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1,2],本文对我院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56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采用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并行整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56例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3岁~67岁,平均23.62岁。左侧26例,右侧30例。术前炎症迁延不愈最长达半年,最短于脓肿切开后3天。手术方法:患者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先天性耳前瘘管治疗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9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55例在非炎症期手术,42例在感染初期或感染控制后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 9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在非感染期和感染初期或炎症控制期以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均可取得同样治疗效果,可根据不同要求的患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选择不同手术时机.尽可能做到可以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本文对我院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56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采用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并行整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尽管无症状者可不予处理,但部分患者因反复继发感染或感染蔓延到外耳道及耳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而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有部分反复感染的患儿在感染期手术治疗后复发,为了确定耳前瘘管的最佳手术时机,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31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和优点。方法:采取显微镜下内切法对先天性耳前瘘管102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并于手术后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98.04%的患者在7~14d内愈合,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术后复发、反复感染、感染期有脓腔及存在大量瘢痕组织的患者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复杂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71例(80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病例均于术耳感染控制后1周以上再行手术,术中均采用整块组织切除原则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 78耳(97.5%)未复发,仅2耳(2.5%)术后复发并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另有1耳(1.25%)术后第4天出现切口缝线感染,经伤口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 结论 合适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界限的精准确定及病变组织的整体切除有利于彻底切除复杂先天性耳前瘘管病变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取科学规范系统的换药程序及护理方法,对于缩短重度耳前瘘管感染后愈合时间、程度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此类患儿,用刮匙轻轻刮除创面内增生的坏死组织,再用3%的双氧水局部冲洗,以清除伤口表面的残留脓液;大蒜红汞液局部涂抹,保护创面周围皮肤,促进皮肤愈合;加压冲洗瘘管内的脓性分泌物,保持管道的通畅.结果 本组患儿感染创面全部愈合,时间7~13d.结论 系统的换药护理比常规换药缩短了换药时间,减轻长时间换药带来的疼痛感,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碘酊换药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治疗中减少复发的意义。方法 常规局麻下切开感染的瘘管,彻底清创后,以2%碘酊换药3天。结果 本组4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过实践证明,本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费用低,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耳前瘘管感染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一、二腮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耳前瘘管感染多有发生,耳前瘘管切除后感染复发的再处理值得探究,现报告43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耳前瘘管手术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感染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感染期手术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1月 ,我们对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 1 0 4例在感染期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其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0 4例中 ,男 5 1例 ,女 5 3例 ;年龄 6个月~ 1 4岁。左耳 4 8例 ,右耳 30例 ,双耳 2 6例。病程 2周~ 6年。感染 1~ 2次 90例 ,≥ 3次 1 4例。感染灶在耳前 91例 ,耳后 1 3例。 75例是在抗感染治疗(静脉输入青霉素 2 0万U/kg和氨氯西林 1 0 0mg/kg) 3~ 5d后手术 ,2 9例是在感染完全控制后手术。对病变范围小、炎症轻的患者于门诊手术。术前 30min…  相似文献   

12.
小儿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12月,开展小儿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共计32例(34耳),经半年以上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无复发。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瘘管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破溃后则形成脓瘘或瘢痕,需行瘘管摘除术方能根治。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感染状态,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行瘘管切除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78例局麻下进行手术治疗, 显微镜辅助,其中在非感染期间手术43例, 在感染得到基本控制后手术35例。结果 7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1年以上, 两组术后各出现复发1例。结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得到基本控制后, 加以显微镜辅助行瘘管切除术, 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又称耳前窦道,1864年由Van Heusinger首先报道,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CPF主要表现为盲端小管开口于外耳皮肤上,多见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开口于耳轮的后上边缘、耳屏及耳垂[1-2].通常瘘管窄小,且深浅长短不一,偶可见分支,常位于面神经和腮腺前后及侧面,几乎所有瘘管均与耳软骨的软骨膜相连[3].大部分CPF单侧发病,通常无自觉症状而不需治疗[4].由于上皮碎片脱落或感染,瘘管会流出分泌物;因其复发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出现感染,则需手术切除瘘管[4-5].CPF的发病率有地区和人种差异,高低不等,欧洲和美国为0.1% ~0.9%,非洲一些地区为5% ~ 10%[6],我国的发病率为1.2%[7].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一期手术治疗和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43耳)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4耳正处于感染期耳前瘘管为实验组,19耳感染控制后耳前瘘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时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拆线天数、切口二期愈合、瘢痕、耳廓畸形、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行手术切除,并一期修复,缩短了患者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同时降低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因挤压或者局部卫生不够而发生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如若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反复感染,局部形成长期不愈的脓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科于2009年7fl~2013年1月采用联合食用白糖换药收治难治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手术治疗5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手术治疗50例报告张俊林,王蕴弼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待感染控制、皮肤恢复正常形态后再行瘘管切除。从1983年3月开始,我们打破常规,在急性感染期间将脓肿切开引流2~5天便行瘘管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 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瘘口在外耳道口前上方区域;变异型耳前瘘管共12例/侧,分别开口于耳轮脚、外耳道内、...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耳屏问切迹至口角的连线上,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