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生态学。方法: 从吉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腐木、土壤、陈玉米秸、陈麦秸等标本70份,用含放线菌酮的改良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沙氏培养基传代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的外观形态、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形态等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结果:70份标本中鉴定出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共37株,分离阳性率为52.86%,其中申克孢子丝菌6株(8.57%),外瓶霉属14株(20%),链格孢3株(4.29%),着色真菌5株(7.14%),疣状瓶霉4株(5.71%),待定5株(7.14%)。同时还分离出镰刀菌、念珠菌、曲霉、青霉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孢子丝菌病、皮肤着色真菌病及暗色丝孢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可溶性DR5 蛋白的表达、制备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纯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表达的重组人可溶性死亡受体5(DR5)蛋白,并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所诱导细胞凋亡的阻断效应。方法:大量扩增可溶性DR5酵母表达载体转化阳性的毕赤酵母GS115菌株,收集上清,利用ProBond^TM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重组可溶性DR5蛋白,用SDS-PAGE、Western Blot检验纯化产物的特异性和纯度。用MTT法检测纯化的可溶性DR5蛋白对TRAIL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作用的阻断效应。结果:转化阳性的毕赤酵母GSll5菌株可成功表达分子量为26kD的可溶性DR5蛋白,经ProBond^TM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人可溶性DR5蛋白,蛋白产量达20斗g/ml;体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的可溶性DR5蛋白可部分阻断TRAIL诱导的Hela细胞的凋亡,阻断率最高达53.6%。结论:经纯化后的重组人可溶性DR5蛋白可有效阻断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龟甲饮片表面真菌种类及多样性,为龟甲饮片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北京市零售药店收集龟甲饮片8批,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龟甲饮片表面真菌种类及真菌多样性进行预估。同时,采用平板法培养、纯化龟甲表面真菌,获得单一菌株,依据菌落形态、显微结构、DNA条形码对真菌进行鉴定。结果高通量测序法结果显示,龟甲饮片表面真菌共计2界5门21纲56目123科173属201种,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虫草属(Cordyceps)、酵母菌属(Wickerhamamyc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念珠菌属(Candida)、棒杆菌属(Wallemia)、青霉属(Penicillium)。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龟甲饮片表面真菌共计42株10种,主要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e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阿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青霉属(Penicilliumsp.)、总状毛霉变种(Mucorracemosus f.racemosus)、白曲菌(Aspergillus candidus)、散囊菌属(Eurotiumsp.)。结论平板法可对中药饮片表面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高通量测序法则快速高效,综合平板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可以科学、准确、全面地鉴定龟甲表面的真菌种类,为龟甲饮片的安全使用提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元  朱中元  王海波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01-1302,1322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技术,得到纯化的重组TB15.3蛋白。方法通过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的基因组中扩增出TB15.3蛋白的编码基因,再将其连接入PET-30a表达载体中,以E.coli BL21(DE3)菌株为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通过IPTG诱导后得到目的蛋白,并且目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表达。结论成功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癣菌是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种 ,是一群密切相关的浅在寄生性真菌 ,侵犯皮肤、毛发和指 (趾 )甲 ,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质、毛发和甲板的角蛋白组织中。在生物分类学上 ,皮肤癣菌的有性时代属于子囊菌亚门 ,其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 ,一般分为三属 :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目前已报告的皮肤癣菌约有 4 5种 ,其中一部分仅感染动物 ,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约有 2 0余种。传统的鉴定方法只依赖于菌落形态、镜下特征、生理和生化等表型特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逐渐引进了对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离自海南红树林真菌菌株PH1018的胞外多糖体外抗流感病毒H3N2和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B3)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纯化菌株PH1018产生的胞外多糖,观察其细胞毒性和对抗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菌株分类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多糖样本可明显抑制流感病毒H3N2,细胞病变半数抑制浓度为34.32μg/mL,选择指数达到41.3。CoxB3的IC5 0为7.81μg/mL,选择指数达到212。菌株初步鉴定为杂色曲霉。