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KP)对非糖尿病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非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KP,然后根据微量白蛋白和CKP的水平分组,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组复发心绞痛及总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CRP正常组比较,CRP升高组总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A组(尿微量白蛋白<30 mg/L和CRP<10 mg/L)相比,B组(尿微量白蛋白≥>30 mg/L或CRP≥10 mg/L)和C组(尿微量白蛋白≥30 mg/L和CRP≥10 mg/L)总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总的重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均对非糖尿病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有判断价值,联合测定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的关系.方法 该院住院540例(男265例,女275例)2型糖尿病者,年龄(60.6±11.5)岁,没有用过利尿剂、降尿酸药物或饮酒史,检测血尿酸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分为正常(<30.0mg/g)、微量白蛋白(30.0~299.9mg/g)、大量蛋白尿组(>300.0 mg/g).采用单因素分析血尿酸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糖化血红蛋白A1c、血脂的关系.结果 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对应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42±60)μmol/L,(345±84)μmol/L,和(416±108)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男性组,异常蛋白尿发生率在低尿酸水平组(<295μmol/L)及高尿酸水平组(>295μmol/L)分别为35.9%,63.1%(P<0.01)在女性组分别为33.5%,66.4%(P<0.01).在男性组,血尿酸水平与TG、In(ACR)相关,与HDL-C负相关;而在女性组及总体人群血尿酸水平除上述相关关系外,还与CCr呈负相关(P<0.05).在调整了CCr及年龄、BMI、高血压病史、吸烟、SBP、DBP、HbA1c、TG、TC、HDL-C和LDL-C等混杂因素后In(ACR)的标化系数为0.214(P<0.05),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l则异常蛋白尿的相对危险度为1.256(P<0.05).结论 该研究提示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相关.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共136(男69,女67)例,年龄27~82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方法:在非应激情况下留尿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糖尿病肾病(DN)组,男36,女34例;〈30mg/L为非糖棘病肾病组,男、女各3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尿微白蛋白试条检测98例糖尿病患者及26例体检健康者的尿微白蛋白浓度,旨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DN),探讨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对DN的影响.方法 使用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尿微白蛋白试条(Micral-Test Ⅱ)进行尿微白蛋白浓度测定,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结果 98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5年、5~10年、>10年分组,各组间尿白蛋白异常率分别为11.7%、33.3%、55.0%(P<0.01);按空腹血糖<7.0mmol/L、7.0~10.0mmol/L、>10.0mmol/L分组,各组间尿白蛋白异常率分别为9.7%、21.6%、43.3%(P<0.01).结论 DN的发生、发展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尿微白蛋白是早期发现:DN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姚振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75-397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糖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老年T2DM患者350例,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葡萄糖(2 hPG)。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30≤UACR<300 mg/g)患者水平,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患者水平(P<0.05)。196例FPG<7.0 mmol/L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54例FPG≥7.0 mmol/L患者(P<0.05)。203例HbA1c<6.5%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47例HbA1c≥6.5%患者(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FPG、HbA1c和2hPG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兴华 《西部医学》2006,18(2):180-180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2001年拟订):1出现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200mg/dl)。随机是指一天内任何时间,不管上次用餐时间。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多饮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含热量食物的摄入。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试验应按WHO的要求进行,受试者服用的糖量相当于溶于水的75g无水葡萄糖。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单独用来诊断糖尿病。其中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必须随后用三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 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测定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BA-120FR生化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肌酐(Cr),糖尿病组603例,对照组100例.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55.6±18.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16±12.6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mAlb/Cr糖尿病组(56.6±17.2)mg/g显著高于对照组(12.1±3.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83例NVAF患者,根据出院后随访期间有无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分析尿白蛋白对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 结果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2.72%。事件组高血压、CHA2DS2-VASc风险评分、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清肌酐、尿白蛋白与无事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白蛋白预测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AUC为0.846。高尿白蛋白组(>68.6 mg/L)高血压、CHASDS2-VASc风险评分高危、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尿酸与血清肌酐水平高于低尿白蛋白组(≤68.6 mg/L)(P<0.05)。高血压、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CHA2DS2-VASc风险评分高危、尿白蛋白>68.6 mg/L是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尿白蛋白对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ROC曲线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轻度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血肌酐(Cr)正常患者290例,检测血清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lb/Cr,ACR),尿ACR≥30 mg/g为病例组,ACR< 30 mg/g为对照组,运用ROC曲线评价血清CysC诊断高血压轻度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CysC水平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诊断高血压早期轻度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95%可信区间0.912 ~0.968.灵敏度92.00%,特异度89.36%,阳性预测值90.2%,阴性预测值91.3%.结论 血清CysC水平升高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轻度肾损害,血清CysC> 1.22 mg/L可作为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正常组(626例),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异常组(140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结果 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U型曲线关系。总胆红素<13.4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21%(OR=0.79,95%CI 0.71~0.88,P<0.05);总胆红素≥13.4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增加9%(OR=1.09,95%CI 1.03~1.15,P<0.05);直接胆红素<4.1μmol/L时,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34%(OR=0.66,95%CI 0.49~0.89,P<0.05);直接红...  相似文献   

12.
