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灵汤结合太极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灵汤结合太极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行为功能障碍及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脑灵汤结合太极拳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MMSE量表、ADL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测评。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灵汤联合太极拳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香功”有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的作用。为证实这一效果,我们对22名练香功者进行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测定。拟从中找出香功对大脑的作用。一、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测定的方法及诊断1.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生物体的细胞由于某些刺激而发生脉冲的电压,身体各部位发生的脉冲电压皆被传送到大脑,通过脑内数目庞大的神经细胞的活动与作用将此脉冲信号加以处理,由于这些神经细胞作用而产生的电压,可用接触头皮的电极加以捕捉,通过脑电机将脑电信号放大并纪录下来,这样记录下来的图形被称为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是脑电图的重…  相似文献   

3.
静也是养生     
静也是养生静也是养生之道,因为绝对的静是不存在的,有些静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比如太极拳、气功、书画创作等都具有良好的保健效能。据现代医学研究,静的养生效果有4点:①可使脑电稳定;②可减少能量消耗;③可降低血液中的酸盐浓度,减轻疲劳感;④可使人心平...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为我国传统气功,动作轻灵和缓、刚柔相济,可强身健体、颐养性情。近年来太极拳在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整理近5年国内太极拳相关文献,从太极拳对各系统疾病干预作用的角度出发,对太极拳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易宗焕 《气功》2012,(10):911-91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于一体,是全民健身中的首选健身项目。根据我多年练太极拳的体会,通过“四练”即练腿、练腰、练脑、练心,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延年。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是无创探索脑功能活动的技术手段,微状态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脑电拓扑图,不同的脑电微状态是不同神经元集群活动的结果,代表了亚秒级全脑功能性脑网络中的一致激活。介绍了脑电微状态概念的提出及其一般分析过程和步骤。提出脑电微状态分析一方面可作为针灸作用机制及其穴位特异性研究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微状态时间序列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可将与针灸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微状态转换成电刺激信号,从而提出一种反馈治疗刺激参数选择的优化途径,助力针灸的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搜集了近 10年来的大量有关文献 ,从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方面 ,总结了针灸对实验性癫痫的影响。初步证实针灸具有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作用。分析表明 ,从基因水平开展针灸原理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若能进一步阐明脑内递质、调质及其它活性因子参与的情况则有可能为临床提供针、药结合治疗癫痫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易宗焕 《养生月刊》2012,33(10):911-91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于一体,是全民健身中的首选健身项目.根据我多年练太极拳的体会,通过"四练"即练腿、练腰、练脑、练心,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延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侧迷走神经组、右侧迷走神经组、双侧迷走神经组5组.用夹尾法刺激大鼠打斗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各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刺激迷走神经各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刺激有效;与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对比,刺激左侧与双侧迷走神经组大鼠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均高于右侧迷走神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左侧与双侧迷走神经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能够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含量,能对抗肝郁证的病理损害,对肝郁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bcl-2、P53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细胞作用机制,本文观察了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bcl-2、P53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针使大脑皮层梗塞区内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提示电针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而达到脑保护目的,对缺血后神经元细胞的保护、防止神经元细胞丢失有重要意义;(2)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后bcl-2蛋白的表达有明显升高作用,提示电针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可能通过升高bcl-2表达途径;(3)电针可使脑局部缺血后升高的P53蛋白的表达有所下降,但与缺血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提示P53蛋白的高表达虽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但电针对P53蛋白的高表达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其拮抗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抑制P53基因蛋白高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芎附正天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镇痛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芎附正天软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福尔马林致痛和电刺激法评价受试药物对实验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并研究该制剂对正常大鼠或5-HT致脑血管收缩大鼠的脑灌注量的影响.结果该制剂能显著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能提高电刺激致痛动物的痛阈,可提高5-HT致脑血管收缩大鼠的脑灌注量,而对正常大鼠脑灌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芎附正天软胶囊可能具有阿片样镇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异常脑血管舒缩或脑血流灌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中,上肢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云手”是太极拳最有代表性的基本动作,有研究提示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具有良好作用,但对太极拳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方面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职业康复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锦红 《中医药学刊》2002,20(3):344-345
针灸对实验性癫痫影响的研究。搜集了近10年来的大量有关文献,从调整脑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方面,总结了针灸对实验性癫痫的影响,初步证实针灸具有调整及内神经递质,改善脑电等作用,分析表明,从基因水平开展针灸原理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若能进一步阐明脑内递质,调质及其它活性因子参与的情况则有可能为临床提供针,药结合治疗癫痫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内脏牵拉反应仍然是现时针麻手术中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动物实验上,以记录海马电的θ节律的方法作为反映内脏牵拉的客观指标进行研究,是比较便利的。为了更好地观察针刺穴位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在记录海马电位的同时有必要记录一些其它客观指标,以便与海马电位变化互相对比进行分析。本文同时记录脑电、海马电、心电和动  相似文献   

