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是我国的特种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捕获游离基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扩张脑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抗过氧化等功能,银杏内酯具有高度的专属性抗血小板活化因子(TUV)作用[1].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以苷的形式存在,其苷元有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等;萜内酯成分主要是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银杏叶的提取工艺研究报道较多[2-4].但大多采用黄酮苷或银杏内酯为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0,(10)
目的测定银杏酮酯片中萜内酯、黄酮苷的整合溶出度。方法 UPLC-MS法同时测定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芦丁、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山柰酚-3-O-芸香糖、香蒲新苷在pH1.2缓冲液中的溶出度,通过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对其进行整合表征,f_2相似因子法比较各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2类成分在30 min内的溶出度均达到90%以上,整合溶出曲线与各成分溶出曲线的f_2均大于50。结论多成分加权整合溶出度能较好地表征银杏酮酯片体外溶出情况,可为中药整体性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银杏内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银杏内酯100mg·kg-1,大鼠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4d,取肝组织,用竞争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competitiveRT-PCR)检测给药后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反转录反应体系不含目的RNA时,用参考模板竞争RNA反转录后用CYP和看家基因Cyclophilin引物进行PCR,CYP1A1,CYP1A2,CYP281/B2,CYP2C11,CYP2E1,CYP3A1,CYP4A1,Cyclophilin均出现了其预期的特异性片段,无其他非特异性带出现,表明参考模板竞争RNA对CYP和看家基因Cyclophilin引物具有特异性竞争能力。给银杏内酯后,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肝组织的CYP1A1mRNA均检测不到。CYP2C11和CYP2E1的基因表达水平没有变化;CYP1A2和CYP2B1/B2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CYP3A1和CYP4A1的基因表达水平则明显增加。结论:银杏内酯对大鼠肝组织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表现出特异性,对不同的细胞色素P-450成员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银杏萜内酯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的萜内酯类成分。方法 :95 %乙醇提取 ,索氏提取分段 ,硅胶柱层析得到总内酯 ,再用制备型RP HPLC方法得到纯化合物 ,用IR、1HNMR、13 CNMR ,尤其是通过 2DNMR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 6个萜内酯类成分 ,分别为白果内酯 (Ⅰ )、银杏内酯A(Ⅱ )、银杏内酯B(Ⅲ )、银杏内酯C(Ⅳ )、银杏内酯J(Ⅴ )和银杏内酯K(Ⅵ )。结论 :其中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 ,并通过 2DNMR光谱技术对所分得的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碳氢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银杏内酯K在 10 -6~ 10 -5mol/L的终浓度下 ,可对 2× 10 -7mol/LPAF刺激的中性粒细胞β 葡萄糖酸苷酶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及其主要成分黄芩苷和栀子苷对人肝微粒体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6α-羟基紫杉醇、4-羟基双氯芬酸、4-羟基美芬妥英、右啡烷、1-羟基咪达唑仑和6β-羟基睾酮,分别代表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活性;清开灵注射液、黄芩苷、栀子苷和7种混合探针底物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同孵育,并计算其IC50值表示对CYP450酶的抑制程度。结果 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清开灵注射液对CYP1A2的IC50值为0.6%,对其他亚型的IC50值从1.1%到6.0%;黄芩苷和栀子苷对CYP450酶6种亚型的IC50值均大于100 μmol·L-1。结论 在正常剂量下,清开灵注射液对人肝微粒体CYP1A2可能有抑制作用,对人肝微粒体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无明显抑制作用;黄芩苷和栀子苷对CYP450酶6种亚型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香爱  袁志芳  张兰桐 《中草药》2007,38(9):1333-133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粉针中总黄酮醇苷和总萜类内酯。方法黄酮醇苷水解后,采用HPLC-UV法测定;萜类内酯用醋酸乙酯萃取后采用HPLC-ELSD法测定。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5.104~51.04、5.000~50.00、1.38~13.8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4%、99.25%、101.2%(n=5);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分别在0.415~2.075、0.402~2.010、0.426~2.130、0.803~4.015m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8%、100.1%、101.0%、99.31%(n=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杏叶粉针中黄酮和内酯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复方杏红颗粒中的总黄酮醇苷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分别采用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symmetryshield C18(3.9mm×150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流速为1.0mL·min-1;检测器分别为waters 2996PDA检测器(检测波长360nm)、Alltech ELSD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等3种黄酮苷元及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 4种银杏萜内酯成分分离较好,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靠,可很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使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扶正化瘀方(FZHY)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450)5种同工酶的影响。