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兔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功能随时间演变的规律,探讨MRI影像特征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日本长耳白兔45只,采用开胸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即刻(0周)和术后1、2、4、6、8周共6个时间点行在体MR检查,测定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射血率峰值(PER)、充盈率峰值(PFR).比较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每个时间点随机取5只动物的心脏离体标本,行MR扩散张量成像(DTI),测量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参数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梗死区心肌及不同区域心肌的FA值与ADC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2组均数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左心室EDV呈现增加趋势,由术前的(2.21±0.35) ml增加到术后8周时的(3.15±0.57)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4,P =0.220).EF则由(57.31±11.11)%下降至(34.71±8.72)%,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134,P=0.001).EF随着EDV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一次方程:y=- 5.58x± 57.7 (F=8.855,P=0.005).随梗死时间的延长,PER由(27.31±13.06) ml/s下降至(17.31±6.41) ml/s (F=2.105,P=0.037),而PFR则由(23.79±14.15) ml/s下降至(12.07±6.91) ml/s (F =2.366,P=0.011).梗死区FA值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0.442±0.093下降至0.107±0.037(F=12.61,P=0.001),而ADC值则由(5.07±1.15)×10-4 mm2/s上升至(6.39±0.78)×10-4 mm2/s(F=4.166,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梗死区、边缘区和外围区的FA值分别为0.201±0.049、0.316±0.127、0.323 ±0.117,ADC值分别为(6.19±1.78)×10-4、(5.44±2.63)×10-4、(5.29±2.02)×10-4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96,P =0.004;F =3.248,P=0.018).FA、ADC值在梗死区与边缘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27,P=0.001:t =3.292,P=0.005),而边缘区和外围区的FA值、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4,P=0.129;t=1.467,P=0.164).结论 MR心功能测定可以动态监测AMI后心室功能性重塑过程,通过DTI可以反映心室结构性重塑过程的心肌微观察结构的改变.MRI可以作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一种可行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海林  董萍  庄舒斌 《人民军医》2008,51(6):358-358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男,79岁。因散步时突发心前区不适,伴面色苍白、出汗,现场急救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吸氧,行心电图检查时,突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抽搐,心电图示室颤,血压为0。除颤后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抬高2.0mV,高于残存的R波形成墓碑样改变,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发作室速、室颤,电除颤4次,转复窦性心律,同时利多卡因100mg入壶,多巴胺40mg、利多卡因3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病情平稳后转送医院,2天后患者因心脏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梗死。我科对1例藏族女性,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女,55岁,藏族。在青海省玉树州(海拔3800m)居住30多年,移居西宁(海拔2260m)10年余。无吸烟及饮酒史,以'胸痛、上腹痛伴胸闷、气憋5天为主诉于2006年1月收住我科。入院查体精神差,痛苦面容,口唇及四肢末梢轻度发绀,消瘦体形。测T36.1℃、P88次/分、R22次/分、BP100mmHg/65mmHg,入院后急查肝功:ALT142IU/L、ASY1…  相似文献   

4.
心脏三维标测中配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标测导管采集点与计算机断层(CT)或核磁共振(MR)成像建立的三维心脏模型进行配准。方法现有的方法通常是以三维标测点空间和CT/MR数据模型空间都是正交为前提,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只调整三维平移、旋转和拉伸等9个自由度来实现配准。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这2个空间不一定同时正交。因此引入了基于12个自由度的仿射变换模型和相应的迭代最近点算法来实现配准,并研究了如何把该算法与手术操作结合起来。结合OpenGL,我们用Visual C++ 6.0软件实现了该配准方法。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平均误差由配准前的40像素降到了配准后的1.5像素;进一步的动物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提出的三维标测配准算法能够实现心脏三维标测中的配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相关心室进行标测,构建心室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治疗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右心室室性早搏6例,左心室室性早搏2例)。结果8例患者中均消融成功,放电次数2.2±1.7次。术前室性早搏总数24711±5612个/24h,术后0~5个/24h,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室性早搏≤10个/24h。结论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标测和消融经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可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结构,附以电生理信息,安全有效,定位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室形态和心功能参数的变化,探讨MRI测量心功能参数对心室重塑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病变组,1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病变组及对照组成员均行MRI检查。MRI测量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客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射血率峰值(PER)、充盈率峰值(PFR)。同时测量梗死心肌面积所占的百分比,以24%为分界值,分为无重塑组(≤24%)和重塑组(〉24%),分析各组间的心功能参数的差异,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能独立评估心室重塑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病变组的EDV、ESV、SV均高于对照组,病变组的LVEF、PER和PFR低于对照组。ESV随EDV的增加而增加(P〈0.001),PER、PFR及LVEF均随EDV的增加而下降(P〈0.05),而SV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FR、EDV和ESV的ROC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741、0.764,分界值分别为2.27EDV/sec、140.23ml和79.12ml(P值分别为0.036、0.021和0.032)。结论:MRI可以从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不同角度全面地评估心功能变化。MRI心功能指标对评估心室重塑有重要作用。PFR、EDV、ESV可以作为独立因子评估心室重塑,其中以PFR的评估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47岁,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且疼痛为压榨样,伴气短,轻度呼吸困难,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并逐渐出现后背部疼痛,此时胸痛时间持续长达2h左右,遂来我院门诊就医,行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嘱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胸痛缓解50%~60%,结合患者高脂血症半年余,吸烟史20余年,平均20支/d,且胸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除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沿海居民高血压性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NH)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评估室性电风暴与临床预后危险分层.方法 选择急诊住院有高皿压性LVH并AMI室性电风暴(室速或室颤)317例(Ⅱ组),另选无高血压性LVH室性电风暴AMI 109例(Ⅰ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和持续心电监护,分析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高危特点.