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放置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和高糖浓度(高糖组)培养液中。用含有编码PGC-1α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及空壳载体分别感染上述两组细胞,采用Southern印记法以细胞色素b DNA为探针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下降;通过质粒转染过度表达PGC-1α导致细胞总DNA中细胞色素b DNA升高,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结论内皮细胞中过量表达的PGC-1α可以显著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这一作用在高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平  郭莹  张宇  刘丽  彭建强 《山东医药》2012,52(28):88-90,93
心脏持续性工作需要高能力的线粒体系统与ATP的生成相匹配。心脏的能量储备相对有限,因此其能量代谢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控。线粒体是能量合成的主要场所,能够迅速把储存在脂肪酸、糖和乳  相似文献   

3.
平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3):149-151,158
强制性激活心脏线粒体生物发生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病理现象.线粒体生物发生有赖于核基因编码蛋白的合成输入、线粒体DNA复制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协调发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PGC-1α)在线粒体生物发生中发挥了中心作用,PGC-1α与位于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增强子上的很多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肠黏膜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BD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17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炎性肠黏膜活检标本及14例正常对照者内镜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PGC-1α蛋白在肠黏膜中的原位表达,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黏膜内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PGC-1α蛋白在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表达较多,黏膜固有层细胞内表达较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GC-1α蛋白在UC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表达量明显减少,而肠黏膜固有层细胞内表达增加,PGC-1α蛋白在CD患者肠黏膜组织内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UC患者炎症肠黏膜组织内PGC-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48±0.15vs1.59±0.38,P<0.05),CD患者炎症肠黏膜组织内PGC-1α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0.47vs1.59±0.38,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GC-1α在UC炎症肠黏膜组织内表达水平降低,而在CD炎症肠黏膜中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PGC-1α可能参与了UC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对照组、空病毒Ad组、d-PGC-1α感染组、PGC-1αsiRNA转染组,分别将四组细胞置于正常糖及高糖环境中进行培养。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处理标本,以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ROS浓度。结果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组(P〈0.01);与对照组及空病毒Ad组比较,d-PGC-1α感染组ROS浓度明显降低,PGC-1αsiRNA转染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过度表达PGC-1α蛋白后,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内PGC-1α蛋白表达,则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提示PGC-1α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高脂血症大鼠运动后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的变化,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在运动改善大鼠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膳食组(高脂组)9只,高脂膳食+60min运动组(运动组)8只。测定各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运动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2.14倍(P〈0.05),较高脂组增加了2.02倍(P〈0.05)。结论运动能够通过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防止糖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是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GC-1α合成代谢和氧化代谢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本文主要就PGC-1α的基本特性及其代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PGC-1α在肺癌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肥胖大鼠胰腺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以及其底物蛋白IR和IRS-1经胰岛素刺激后磷酸化程度的变化,探讨肥胖大鼠胰岛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486和吡格列酮孵育HepG2细胞24或48h,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结果显示,48h时10 mol/L RU486阻断地塞米松的升糖作用,但RU486+吡格列酮组较吡格列酮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P<0.05),提示PPARγ和GR在肝细胞糖代谢方面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楂叶总黄酮对AS模型大鼠PPARα、LXR、ABCA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PARα活化后对肝脏X受体(L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AS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料饮食配合维生素D3注射建立Wistar大鼠AS模型,并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动脉壁中PPARα、LXR和ABCA1基因的表达,采用血清生物化学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及TC/HDL的含量.结果 AS模型组大鼠血清TG高于对照组(P<0.05)、TC、LDL-C、TC/HDL-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P>0.05).