正常和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以FZHY浸膏粉连续灌胃2周后,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由CYP450 5种同工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奥美拉唑(CYP2C19)、氢溴酸右美沙芬(CYP2D6)和咪达唑仑(CYP3A4)配置的Cocktail探针溶液后,通过建立的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的浓度,采用PK solution 2TM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正常大鼠灌胃FZHY后,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的AUC0-t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CL也均出现降低趋势,提示FZHY能明显抑制正常大鼠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的活性,但对CYP3A4的活性影响不明显;肝纤维化大鼠灌胃FZHY后,甲苯磺丁脲的AUC0-t显著增加,Vd显著降低,其他4种探针药物的药动学参数未见显著改变,提示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FZHY仅对CYP2C9有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C19,CYP2D6,CYP3A4活性影响不明显。CYP450酶在肝纤维化条件下活性的改变可能是FZHY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CYP450酶影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银杏叶中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得成分对邻苯三酚-鲁米诺-碳酸缓冲液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ˉ)的清除能力,以及对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得9种黄酮类成分及4种萜内酯类成分,分别为:槲皮素(Ⅰ)、山柰酚(Ⅱ)、异鼠李素(Ⅲ)、木犀苹素(Ⅳ)、异银杏素(Ⅴ)、槲皮苷(Ⅵ)、芦丁(Ⅶ)、槲皮素-3-0-(2″-0.(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β-D-葡萄糖)-α-L-鼠李糖苷(Ⅷ)、苜蓿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Ⅸ)、银杏内酯A(Ⅹ)、银杏内酯B(Ⅺ)、银杏内酯C(Ⅻ)、白果内酯(ⅩⅢ),其中化合物Ⅸ为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O2ˉ及抑制PMN呼吸爆发作用,活性对结构依赖性明显;内酯类成分不能清除自由基,仅对PMN呼吸爆发有微弱抑制作用。结论:银杏叶体外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内酯类成分无明显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颖 《中医药信息》2011,28(4):145-146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Ginkgo bilobaL.)植物银杏的叶。银杏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萜内酯、多酚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化合物,其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例如银杏内酯A、B、C、J、M、L、M(ginkgo lideA、B、C、J、M、L、M)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  相似文献   

11.
赵金龙  刘培  段金廒  郭盛  王鑫  孙光天  姚鑫  钱叶飞 《中草药》2013,44(10):1245-1247
目的 研究银杏Ginkgo bilob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银杏根皮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其中脂肪酸类4个:棕榈酸(1)、硬脂酸(2)、山嵛酸(3)、木蜡酸(4);脂肪醇类1个:正二十七烷醇(5);甾体类2个: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黄酮类2个:芫花素(8)、芹菜素(9);萜内酯类4个:白果内酯(10)、银杏内酯A (11)、银杏内酯B(12)、银杏内酯C(13).结论 化合物1~9为首次从银杏根皮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银杏根皮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GBE)、4个萜类成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GBE)、4个萜类成分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杏是落叶乔木,常见于名山古刹中,其叶子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类主要有槲皮素苷、山奈酚苷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分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酮.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个萜类化合物:银杏萜内酯A、B、C、M、G和银杏新内酯,它们都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圆环,包括一个螺(44)壬环,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它的抗PAF(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选择性和活动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对银杏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进行测定。结果银杏内酯A在2.12~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0%;银杏内酯B在2.1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4.6%;银杏内酯C在1.97~9.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4%;白果内酯在4.12~2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银杏制剂萜类内酯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6.
银杏为我国较为丰富的特产植物。近年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显示出广阔前景。银杏叶提取物 ( Ginkgo biloba extract,GBE)主要药效成分是 2 4%类黄酮和 6%萜内酯 ,后者主要成分含 5种银杏内酯 (即 Ginkgolide A、B、C、M、J,以银杏内酯 B作用最强 )。银杏内酯是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 ( PAF)受体拮抗剂 ,能选择性拮抗 PAF诱导的脑缺血损害 〔1〕;GBE对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拮抗 PAF来实现〔2〕。目前 ,尚未见有国产银杏内酯和 GBE治疗脑缺血的对比研究资料。为了解国产银杏内酯和 GBE治疗脑缺血的效果和原理 …  相似文献   

17.