结果 室性电风暴组以高血压LVH并AMI患者心电图指标心房终末电势异常、∑ST段抬高振幅、ST段抬高导联数、QTc间期延长、对应导联ST段振幅下移等特征,梗死部位以前壁或复合前壁,并以左前降支合并回旋支或/和右冠脉完全闭塞多支病变为主,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临床并发泵衰竭、AMI扩展、住院病死率、室性电风暴AMI发病后6 h内发生率明显增多(P<0.01).结论 高血压性LVH并AMI室性电风暴患者,心电图多项指标异常对临床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试剂盒是否适用于猪心肌梗死模型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检测,其检测的cTnI峰值与DE-MRI所检测心肌梗死积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0只制备成功的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h、2h、5h、24h、48h、72h、1周采血行cTnI检测,所用试剂盒为临床试剂盒;术后行延迟增强MRI(DE-MRI)检查,心脏标本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10例TTC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均证实有心肌梗死;10例cTnI术后1h可见上升,于24h达高峰,24h峰值与DE-MRI、TTC检测的心肌梗死积分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55(P值<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试剂盒对猪血清cTnI术前及术后检测,可反映猪心肌损伤;其24h峰值与DE-MRI心肌梗死范围强相关;两者均可活体内检测,且对坏死心肌有高度敏感性,两者结合有助于结果的相互印证和互为补充,可更准确地评价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评价左室心肌梗死对右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们利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评价左室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对右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对照组15例(Go),前壁心肌梗死组29例(G1),下壁心肌梗死组39例(G2),利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技术评价三组的右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结果:①右室整体收缩功能,在RVEF、PER和1/3EF三个参数中,G2较Go和G1均有明显下降(P<0.05);②右室整体舒张功能,在PFR,1/3FF和1/3ER三个参数中,与Go比较,G1和G2均有明显下降(P<0.05);③右室局部收缩功能,以RVREF为参数,G2在三个节段上比Go有明显下降(P<0.05);④右室局部舒张功能,以RVR1/3FF为参数,G2在四个节段上比Go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左室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右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资料与方法对60例正常人和3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动态图像.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的涡流模式进行脱机分析,测量并比较舒张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涡流横向位置、纵向位置,涡流的最大向量速度及涡流强度.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充盈期与左心房收缩期涡流纵径明显增大(P <0.01),横向位置更靠近后侧壁,纵向位置靠近心尖部,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均明显减低(P <0.01).结论血流向量成像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充盈期与左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为评估左心室内流体力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右心室梗塞的冠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下壁急性心肌梗塞 (AMI)并右心室梗塞 (RV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 43例 (其中 16例下壁AMI并RVMI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提示下壁AMI并RVMI改变 16例 ,梗塞相关动脉 (IRA)为右冠脉 15例 (93 7% ) ,阻塞右冠脉近段 13例 (81 2 % ) ,中段 2例 (12 5 % ) ,均为右冠脉优势型。回旋支阻塞 1例(6 2 % ) ,且呈左冠脉优势型。结论 下壁AMI并RVMI的血管病变部位多见于优势型右冠脉的近段和中段。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左室容量变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双向左室电影造影分析了14只急性心肌梗塞实验犬的左室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的早期变化。实验表明,左室容量的增加发生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出现的时间要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左室局部功能异常的敏感性高于左室整体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梗的临床特征和院内死亡率。方法对7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未累及右室患者(Ⅰ组)和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室患者(Ⅱ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家族史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映心肌梗死面积的CK及CK-MB峰值Ⅱ组较Ⅰ组高;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再灌流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受常规治疗患者病死率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室有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预后差的特点,早期溶栓或急诊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左室压是否为影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的重要因素,将家兔5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结扎左室支、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结扎左室支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加LMR处理。结果,单用LMR或升高左室压加LMR均可使EECGST段抬高的平均值(ST↑)、ST段异常抬高的标测点数(NST↑)显著降低,使ST段抬高总值(∑ST)回降率加快,说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减轻;左室支结扎6小时时,心肌N-BT染色也显示心肌梗塞范围(SMI)明显缩小、残存心肌范围(SRM)增加,与没有LMR的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升高左室压的情况下施行LMR,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单用LMR组(P<0.05),说明左室压是影响LMR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AMI冠状动脉高压球囊支架植入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40~72岁,平均51.3岁。AMI前壁10例,前侧壁3例,前间壁2例,下壁和下后壁各4例,侧壁1例。结果26支与梗塞相关的血管植入支架28只。支架适应证Primary4例,Denovo5例,Suboptimal8例,Bial-out7例。术后血管残余狭窄3.8±6.9%,均无严重急性、亚急性血管和出血并发症。术后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84.3天,无支架再狭窄。结论AMI确诊后尽早行支架植入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功能分析进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险预测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89例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的种类将受检者分为4组:Ⅰ,管壁光整或呈环形增厚,管腔狭窄<30%;Ⅱ,管壁偏心性增厚或单发钙化斑块,管腔狭窄<50%;Ⅲ,单或多发软斑块,管腔狭窄<50%;Ⅳ,多发软斑块或多发混合性斑块,管腔狭窄>50%。按组别分别计算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LVMM,LVEDV与临床证实的心肌缺血发生率间呈正相关(r≈0.82,0.76)。LVEF与临床证实的心肌缺血发生率间呈负相关(r≈-0.74)。结论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法准确预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险。运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功能分析能够同时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类型以及心脏功能改变,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险预测中具有更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心功能变化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MI后HF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A组(心功能Ⅱ级,20例),B组(心功能Ⅲ级,20例),C组(心功能Ⅳ级,2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