结论:从海南红树林分离一株杂色曲霉,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在体外具有抗流感病毒H3N2和CoxB3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核受体PPARγ-LBD在原核系统的最适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诱导PPARγ LBD的最适表达条件 ,提高可溶性PPARγ LB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 ,然后用Ni2 + NTA离子交换树脂对表达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PPARγ LBD在大肠杆菌BL2 1(DE3 )中进行诱导表达时 ,以不同IPTG浓度、不同温度 ( 3 7℃ ,3 0℃ ,2 0℃ ) ,确定可溶性PPARγ LBD蛋白表达的最适条件 ;然后用Ni2 + NTA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纯化 ,其产物进行SDS PAGE纯度分析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 建立了重组蛋白PPARγ LBD的最适诱导条件 ,即 0 .5mmol LIPTG浓度 ,2 0℃诱导 14h其可溶性表达蛋白的量最高 ;纯化产物经SDS PAGE纯度分析大于 90 %以上 ;Westernblotting检测 ,纯化产物为PPARγ LBD目的蛋白 ,其分子质量约 3 4× 10 3。结论 重组蛋白PPARγ LBD在E .coli中进行了成功表达和纯化 ,并且降低温度可提高可溶性蛋白PPARγ LBD表达量达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曲霉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鉴定及体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及β-tubulin基因部分测序对临床分离的53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曲霉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唑类(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和棘白菌素类(米卡芬净、阿尼芬净和卡泊芬净)共7种抗真菌药物对所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或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MEC)。结果 53株曲霉菌包含烟曲霉复合体22株(烟曲霉21株和仑图卢斯曲霉1株),黑曲霉复合体23株(塔宾曲霉16株、黑曲霉5株和百岁兰曲霉2株)及土曲霉和黄曲霉各4株;米卡芬净、阿尼芬净、卡泊芬净、泊沙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对曲霉菌株的MIC90为0.031、0.031、0.25、0.5、0.5、1、2μg/mL。除1株烟曲霉对伊曲康唑(MIC≥16μg/mL)和伏立康唑(MIC为2μg/mL)耐药及1株仑图卢斯曲霉对两性霉素B耐药(MIC为8μg/mL)外,其余菌株对7种药物均敏感。4种曲霉复合体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棘白菌素类药物体外抗曲霉菌活性最好,两性霉素B体外抗曲霉菌活性相对较差,唑类药物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不同种曲霉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病原丝孢酵母菌AS2.2174,并探讨将DNA序列分析且于病原酵母菌快速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丝孢酵母菌株取自1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患者的皮肤病损处,用简易微量DNA提取方法从病原酵母菌株中提取细胞总DNA,用PCR方法扩增26S rDNA D1/D2区域,纯后用热循环测序法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测定了菌株AS2.2174的26S rDNA D1/D2区域的604个碱基序列,并将该序列登录于GenBank(登录号:AF337949)。通过与丝孢酵母属所有种模式菌株D1/D2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AS2.2174与阿萨希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的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在表型特征上与Trichosporon asahii难以区分的另外3个丝孢酵母菌种或变种分别相差3-8个碱基。结论 确定菌株AS2.2174属于Trichosporon asahii,并显示DNA序列分析在病原酵母菌鉴定方面具有常规方法难以达到的快速和准确。  相似文献   

10.
HIV-1将趋化因子受体(主要为CCR5和CXCR4)作为与CD4共用的受体进攻靶细胞。因而能与CCR5受体结合的分子可防止HIV-1进入细胞,抑制病毒生长。作者发现曲霉科棕黄色泡波曲霉(拟)Emericella aurantiobrunnea提取物能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竞争性地结合人CCR5受体,因而以生物活性为导向,分离出变色曲霉素(1)、变色曲霉醇(2)和4个新的变色曲霉素衍生物(3~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盘状电泳和等电聚焦分析了4种肝脏吸虫成虫的可溶性蛋白质。肝片吸虫、华枝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的盘状电泳结果区带数分别为20、18、18和15条,主带数分别为5、4、8和5条;等电聚焦结果区带数分别为28、22、24和24条,主带数分别为10、3、7和7条。蛋白电泳结果显示,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为两个独立虫种。用数量分类学的相似率表示四种吸虫蛋白电泳谱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薄层水平等电聚焦电泳(IEF)对猪囊尾蚴囊液、头节囊壁和全囊的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分析比较。PAGE结果表明,囊液和头节囊壁各分离出15条蛋白带,全囊分离出16条蛋白带。在激光光密度扫描中分别可见4个主峰。IEF结果表明,囊液分离出28条蛋白带,头节囊壁和全囊分离出34条蛋白带。在激光光密度扫描中分别可见9,11、11个主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以加强临床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7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真菌菌种分类、易患因素、诊治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有慢性肺部疾病及滥用药物等,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41.56%),肺结核17例(22.08%),2型糖尿病11例(14.29%),低蛋白血症7例(9.09%),开胸术后2例(2.60%),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例(3.90%),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例(3.90%),血液病并发肺病真菌感染2例(2.60%),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49例(63.64%),应用糖皮质激素15例(19.48%)。检出的真菌种类以酵母菌属为主,白色念珠菌47例(61.04%),光滑念珠菌23例(29.87%),热带念珠菌3例(3.90%),曲霉菌4例(5.19%)。确诊后主要应用氟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其中55例(71.43%)治愈,20例(25.97%)好转,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对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菌种尽早正确诊治是其能否治愈的关键,因此积极综合治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剔除与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的危险易患因素,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干预,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的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的可溶性蛋白质区带进行测定,为蜚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冻融匀浆法制备3种蜚蠊的可溶性蛋白液,进行SDS-PAGE,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观察、计算各蛋白质区带的分子量。