王子建  李浩  李登科  陈静  吴双  周明  全正扬  孙震晓 《中草药》2017,48(23):4912-4920
目的分析何首乌水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量,阐明何首乌水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对人正常肝实质细胞L02中CYP1A2、CYP2C9和CYP2E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HPLC测定何首乌水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MTT法确定何首乌水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对L02细胞活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L02细胞中CYP1A2、CYP2C9和CYP2E1mRNA表达量。结果何首乌水提物主要含有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各成分在何首乌水提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4±0.03)%、(0.106 9±0.001 6)%、(0.010 8±0.000 9)%、(0.003 55±0.000 19)%;何首乌水提物及其主要成分作用L02细胞24 h,何首乌水提物和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50值分别为7.290 mg/m L和0.082 mmol/L,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何首乌水提物、大黄素均可明显抑制L02细胞中CYP1A2、CYP2C9、CYP2E1 mRNA的表达;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抑制CYP1A2和CYP2C9的mRNA表达;二苯乙烯苷抑制CYP1A2 mRNA表达,但激活CYP2C9mRNA表达;大黄素甲醚浓度依赖性抑制CYP1A2、CYP2C9 mRNA表达,却表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CYP2E1 mRNA表达。结论何首乌水提物抑制L02细胞中CYP1A2、CYP2C9和CYP2E1 mRNA表达是其所含各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何首乌4种主要成分均可抑制CYP1A2 mRNA表达,蒽醌成分是抑制CYP2C9 mRNA表达的主要成分,游离蒽醌是抑制CYP2E1 mRNA表达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CYP450酶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香豆素、硝苯地平、非那西丁为探针药,HPLC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在体外的孵育体系中研究黄芪甲苷对CPY2C9,CPY2E1,CPY2A6,CPY3A4和CPY1A2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对CYP1A2,CYP2A6,CYP2E1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CYP2C9和CYP3A4酶的IC50分别为35.40,88.22μmol.L-1。结论:黄芪甲苷对CYP2C9和CYP3A4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与经由CYP2C9,CYP3A4酶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祝丽欣  陈芝  郭莹  黄绳武  石森林  刘会  熊阳 《中草药》2015,46(23):3482-3488
目的引入f_2相似因子法对银杏酮酯(GBE)缓释微丸的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各类成分(包括黄酮类和萜内酯类)的释放曲线进行分析,以能较全面地评价其体外释放。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测定GBE缓释微丸中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各类成分(槲皮苷、异鼠李素、芦丁、槲皮素、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的体外释放率,并进行f_2相似因子计算;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微丸释药前后的微观结构,结合方程拟合分别对微丸中总黄酮和各类成分的释药机制解析,以验证f_2相似因子法的可靠性。结果优化工艺的GBE微丸黄酮类和内酯类的各成分与大类成分总黄酮的f_2均大于50,说明大类成分总黄酮与各类成分体外释放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释药机制解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f_2相似因子法可运用于多组分中药缓释制剂大类成分和各类成分的体外释放评价。  相似文献   

20.
研究葛根芩连汤及其主要药效成分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5种同工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技术将葛根芩连汤及其主要药效成分与各个探针底物共同孵育,利用LC-MS/MS建立CYP450 5种亚型探针底物的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考察微粒体蛋白浓度和孵育时间与代谢产物生成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蛋白浓度和孵育时间。运用HPLC-MS/MS检测CYP450酶5种同工酶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汀、甲苯磺丁脲、右美沙芬、氯唑沙宗、睾丸酮)相应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氯唑沙宗、右菲烷、6-羟基氯唑沙宗、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速率(V)来确定CYP450的各亚酶活性。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甲苯磺丁脲、右菲烷、6-羟基氯唑沙宗及6β-羟基睾酮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平均回收率符合要求,所建方法可行;优化的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条件,符合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葛根芩连汤对CYP450 5个亚型(CYP1A2,CYP2C11,CYP2D2,CYP2E1,CYP3A1/2)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主要药效成分中小檗碱在高浓度下可对各亚型酶有一定的抑制(CYP1A2,CYP3A1/2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