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谱心电图又称频阈心电图,是现代电子技术和数学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医学检测方面的一大突破,对心电信号的分析具有信息量大、敏感度高和相关动态分析等优点,对心电异常活动超早期改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从而弥补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不敏感的缺陷。我院自1998年11月~1999年7月用北京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Cardio-1200心电综合分析仪检查了各种病例603例,现将临床确诊的384例心绞痛者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138名心电向量图(VCG)符合心肌缺血者同时做心电图(ECG)检查,经分析各项测值发现,VCG诊断心肌缺血优于ECG。主要表现为R/T比值增大,ST向量右偏,其次为T环L/W比值减小,T环向量右偏。  相似文献   

3.
对4组共223例不同检测者的ECG和VCG的T环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心肌缺血时VCG的T环改变比ECG上的T波和ST段改变更为敏感;2.当T环电压小于0.3mV、T环长/宽比值和T/QRS比值变小时结合临床可考虑为早期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发生机制及规律.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记录系统,对116例冠心病(CAD)患者连续监测48h,结合生活日志分析诊断.结果 ①79.6% SMI ST段下移发生于轻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发作高峰位于上午6:00-12:00时(P<0.01);下移程度及阵次以日间为著;②夜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增高、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P<0.01);③心率增快的高低与缺血的程度成正相关,心率越快,ST段下移越明显,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结论 ①二级预防的CAD者仍有较高的SMI发生率,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②缺血阵次、ST段移位幅度和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心肌缺血总负荷等指标是评估心肌缺血有价值的指标;③心肌缺血有不同的机制,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治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主张给β-受体阻滞剂.冠脉张力增加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异常引起冠脉供血不足,主张给钙离子拮抗剂或硝酸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心电工作站多项检查(6项),对心肌缺血患者对比观察的检测结果,总结心电图(ECG)、心电向量图(VCG)、频谱心电图(FcG)、高频心电图(FHECG)、心室晚电位(VLP)、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用多种手段、多个窗口观察心肌缺血时的心脏电生理改变。方法:74例冠心病ECG单纯ST—T波异常的患者同时检测VCG、FCG、FHECG、VLP、HRV,根据6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8例冠心痛者的24h DCG所记录的缺血型ST段进行分析。结果88例中,缺血型ST段下移514阵次,其中SMI365阵次,占发作盛数70%;伴胸痛、胸闷不适的心肌缺血105阵次,占发作总数的20.4%。结论DCG是检测SMI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T的改变较常见,而有3/4的心肌缺血有ST-T明显改变,在临床上却无疼痛症状.即无痛性心肌缺血(SMI)以老年人为多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386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291次,占缺血总数75%。SMI发作时心率平均65±14.5次/分,有症状性心肌缺血(MI)发作时心率79.2±5.6次/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MI发作频率以上午6~9时最高,占24小时发作总数的30%,而夜间10时~凌晨1时发作频率最低,占24小时发作总数的7%。提示动态心电图为诊断冠心病S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动态心电图是美国物理学家Norman J·Holter于1957年发明的,故又称Holter心电图,简称Holter,现在一般称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AECG检出的心电信息量远大于普通心电图,尤其是对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捕捉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普通心电图是不可比的。AECG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71例患者的DC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心肌缺血性ST改变并经临床证实者174例,正常者15例,其它心电图改变者582例.132例心肌缺血者中伴有胸闷、胸痛者中42例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结论 12导联DCG检测对心肌缺血的评价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它的无创性及日常生活监测功能比有创的冠脉造影和运动试验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6例曾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析其Holter的缺血性ST段改变。结果:Holter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51.3%,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36.5%,特异性为82.5%。多支病变及严重狭窄的冠心病可提高Holter的敏感性。结论: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多支冠脉狭窄及严重可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郑霞  高洁 《山东医药》1999,39(10):8-9
对468例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16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443例阵次,大多数在6~18时发作,与运动量大小有关,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79.69%。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的规律,对148例的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发现SMI者占大多数(85.07%);分布在6:00~12:00较多,0:00~6:00较少;发作时心率≥100次/分占54.17%,≤60次/分占2.41%,大部分SMI为快频率依赖性;同时SMI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  相似文献   

14.
U波在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萍 《高血压杂志》2000,8(4):363-364
U波是心电图中波形最小,最不明确的波形,常常不受注意。然而,U波可能是心电图诸波中最重要的波形之一,其形态和(或)向量方向的改变常常伴随晚期的心脏病。作者试图对U波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上的意义作一综述。1 正常U波:正常U波是一个小而圆的波,出现在T波之后,方向与T波相同,即在T波直立的导联中U波也是直立,U波的向量在额面为 60°,在横面呈向前及轻度向左,反映在心电图上,Ⅱ、V3、V4导联U波幅度最大,在aVL导联最不明显。因此,Q-T间期应在受U波影响最小的aVL导联上测量。关于U波的产生机理,曾经提出很多学说,较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12导联频谱心电图(简称12-F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行冠脉造影(冠心病人67例,正常人33例)者的12-FCG及12导联常规心电图(简称ECG)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2-F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1%)及特异性(57.6%)与ECG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1.75,x~2=0.24,P>0.05),但两者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两者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并不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12-FCG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改变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并不优于ECG,检出率也不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5例冠心病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异常检出率为87.32%,常规心电图为7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主要集中在06:00-11:59时间段,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快频率发作率为84.97%,显著高于慢频率发作率15.03%(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 ST段压低的检出率,明确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1〕。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创伤大、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无法普及〔2〕。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过程中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分析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及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有缺血型ST段改变者56例,占91%,其中有症状者18例,占30%,无症状者42例,占70%,ST段压低共160阵,有症状19阵,占31%,无症状者41阵,占69%。结论冠心病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十分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76例经核素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运动异常的心绞痛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58例有缺血型ST段异常(76.3%),22例有三级以上室性早搏(28.9%),室壁运动异常区域多者ST段异常发生率、频率、持续时间及偏移程度均较大,室早检出率也明显增高。EF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ST段缺血性异常发生率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心绞痛者比较其常规心电图(ECG)与DCG发生SMI的差别。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伴有SMI发作在DCG中的检出率为52.5%、80%,ECG检出率为2.5%、7.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1)。结论DCG在诊断SMI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