结果 黑胸大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29条,♀为31条;美洲大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28条,♀为30条;德国小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25条,♀为28条。通过比较发现3种蜚蠊的蛋白质区带数目和位置有差别;德国小蠊主要蛋白质区带的益与两种大蠊相差明显,♀♂之间也有差别。结论SDS-PAGE可作为蜚蠊分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与纯化豚鼠内耳抗原 ,为寻找内耳特异性抗原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冻融法提取豚鼠内耳抗原 ,制备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纯化内耳抗原的亚组份 ,快速染色和脱色定位蛋白区带 ,将主要蛋白区带切下匀浆回收 ,并与分析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结果 豚鼠内耳抗原的加样量为 3mg时 ,各亚组份仍能有效分离 ,三种主要亚组份 (31、4 2 - 4 5和 60kD)的相对含量分别为 2 5 99%、2 1 91%和 2 1 1%。结论 制备性PAGE可以用于纯化内耳抗原的主要亚组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湖北和四川两省5种拟钉螺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湖北钉螺作对照,5种拟钉螺酯酶同工酶共分离出8条酶带,酶谱可分成3区,即EST-1、EST-2、EST-3,其基本特征与钉螺显著不同,很容易通过酶谱将拟钉螺与钉螺区分开,同时,5种拟钉螺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拟钉螺种间酯酶同工酶存在多态,而种间差异程度似与地域隔离的远近有关。结果提示拟钉螺酯酶同工酶的酶谱特征既有助于拟钉螺属的鉴定,又有助于拟钉螺近缘种的区分,从而对拟钉螺的分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IPFI的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继发性和原发性IPFI的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确诊病例主要是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各占37.5%,社区获得性感染占87.5%.66.7%的病例为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原发性IPFI以肺隐球菌为主.IPFI临床表现不特异,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结节影或弥漫病变(60.4%),出现肺内空洞占22.9%,继发性和原发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5.8%的病例接受抗真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20.8%的病例死亡,均为继发性IPFI.继发性IPFI的病死率31.2%,与原发性IPFI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结论 IPFI以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为主,大部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不特异,病死率高,需要尽早行侵入性手段协助诊断以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82-85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及早发现疾病复发。方法对我院确诊的8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ABPA患者,女5例,男3例,年龄28~55岁,平均(41.75±9.5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8例(100%),咳痰8例(100.0%),胸闷8例(100.0%)。8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500/μL,8例烟曲霉特异性IgE均0.35 KUA/L,6例血总IgE1000IU/L。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8例,两肺渗出影6例,黏液嵌塞征3例,实变影2例,肿块影2例。6例行痰培养示烟曲霉(+)、3例行BALF培养示烟曲霉(+)。8例均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病情缓解。随访中3例复发。结论对反复发作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应高度警惕ABPA的可能,应常规行外周血EOS计数、外周血总IgE及胸部HRCT检查,有条件者行烟曲霉特异性IgG、IgE检测及曲霉皮肤试验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随访中监测外周血总IgE变化,及早发现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假丝酵母和茄病镰刀菌胞内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的影响,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白假丝酵母菌和茄病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培养时间为36、48和72 h,超声波工作时间为20 s、3 min、5 min,10 min,超声波功率为332.5和475.0 W,通过蛋白质浓度检测和SDS-PAGE蛋白质电泳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提取的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观察不同因素对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2株真菌均在培养36 h时提取胞内蛋白质的浓度最大,白假丝酵母在功率332.5 W、超声3 min时得到胞内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茄病镰刀菌在功率332.5 W、超声10 min时得到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结论:使用超声波法与玻璃珠研磨法结合提取胞内蛋白质,从菌株的培养时间、超声波工作时间和功率3方面建立了真菌胞内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地龙药材进行鉴别的可行性,为地龙的品种鉴定以及药材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不同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地龙药材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研究.结果 电泳图谱中广地龙在分子质量66.2~14.4 ku之间存在5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可初步认定其为广地龙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