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最具异质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抗双链DNA(dsDNA)抗体、补体活性及免疫复合物等日常检测的免疫学试验一直是SLE疾病活动性的经典标记.但其参考价值最近受到了质疑,如最初高滴度的dsDNA抗体水平被广泛接受为肾病活动的标记,而最近有研究提示,在肾病发作时,抗dsDNA水平是下降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6例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31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对照组(P〈0.01)。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心磷脂(aCL)IgG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和aCLIgG抗体分别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入选的自变量包括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存在着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的高表达。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在LN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其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快速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m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达以及这种特异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不同。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结果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在SLE患者90例中有81例阳性(阳性率90%),而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5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31例和健康献血员42名中均为阴性,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20例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5%),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为98.8%。结论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是一种诊断。SLE的新的标记抗体,其敏感性高(90.0%),特异性强(98.8%),较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更先进。  相似文献   

4.
狼疮肾炎病理学分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种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许多器官造成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血管炎。临床上40%~85%的SLE患者有明显的肾脏累及。目前。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也是SLE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以往旧的LN的病理分型体现了对LN发病机制的理解。但随着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LN病理分型和命名也不断有新的改进。不断更新与完善LN的病理分型,使其不仅能明确病理诊断。还能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慢性化指标,以便临床能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实施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三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狼疮疾病活动和狼疮肾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对狼疮活动和狼疮肾炎(LN)的价值。方法 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LN和非LN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三抗体单个和联合对疾病活动和LN的价值。结果抗C1q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分别为 71.4%、75.0%和66.1%,特异性分别为75.5%、70.6%和88.2%;抗dsDNA抗体阴性患者分别有36.7%抗 C1q抗体阳性和26.5%AnuA阳性。疾病活动组三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三抗体与 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沉(ESR)、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及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LN组三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结论三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都与LN有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机体内广泛的免疫异常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往往呈缓解和恶化交替进行。自身抗体形成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组织损伤是该病的特点之一。其中,大多数的自身抗体是针对DNA和核小体的,这是SLE的一大免疫学特征,由此提出一种假说:抗原递呈细胞(APC)对凋亡细胞不恰当的处理导致了  相似文献   

