性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23例肾细胞癌肾上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提高肾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2年收治23例肾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收治肾细胞癌的3.4%(23/668).男17例,女6例,年龄28~74岁,平均53岁.同侧、对侧及双侧肾上腺转移分别为16例(69.6%),4例(17.4%)和3例(13.0%).单纯肾上腺转移8例(34.8%),伴有肾上腺外转移15例(65.2%).与肾癌同期诊断者主要表现为肾癌相关症状,肾癌术后出现转移者均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癌术前影像学资料的15例中,仅有3例未提示同侧肾上腺转移,其中1例在术中发现同侧肾上腺受侵,2例为术后病理发现,该3例肾肿瘤位于肾上极2例、侵及全肾1例.结果 首次肾癌手术切除同侧肾上腺者17例,肾癌术后发现肾上腺转移者9例(同侧4例,对侧5例),4例同侧者及1例对侧者再次手术切除.术后及5例临床诊断者接受单纯放疗2例,单纯生物治疗6例,放疗联合生物治疗10例,生物化疗或化疗3例,生物化疗联合介入治疗2例.单纯肾上腺转移者,治疗后生存31个月~10年,中位生存期4.5年;伴有肾上腺外转移者,治疗后生存3~32个月,中位生存期5个月.结论 肾细胞癌肾上腺转移多为同侧转移.术前影像学检查大多可以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极肿瘤直接侵犯肾上腺者诊断困难.单纯肾上腺转移手术切除后预后相对良好.全肾或上极肾癌行肾切除术时,应行同侧肾上腺切除.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偶发瘤(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10月~1994年1月收治肾上腺偶发瘤16例,术前B超、CT及MR确诊为肾上腺囊肿4例,肾上腺骨髓脂肪瘤2例。术前诊断不明确者10例中,肿瘤直径<3.0cm4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肿瘤直径3~6cm3例,为肾上腺髓质肿瘤;肿瘤直径>6cm3例,2例为肾上腺皮质癌,1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偶发瘤除直径<3cm的肾上腺囊肿和骨髓脂肪瘤外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2例.例1,男,5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3个月.CT检查示双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右侧2.0 cm×6.0 cm,左侧4.0 cm×7.2 cm,轮廓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例2,男,3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3周.CT检查示双肾上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右肾上腺区2.5 cm×3.6 cm肿块,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结果例1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切除术.肿物剖面呈暗紫色.镜下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异形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D20、CD45 RO、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化疗1周期,患者呈明显恶液质,自动出院后2个月死亡.例2行后腹腔镜下双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剖面呈腐肉样,质脆.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D3、CD45RO阳性,CD20.阴性.病理诊断: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临床罕见,尤其是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化疗1周期,患者呈明显恶液质,自动出院后2个月死亡.例2行后腹腔镜下双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剖面呈腐肉样,质脆.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D3、CD45RO阳性,CD20.阴性.病理诊断: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原发性 上腺淋巴瘤临床罕见,尤其是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化疗1周期,患者呈明显恶液质,自动出院后2个月死亡.例2行后腹腔镜下双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剖面呈腐肉样,质脆.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1例表现为女性男性化,1例皮质醇节律异常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合并表现库欣综合征,3例无特异表现,肿瘤大小为13 cm×12 cm×10 cm到8.0 cm ×6.0 cm ×5.5 cm.术中...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转移癌(附1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12月至2 0 0 3年 3月肾上腺转移癌患者 11例的诊治结果。原发灶为肺癌 4例 ,肝癌 5例 ,胆管癌 1例 ,肾癌 1例。临床表现腰背部胀痛 3例 ,乏力、消瘦 3例 ,血尿 1例 ,无症状者 4例。 11例行B超及CT检查 ,2例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检查。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肿瘤完整切除 9例 ,姑息性切除 1例 ,双侧转移者仅行左侧切除 1例。 结果 完整切除转移癌 9例中 5例生存 6~ 6 3个月 ,平均 34个月 ;2例已分别存活 2及 16个月 ,仍在随访中 ;2例失访。 1例行姑息性切除者生存 3个月 ,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癌仅行左侧切除者生存 4个月。 结论 B超及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PET对诊断肾上腺转移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手术切除转移灶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0年10月-2001年6月在电视腹腔镜下施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例,除1例因术中出血,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后并发症。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附九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总结9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7例、左侧2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9例术后随访1-15年,均健在,无肿瘤复发。结论本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100%,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但不应以肿瘤直径大小为唯一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