徐静  刘晓丹  王克俊 《海南医学》2016,(13):2195-2196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3例。检测所有患者微量白蛋白、肌酐及血糖、肌酐等指标,计算ACR水平,将ACR水平<30 mg/mmol的29例患者设为低危组,ACR水平≥30 mg/mmol的34例患者设为高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1)高危组患者的血糖[(4.39±0.89) mmol/L vs (3.28±0.72) mmol/L],总蛋白为[(62.38±5.92) g/L vs (65.29±6.02) g/L],肌酐[(45.82±10.52)μmol/L vs (41.22±8.96)μmol/L],白蛋白[(35.28±5.69) g/L vs (36.55±6.36) g/L]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比低危组血糖、肌酐显著增高,总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胎儿生长受限、脐血流比值升高、羊水过少、胎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为55.9%(19/34),低危组为6.9%(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检测指标,≥30 mg/mmol患者妊娠结局较差,ACR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3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肾损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肾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139例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4 h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mg≤24 h尿白蛋白<300mg)和临床白蛋白尿组(24h尿白蛋白≥300mg);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1)4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F=1.42,P>0.05);DN组间病程、FBG和HbA1c的差异无显著意义(F=3.13,P>0.05).(2)3个DN组间,TG和LDL-C均显著升高(F为4.71和5.11,P<0.05),而HDL-C明显降低(F为4.3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尿白蛋白排泄量与FBG和TG水平成正相关(R2=0.182).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异常以TG升高为主,随病程进展伴LDL-C增高及HDL-C减低.血糖和TG是尿白蛋白排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p Bo;pba Extract,GbE)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对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病人,26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格列奇特或合用二甲双胍口服)基础上加用GbE7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4 d;另26例病人单用常规治疗14 d为对照组.2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β2(TXB2)、尿白蛋白的变化.结果GbE组血小板粘附率下降(38±15)%,GMP-140水平下降(8±16)μg/L,TXB2水平下降(124±88)ng/L,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下降(8.1±3.9)mg/mmol;而常规治疗组依次为(4±21)%,(0.9±10)μg/L,(1±66)n/L及(14±3.6)mg/mmol;2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GbE有改善血小板功能、减少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以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接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螺内酯治疗(每天清晨20 mg),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150 mg/次),半年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BUA)、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清钾以及醛固醇的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0±19)mg比(158±41)mg],FBG低于对照组[(7.02±1.16)mmol/L比(8.26±1.67)mmol/L],TG低于对照组[(1.60±0.05)mmol/L比(1.74±0.26)mmol/L]、TC低于对照组[(5.02±0.59)mmol/L比(5.37±0.64)mmol/L];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28.01±9.12)mm Hg,比(134.78±9.64)mm Hg,(77.86±7.01)mm Hg比(82.69±7.53)mm Hg],血肌酐、血清钾低于对照组[(0.80±0.18)μmol/L比(0.97±0.22)μmol/L,(4.20±0.21)mmol/L比(4.51±0.29)mmol/L],醛固酮水平也低于对照组[(7.46±1.31)μg/L比(8.23±1.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且对患者的肾功能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甲减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T2DM患者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T2DM患者中,18例发生甲减,占22.50%(18/80),62例未发生甲减,占77.50%(62/80);发生组T2DM病程≥7年、HbA1c>9%、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用药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FBG≥8.0 mmol/L、2hPG≥11.1 mmol/L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7年、HbA1c>9%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L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甲减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T2DM病程≥7年、HbA1c>9%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L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甲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 均在20~200μg/min,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 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7.01mmol/L,餐后2h血糖< 10mmol/L.随机分成2 组,A组为治疗组(3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d,B 组为对照组(3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 、餐后血糖( PBG) 、尿微量白蛋白(ALB)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等.结论 依那普利能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平均年龄(67.9±7.3)岁,分布于60~85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定为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3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RHR<70次/min(48例);RHR 2组,70次/min≤RHR<80次/min(62例);RHR 3组,RHR≥80次/min(45例),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各组中随RHR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增高(P<0.01)。结论随着RHR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5 mg/L)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200 mg/L)3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 >200 mg/L)44例,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及Hcy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及Hcy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CysC及Hcy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