7.
抗双链DNA抗体(antibodies to double stranded DNA,anti—dsDN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性抗体。但随着自身抗体检测的普及和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检出anti—dsDNA,为探讨anti-dsDNA在肝功异常患中检出情况及这部分患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我们收集2005年7月-2006年7月间884例肝功异常患的血清进行anti-dsDNA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 lym phocyte stim ulator,BlyS)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初步探讨BlyS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商品化的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抗人BlyS多克隆抗体,采用双抗夹心法建立检测BlyS血清水平ELISA方法。对59例SLE确诊患者和4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的血清BlyS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滴度进行检测,比较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浓度、自身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59例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为(8.4±1.6)ng/m l,40名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为(3.2±0.9)ng/m l,SLE组的BlyS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伴随着血清BlyS水平的升高,SLE患者的血清IgG浓度明显升高(r=0.442,P=0.0005);SLE患者的BlyS血清水平与抗dsD NA抗体的滴度也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0,P<0.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BlyS血清水平ELISA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为后续研究BlyS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SLE患者的血清BlyS含量是明显升高的,并伴随着血清IgG浓度、抗dsD NA抗体滴度的升高;提示Blys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环节,其对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活化、促进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抗细胞膜DNA(mDNA)抗体测定的方法,研究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与SLE临床特点及免疫学异常的关系.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抗mDNA抗体,并分析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抗mDNA抗体的关系.同时研究细胞膜DNA分子在不同细胞表面的表达,用DNA酶、RNA酶及胰酶鉴定抗原性质.结果抗mDNA抗体在SLE中检测敏感性73.3%(152/207),特异性96.4%,疾病对照组阳性率5.4%(9/167),82名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抗mDNA抗体阳性率在SLE组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mDNA抗体在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DNP)、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小体抗体(AnuA)阴性的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73.8%、62.7%、65.3%、57.8%和51.6%.该抗体阳性组SLE患者皮疹,脱发,关节痛,白细胞和C3、C4减低及IgG、IgA、IgM升高较为常见,但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指数无关.本文还证实细胞膜DNA在人B细胞、T细胞上均有表达,以Raji细胞株表达较好.用DNA酶预处理的细胞涂片再行检测后膜荧光图形消失,而用RNA酶、胰酶预处理后并不消失,证实其为膜DNA抗原.结论抗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SLE血清学指标之一,尤其对抗dsDNA、抗Sm、抗DNP、AHA、AnuA阴性的SLE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T细胞活化对狼疮鼠(NZB×NZW)F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T细胞活化剂α-脑苷酯(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对狼疮鼠(NZB×NZW)F1小鼠(BWF1)的影响。方法40只BWF1按治疗开始时鼠龄分为5周组和6月组。每组又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内注射α-GalCer和溶媒(vehicle),测定蛋白尿并记录生存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取血检测IgG型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和类风湿因子(RF)。另有10只BWF1小鼠分两组,分别静脉注射α-GalCer和溶媒,2h后取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干扰素(IFN)-酌。结果静脉注射α-GalCer后BWF1鼠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酌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减少。治疗组BWF1鼠IgG型抗ds-DNA抗体、RF水平较对照组低。治疗和对照组严重蛋白尿发生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GalCer可以活化NKT细胞,降低某些自身抗体水平,但不足以改善蛋白尿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全国自身抗体检测的质控总结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促进自身抗体检测的水平.方法以自愿报名方式确定参与单位.质控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5项,共12份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用双盲操作.结果ANA正确率85.4%;抗dsDNA抗体正确率81.8%;抗ENA抗体正确率36.9%;AMA正确率66.7%、ASMA正确率50%.结论与第一次质控相比,总的来说各项抗体的检测水平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体外扩增的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治疗狼疮模型鼠的疗效,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鼠龄为12周的雌性狼疮模型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骨髓移植组、联合Ⅰ组、联合Ⅱ组、阳性对照组,并设雄性BALB/c小鼠为阴性对照组.将体外扩增的BALB/c小鼠骨髓源问充质干细胞联合雄性C57BL/6小鼠骨髓植入狼疮模型鼠体内,测移植1个月后小鼠体内的Y染色体,并通过小鼠的体重、白细胞、尿蛋白、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及终期小鼠肾脏病理和免疫荧光来评价移植的疗效.结果 (1)移植30 d后,可在狼疮模型鼠体内检测到Y染色体,表明移植成功.(2)单纯骨髓移植组、联合Ⅰ组、联合Ⅱ组小鼠尿蛋白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均显著下降.移植40 d后联合Ⅰ组、联合Ⅱ组抗双链DNA抗体吸光度(A)值分别为0.76±0.28、0.73±0.10,与阴性对照组(0.47±0.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骨髓移植组抗双链DNA抗体水平虽有明显下降(0.91±0.27),但仍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50 d后单纯骨髓移植组抗双链DNA抗体A值为0.55±0.1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接受移植的小鼠肾脏病理光镜下基本恢复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坏死.免疫荧光强度均弱于阳性对照组.结论 单纯骨髓移植和联合问充质干细胞移植均能有效改善狼疮模型鼠的病情;间充质干细胞可加速狼疮模型鼠外周血抗双链DNA抗体和肾脏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帮助受损器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相关性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NP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以成神经瘤细胞株(SK-N-SH)、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以及C57BL/10小鼠的大脑及脊髓切片为底物检测121例SLE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和34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及24例NPSLE患者和22例疾病对照组的脑脊液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神经胶质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17.4%、25.6%和29.8%)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在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98.5%、95.6%和100%;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并与NPSLE患者的癫痫发作、头痛、急性意识障碍以及情绪失调、焦虑等症状的发生有关;NPSLE患者血清的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和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27.8%、38.9%和61.1%)明显高于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EE患者(P<0.05或P<0.01);NPSLE患者的脑脊液中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均为29.2%,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NP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5%.结论 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偏低;3种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相关;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是NPSLE诊断的较特异性抗体,抗脊髓抗体可能是诊断NPSLE较敏感的指标之一;脑脊液中的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对NPSLE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神经精神狼疮脑损害标志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即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NPSLE)的发生率高达14%~75%,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NPSLE占SLE的比例大致在40%~50%,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及时诊断NPSLE,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血细胞减少等。疟原虫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 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自身抗体。当非疫区患者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自身抗体阳性时,应注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鉴别。现遇到1例临床表现类似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间日疟患者,报告加下。  相似文献   

16.
他克莫司对12例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诱导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复合物介导性炎症,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损害,其中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diffused proliferating lupus nephritis,DPLN)属重型狼疮肾炎(LN)。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调控失常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关键,因此,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及增生是治疗LN,特别是重症LN的一个重要手段。T淋巴细胞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既是我国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该病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其突出表现为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及全身多脏器受累。狼疮肾炎是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至少50%以上的SLE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狼疮肾炎既可与SLE的其他临床表现同时出现,也可为首发表现。近年,关于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SLE病凶迄今未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反转录病毒,尤其是近几年特别关注的人类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HERVs)被认为可能是SLE发病中重要的病因之一。现将SLE与HERVs的相关性及HERVs在SL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即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NPSLE),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发生率可达14%~75%,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atosus,SLE)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而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