给药组大鼠血清TG、TC、LDL-C均较AS模型大鼠降低(P<0.05),TC/HDL-C较AS模型大鼠明显降低(P<0.01),但HDL-C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PPARα、LXR、ABCA1基因表达含量降低(P<0.05).与AS模型组比较,给药组PPAR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XR、ABCA1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激活PPARα提高LXR和ABCA1的表达促进TC的逆向转运,降低TC的负荷,从而达到防止AS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观察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原代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细胞分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为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寻找新思路.结果显示吡格列酮通过增强特异基因表达、促进分化成脂、提高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增强BAT细胞功能(P<0.05);这可能是吡格列酮改善机体代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和罗格列酮干预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影响. 方法 21~23月龄Wistar大鼠分为老年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并设4~5月龄Wista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应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高脂喂养第8周时,检测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高脂喂养8周后,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空腹血游离脂肪酸[(0.68±0.18)mmol/L、(0.82±0.23)mmol/L和(1.53±0.40)mmol/L],三酰甘油[(0.53±0.13)mmol/L、(0.63±0.17)mmol/L和(1.08±0.30)mmol/L],骨骼肌三酰甘油[(1.09±0.17)mmol/L、(1.34±0.20)mmol/L和(2.07±0.30)mmol/L]均升高,葡萄糖输注率((30.4±4.2)mg·kg~(-1)·min~(-1)、(20.9±2.2)mg·kg~(-1)·min~(-1)和(12.0±1.9)mg·kg~(-1)·min~(-1)]下降;经过罗格列酮干预后游离脂肪酸[(0.93±0.29)mmol/L]、三酰甘油[(0.62±0.12)mmol/L]及骨骼肌三酰甘油[(1.68±0.28)mmol/L)]均明显下降,葡萄糖输注率[(16.7±1.7)mg·kg~(-1)·min~(-1)]升高.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经高脂喂养后PGc-1α和Mfn2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干预组上述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但仍比老年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老年大鼠产生IR,推测可能与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有关;罗格列酮可通过改变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肥厚中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ISO 15 mg/(kg·d)腹腔注射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ISO组、ISO+APS 200 mg/(kg·d)组、ISO+APS 400 mg/(kg·d)组、ISO+APS 800 mg/(kg·d)组、ISO+普萘洛尔40 mg/(kg·d)组。APS 200、400、800 mg/(kg·d)及普萘洛尔40 mg/(kg·d)组连续腹腔注射所对应药物3周,并在注射药物一天后腹腔注射ISO 2周。在给药3周后,分别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取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左心室心肌细胞横径(TDM);RT-PCR检测心肌组织心房钠尿因子(ANF)、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GC-1α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AMP、ADP、ATP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表现为HMI和LVMI显著增加,LVEDP增大,LVSP降低,ANF mRNA 表达增加,PGC-1α蛋白含量减少,FFA升高,ATP/ADP、ATP/AMP比值明显降低。与ISO组相比,APS不同剂量组表现为HMI和LVMI降低,LVDEP降低,LVSP升高,ANF mRNA 表达减少,PGC-1α蛋白含量增加,FFA降低,ATP/ADP、ATP/AMP比值增加,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APS能改善ISO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GC-1α来提高能量代谢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3组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治疗组用吡喹酮500 mg/(kg·d)灌胃治疗2 d,罗格列酮治疗组在吡喹酮治疗2 d后再用罗格列酮4 mg/(Kg·d)灌胃治疗6周.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罗格列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TGF-β1和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能显著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降低肝脏TGF-β1及α-SMA的表达.结论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机制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抑制其表达α-SMA及分泌TGF-β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体质量135~150 g的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取其中60只6周时间饲以高脂饲料用于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另20只饲以普通饲料.将54只造模成功肥胖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同时运动组(E-HFD)、高脂饮食后运动组(HFD-E),每组18只,同时从普通饲料饲养大鼠中随机选择16只作为正常饮食组(RD).按文献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6周运动训练.检测比较各组游泳运动训练后体质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白细胞介素(IL)-1的水平以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AR-δ、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磷酸肌醇3激酶(PI3K)mRNA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AR-δ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结果 HFD组ISI为1.13±0.21,相比HFD组,E-HFD组和HFD-E组的IS1分别提高了 71.1%和45.7%(分别为2.09±0.32和1.80±0.34),而HFD-E组低于E-H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D组TNF-α水平为(101±24)ng/L,相比HFD组,E-HFD组和HFD-E组则分别下降了20.0%和9.2%[分别为(81±16)和(92±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D组相比,E-HFD组和HFD-E组瘦素和IL-I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与HFD组相比,E-HFD组和HFD-E组骨骼肌和脂肪中PPAR-δ、GLUT-4、PI3K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E-HFD组变化尤为显著(均P<0.01).