15.
电针光明穴对视诱发电及背景脑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明穴是临床治疗眼科病证的常用腧穴。本工作在家兔身上观察电针“光明”穴对大脑皮层视觉诱发电位(VEP)及同步记录的背景脑电的影响,分析电针前、中、后不同时间记录的VEP与脑电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光明穴对眼和脑两者作用的联系。实验方法实验用家兔31只.静脉注射2%乌拉  相似文献   

16.
在24只清醒的箭毒化的兔进行实验,以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时记录海马电、脑电、心电和股动脉血压,并观察牵拉胃时的变化以及电针穴位对这些变化的影响。见到,躯体痛刺激(夹捏尾巴)和内脏刺激(牵拉胃)时海马电出现明显的θ节律,同时脑电表现去同步,血压的改变,前者升高,后者降低,证明躯体痛和内脏痛在中枢反应的本质是不同的。电针“胃俞”穴,诱导15分钟,在一部分动物见到海马电最初呈现θ节律,约1~2分钟即转为抑制性的综合波的形式,一直  相似文献   

17.
浅祈太极拳防治高血压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健身方式,与中医养生紧密相连,有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通过临床护理对太极拳的中医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调整阴阳、平稳情绪、疏通经络、顺畅血脉是太极拳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一种融合意念冥想和躯体运动的典型身心运动,对老年群体认知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太极拳改善老年群体认知功能中枢机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长期太极拳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老年人大脑结构并改善大脑功能,对认知记忆、执行控制、情绪调节等认知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对认知控制网络核心脑区前额叶的结构功能重塑可能是太极拳提高认知记忆能力的潜在中枢机制,对多个认知控制网络脑区的结构功能重塑是太极拳改善执行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后续研究中建议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量、扫描方法及任务态设计等方面提升研究设计质量,深入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群体的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痛立停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干及下丘脑原癌基因c-fos、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痛立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电刺激上矢状窦(SSS)区硬脑膜大鼠偏头痛模型,给予脑痛立停胶囊灌胃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萘普生为对照药物。给药后4小时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干和下丘脑c-fos、c-jun表达水平。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面积和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干和下丘脑c-fos、c-jun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面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经脑痛立停胶囊灌胃治疗后,模型大鼠脑干和下丘脑c-fos、c-jun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面积明显下降,其中大剂量组作用明显,其作用强度与萘普生相当。结论:脑痛立停胶囊可能通过某些作用机制抑制脑干、下丘脑c-fos与c-jun基因表达,减弱或阻断了疼痛刺激在中枢神经的传导,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围绕"脑电康复"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究脑电康复的发展情况、研究热点,为脑电康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发表年限设置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经筛选后将符合本研究主题的145篇文献为基础数据,利用CiteSpace.V.5.6.R5软件对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脑电康复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发文量总体不断上升;脑电康复研究的研究群体呈现出比较集中的趋势,季林红、刘爱贤、方伯言、李翀等为核心作者,带动了脑电康复的研究与发展;高校及高校附属医院是现阶段脑电康复研究领域的主力,但机构间的合作相对缺乏;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发现热点为脑电、卒中运动康复、个性化、脑电交互、闭环训练,聚类分析得到主要由8个聚类,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脑电生物反馈、康复、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等;研究趋势由康复基本理论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康复对象和脑电康复技术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是刊载脑电康复研究最多的期刊;《脑电信号控制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是热点论文被引最多的。结论: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动态和趋势分析功能对脑电康复相关文献的发表趋势、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期刊以及高引论文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探索脑电康复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为今后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