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2.
1 控制传染源1.1 规范患者就医流程 为加快诊治速度和转运速度 ,尽快缩短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 ,我们执行简便快捷的患者就医流程 ,以减少SARS的漏诊和交叉感染。1.2 加强门诊患者的管理 在门诊分诊处设有体温测量窗口 ,实行就地测量就地登记。如果患者体温超过 37.3℃ ,或者患者行动不便需要陪同人员协助到诊室 ,陪同人员同样需要测量体温 ,体温超过 37.3℃ ,由护士指导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在分诊处留有发热患者的一览表 ,以供随访。发热门诊出入口处设保安人员站岗 ,限制陪伴人员进入诊区 ,且凭医嘱放行患者。发热门诊设有收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某医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此次SARS院内感染的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13例护理人员发生院内SARS感染,输入性传染源为一女性肿瘤患者的丈夫,这名确诊SARS的丈夫在发病期间与其妻至少有2周医院内密切接触史。13例中8名是后来借调入该肿瘤患者入住科室的,她们感染SARS的平均潜伏期为12.6d。对与13例SARS病例在潜伏期内(1例为发病早期)有密切接触者共57人进行追踪观察1月.结果无l例感染SARS。结论 SARS病人在潜伏期没有传染性或传染性不大。感染SARS与接触传染源的程度以及持续接触时间有关。SARS的发病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SARS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免疫损害有关。免疫抑制病人可能成为SARS的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SARS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平 《世界感染杂志》2004,4(1):74-76,78
目的:探讨SARS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SARS疫情在某些综合医院内暴发流行期间的各种信息和现有医疗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SARS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①医院管理不善,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工作和SARS初期的疫情重视不够;②医院学科设置不完整,专业划分和医疗工作流程不合理;⑦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警惕性不高,疏于防护;④医院建筑设计不合理,过紧、过密,空气流通不畅。结论: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①加强和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治水平;②建立感染病科(或感染内科),完善医院的学科设置,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专业的诊治范围,合理规范医院的医疗流程;③增强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④医院建筑布局和病房设计、建设必须符合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发热门诊在北京地区SARS流行期间对SARS疫情控制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地区确诊SARS患者158名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主要为患者的发病及就医经过:包括患者发热时间,每次就医的时间、医院、科室,胸片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患者处理及转院情况,同时调查了患者的接触史。按发热门诊建立规范过程分期,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就医情况。结果 ①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及群众对SARS的了解加深,SARS患者从发热到就医时间间隔呈下降趋势;②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从发热到被隔离前就诊次数明显减少;③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首诊到发热门诊的比例显著增加;④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从第一次就医到完全被隔离时间间隔显著缩短;⑤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从首诊到确诊的时间间隔明显缩短,到发热门诊比到普通门急诊就医患者确诊时间明显提前;⑥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医院内感染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本研究充分说明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控制医院内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发热门诊构建了非典防控与诊治相联系的纽带,提高了SARS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总之发热门诊切实起到了对SARS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作用,在北京SARS疫情控制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的,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今年春天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流行及漫延。SARS防治形势比较严峻,有病例报告的省份医护人员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地流动人员较多,加大了防病治病的难度,发热门诊是防治SARS的重要环节,其监测作用十分重要。为进一步加强SARS的防治工作,我院于今年4月22日正式成立发热门诊。截止8月11日近4个月时问里,共收治患者  相似文献   

8.
经利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6-17,20
目的探讨入住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 8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09例,感染率为13.10%。院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等有关,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必须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县级市医院,我院收治了18名确诊SARS患和20余名疑似SRAS患,通过及时建立和完善预防院内感染组织网络,依靠专家科学防护指导与培训,建章立制与严格的防护管理相结合,领导以身作则,亲自挂帅,各环节医务人员积极配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防院内感染体系,实现了全院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和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口腔门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比较困难。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唾液、钻牙时喷雾、拔牙时出血均能因灭菌不彻底而导致交叉感染。因此控制口腔门诊院内感染应引以足够重视,本文将口腔门诊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口腔门诊院内感染相关因素1.1医患交叉感染有文献报道[1],治疗后的牙科注射器柄污染率为40%,操作台把手为16%、围布为22%、水龙头20%;虽经清洗后注射器的污染率仍为10%、水龙头为4%、操作台把手为2%,从而导致医患人员与之接触物品的污染,进而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此外,牙医中HBV、HCV、HIV均存在职业感染问题。国内对医务人员群体调查发现,口腔科医务人员血清中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1.2环境污染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如紫外线消毒前未认真清洁各治疗、诊疗台面及仪器表面,患者咳嗽出的飞沫、钻牙时喷雾、修复义齿打磨的粉尘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发热筛查在防控SARS中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发热筛查在北京防控SARS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了北京航空系统、铁路交通系统、公路主要交通干道检疫检查站等进行调查。采用与各部门主管人员座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各系统自建立以来投入人力、物力情况、筛查人流量、筛出的发热人员数,结合疫情数据库分析,从流行病学专业角度对发热筛查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从2003年4月26日—6月14日,各交通系统共检测约700万人,设备总投入在4000万以上,在5月6日前共筛出9例SARS确诊病人,以后再无确诊病例,发热筛查工作量随着客流量加大而繁重,每日平均测查体温20多万人次,动用人员近1800人,筛查SARS的成本效益很低。结论 在SARS后期交通系统发热筛查措施对SARS防控作用极为有限。因此对目前的发热筛查方式应进行适当调整,科学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发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 877例发热诊室留观的患者 ,按发热程度、热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分组进行比较 ,进行SCL - 90 (症状自评量表 )测查 ,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发热患者各项症状因子均明显升高 ,且体温愈高 ,升高愈明显 (P <0 .0 1)。 (2 )体温 >38℃患者中 ,热程≥ 3天者各项症状因子分值明显高于 <3天者 (P <0 .0 1) ;肺炎患者各项症状因子分值高于非肺炎患者 ,尤其是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症状因子分值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发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差 ,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是常见的负性情绪 ,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2003年3~4月收治和医院内感染的34例确诊SARS病例(其中住院患者10例,医护人员24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①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6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②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③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提示:可能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的垂直传播方式.④示踪剂气体实验显示:在输入病例所在7层病房卫生间燃烧熏香,在8, 9,11,12,13层均可以闻到气味,提示医院的建筑和排风系统具备病原体气溶胶垂直长距离传播的条件.结论:医院内感染是SARS初期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医护人员和医院就诊患者是主要的受染人群.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气溶胶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和空气微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北京临床诊断SARS病例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利用SPSS软件,结合北京市2000年人口数,进行临床诊断SAR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和分析。结果 确诊SARS的发病率为1.04/万,死亡率为5.75/百万。病死率为5.42%。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医务人员(27.8%)发病比例最高,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有明确接触史的占38.1%。结论 家庭内传播和医院内传播是病例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控制传染源后疫恃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医院SARS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措施及评价。方法:选择某医院2003年3—4月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①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0例。②流行病学特点: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大且合并较重基础病,而受染医护人员以一线中青年为主。③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SARS进一步扩散的继发传染源。④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并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传染源,增设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立医学观察区,病区通风和消毒,严禁探视和加强人员防护等措施,医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ARS医院内爆发后医院疫源地的血清流行病学规律。【方法】采用回顾和前瞻性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SARS院内爆发后不同人群的SARS-CoV特异性IgG抗体分布。【结果】医院SARS疫区的高危人群、隔离人群和非疫区人群的SARS-CoV特异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0.0%和0.0%;SARS康复人员血清IgG抗体水平随时间增高,第31 w(217 d)时,血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随后,SARS抗体水平不断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到研究结束时检测仍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SARS康复后61 w期间,血清抗体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且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北京三所全国重点高校封闭式管理的在校学生焦虑与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一般状况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三所全国重点高校的6 28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98名学生出现焦虑症状,检出率为9.5%;有1 857名学生出现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6%;男生焦虑及抑郁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χ2焦虑=10.73,P<0.01;χ2抑郁=34.13,P<0.01);文科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理工科学生(χ2=8.87,P<0.01),而理工科学生高于医科学生(χ2=10.15,P<0.01);对不同专业抑郁症状检出率进行分析亦得类似结果,文科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理工科学生(χ2=6.43,P=0.011),而理工科学生高于医科学生(χ2=13.29,P<0.01);本科生、研究生各年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医学专业(OR焦虑=1.495;OR抑郁=1.164)、不了解SARS防治措施(OR焦虑=1.363;OR抑郁=1.214)、认为学校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OR焦虑=1.230;OR抑郁=1.265)、对政府最终战胜SARS缺乏信心(OR焦虑=4.924;OR抑郁=3.499)是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的危险因素;抗击SARS行为意向与焦虑症状或抑郁症状有一定关系.结论性别、专业和战胜SARS的信心对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有效的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SARS治疗过程中由继发感染引起的病情反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继发感染的14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病人均给予阿奇霉素和头孢呋欣或左旋氧氟沙星抗感染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7例病人体温迅速降至正常,经过3天后再次上升,4例病人表现为持续高热,2例病人体温保持正常,1例糖尿病病人体温出现反复波动;所有病人在治疗中出现肺部阴影加重和/或白细胞明显增高,调整抗茵药物后所有病人在3天内体温均再次降至正常。肺部阴影逐渐吸收。有2例重症病人死亡,12例痊愈出院。结论 SARS病人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体温的复升,WBC及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肺部阴影的加重可能为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应加强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SARS期间医院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对医疗工作重点流程和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了加强门、急诊患者、拟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及手术患者管理的方案和措施,有效地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SARS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 0 3年 3月 15日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近期开始广泛流行的、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非典型肺炎”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该感染症的潜伏期为 2~ 12d ,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 ( >3 8℃ )、头疼和干咳 ,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 ,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后者死亡率极高。 4月 16日 ,在日内瓦举行的 9国科学家会议上 ,WHO正式确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该病毒相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就最新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