与HFD组相比,E-HFD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PPAR-δ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388.4%和203.2%(均P<0.05);HFD-E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PPAR-δ蛋白的表达则分别升高了272.9%和117.9%(均P<0.05).结论 运动降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血清脂肪因子瘦素、TNF-α和IL-1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通过上调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AR-δ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共激活剂(PGC)-1α、肝细胞核因子(HNF)-4α基因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T2DM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取60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T2DM组(4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以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8 w后,随机取两组大鼠各10只,心内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取肝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GV-1α,HNF-4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明显增高(P<0.01).HE染色显示T2DM大鼠肝脏出现组织学的改变,肝脏PGC-lα(P<0.01)、HNF-4α(P<0.0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T2DM大鼠肝脏PGC-lα、HNF-4α基因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二者的变化可能与T2DM的糖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NFα和PPARγ在高脂饮食所致脂肪性肝炎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组为3组,每组10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Ⅰ、Ⅱ组喂高脂饲料。12周末处死正常组和模型Ⅰ组大鼠,模型Ⅱ组大鼠继续喂养至16周末处死.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PPARγ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与正常组比明显升高(Ⅰ组6.45±1.07,Ⅱ组8.38±1.32μmol/g,vs正常组5.08±0.91μmol/g,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1.95±0.39,2.48±0.50μg/Lvs0.82±0.18μg/L,P<0.01),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均显著增高(P<0.05),PPARγ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P<0.05),但与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无关,而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结论TNFα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关键性介质,PPARγ表达减弱在NASH大鼠模型脂质过氧化、炎症介质释放、肝组织损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大鼠以高脂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取血测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节律后,留取下丘脑和垂体,用实时定量PCR观察下丘脑和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mRNA表达的改变.对照组、单纯肥胖组和肥胖糖尿病组大鼠的ACTH和皮质酮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7),但肥胖组和肥胖糖尿病组皮质酮的节律消失.下丘脑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组间无差异,但肥胖糖尿病组11β-HSD1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11β-HSD1 mRNA的表达肥胖糖尿病组低于肥胖组,肥胖组又低于对照组(均P<0.05).上述结果提示肥胖伴糖尿病大鼠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受损可能与垂体11 β-HSD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探讨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高脂饮食组、高脂+地塞米松组(HFD+ DEX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和HFD+ DEX组喂以高脂饲料,8周后地塞米松组和HFD+ DEX组辅以地塞米松刺激,12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计算肝指数、内脏肥胖指数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检测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均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耐量试验不敏感(注射胰岛素30 min后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地塞米松组和HFD+ DEX组血糖值分别下降了44.15%,28.14%,32.58%,13.53%)、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OMA-IR指数、肝指数及内脏肥胖指数升高,且HFD+ DEX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最大(F=10.89~213.20,P<0.05或P<0.01).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且HFD+ DEX组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及地塞米松组(F =32.64~116.00,P均<0.01).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高脂饮食喂养可成功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内脏脂肪组织中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高脂模型,测定各处理组血清TC、TG、LDL-C和HDL-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PPARγ和INSIG-2基因表达. 结果 高脂组TC、TG和LDL-C水平较普食组明显升高(P<0.05),而小檗碱处理后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高脂组PPARγ和INSIG-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普食组(P<0.05),小檗碱处理后PPARγ mRNA表达明显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而INSIG-2 mRNA表达则较高脂组明显上调(P<0.05),且低剂量作用更明显. 结论 小檗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其机制与PPARγ表达下调而INSIG-2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