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痞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相似文献   

2.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3.
<正>痞证是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对痞证就有论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汉·张仲景则称之为"心下痞"。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历代医家对本病在认识与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仅就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思路略作梳理。1张仲景"和中"之法与泻心汤类方张仲景在治疗痞证以调和脾胃升降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4.
杜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45-146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导致以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肝、胆、胃、肠、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但尤以胃病为多。笔者于临床中见到有医者动辄则以泻利之药,以图一时之效,而犯"虚虚"之戒。诚如《医学正传.痞满》所说":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自己对"虚痞"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金荣耀  茹娅娟 《新中医》2019,51(9):338-339
简版:正文: 痞满,是指以心下胃脘处有胀满不适感,按之濡软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该病名首见于《伤寒论》,文中提出“满而不痛者”曰痞,又具体描述为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而满,故可认为痞满的病位在心下胃脘。 坍溪心法,痞》谓之“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乏形者,是痞也”。……  相似文献   

6.
胃胀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称之为“脘痞”。若将其单列为一种病证,当是中医教材“痞满”一节中的“心下痞”。胃胀病证首见于《灵枢·胀论》,临床常以胃脘痞胀与疼痛并见,且往往以胀满为主,常见于现代医学之慢性表浅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动力障碍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相关疾病。现详载导师采用甘凉养阴法治愈胃胀验案1则,进行理法方药的深入探析,指出医家易犯之诊疗误区。  相似文献   

7.
结胸证探析     
结胸证是《伤寒论》太阳病下篇的一个重点病证,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实质是什么?今从其重点症状着手,进行剖析: 结胸证的发病部位,主要都集中在心下,大结胸证是不按自痛,非但痛,还有满、硬、石硬,甚至痛不可近(拒按);小结胸证是“按之则痛”,显然是不按不痛的。痞证也在心下,尽管痞证也可以有心下硬,甚至还可以有硬而满,但痞证就是不痛,“按之濡”,按了也不痛。从而衬托出了“痛”字  相似文献   

8.
刘启泉  王志坤  张晓利 《光明中医》2011,26(6):1093-1094
嗳气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一种病证。《内经》无嗳气之名,称其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为病,心为噫"。《说文解字》释噫为"饱食息也",即饱食之气。嗳气之病名首见于《丹溪心法》,并提出本证乃"胃中有火有痰所致"。嗳气一证有轻重之别,可单独出现,亦可与痞满、胃痛等症并见。若一时气逆而作,无明显兼证,病证轻微者,可不药而愈;若持续或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丁静茹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5):F0003-F0003
痞一词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而最早提出痞证的则是东汉的张仲景,其形容之为“但满而不痛者,则为痞”,且《伤寒论》论述痞证条文很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性质的的痞证,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将学习《伤寒论》中痞证的辨证施治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任 《新中医》1991,23(2):18-1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条文中“心下痞”之病证,乃指胃脘部满闷,按之柔软而不痛的证状。多由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以致邪气相结,寒热错杂。故仲景有泻心汤之设。临床所见此证甚多,但并不多由表邪误下所致,即所谓内伤杂病之心下痞也。其证有因忧郁气结而致心下痞满,亦常见兼见脘腹  相似文献   

11.
痞证是《伤寒论》太阳病变的重要内容。“痞”既是一个临床症状,又是一个证名。《伤寒论》云:“心下痞,按之濡。”“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濡与软同,即心下虽痞塞满闷,但按之却柔濡。故痞证临床主症为闭塞满闷,若与有形之实邪凝结亦可鞭满。此证虽见之于太阳坏病中,但在临床实践中以脾胃疾病为多见。笔者治疗本病35例,现作一小结,并结合《伤寒论》对痞症的论述,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它是流传至今的一张古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的第5条云“: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心中痞之证,有虚实不同。其病理机制:一为痰浊壅阻,气滞不通;一为中焦虚寒,大气不运。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原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是胸痹心中痞之实证。临证除见胸痛主证外,还有胸膈闭塞胀满、心中痛胀,或既痛且胀,或短气,胁下之气上逆抢心,形气充实[1]。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多闻及患者诉其心中满闷或胸闷憋气为主的一组…  相似文献   

13.
痞满一词始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则生满";《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则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现代则认为痞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塞,胃脘部或两胁肋甚至满腹满闷,痞塞不通,触之无形、不痛的一组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对腹证的描述,有“心下痞”、“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少腹急结”、“腹满”等等。兹就常见腹证之诊法介绍如下: 1.心下痞:自觉心下胸胁痞闷堵塞,按心下部腹壁紧张,多为泻心汤证。2.心下痞硬:除心下痞外,按之坚硬有物,并有抵抗压痛,亦多为泻心汤证。3.心下急:指胃脘部有急迫不快之感,按心窝部有明显抵抗,为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15.
李宇铭 《陕西中医》2011,32(10):1418-1418
<正>过去对痞证的解释,多以《伤寒论》151条作为痞证的定义:"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七版教材《伤寒学》说:"痞证的特点是心下堵闷不舒,然以手按之却柔软无物",而《伤寒论讲义》则说:"痞证病机为无形之邪阻滞气机,故以心下痞塞,按之如濡软、不痛为脉证特点",两者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痞证的表现必须有两种基本条件:1.闭塞堵闷感,2.按之柔软。但若以此观点解释痞证,则会出现许多矛盾,以下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汗证、头痛、痹证均属于中医范畴,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均有记载,《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后世医家治疗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汗证、头痛、痹证临床多单独为病,三者同时发病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和《素问·痹论》原文对照,发现《金匮》之奔豚气病与《内经》之心痹病除致病因素有所不同外,其病证、病机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认为《金匮》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  相似文献   

18.
心下痞与胃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东 《河南中医》2003,23(2):63-63
《伤寒论》第 15 1条 :“脉浮而紧 ,而复下之紧反入里 ,则作痞 ,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4 9条 :“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 ,不为逆 ,必蒸蒸而振 ,却发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 ,此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综合《伤寒》、《金匮》论痞 ,其病机为 :伤寒误下 ,使脾胃之气受伤 ,在表之邪 …  相似文献   

19.
<正>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病证[1]。它的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如:"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2]。因此,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按部位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指胃脘部的痞塞、胀满不适感。结合临床可知痞满病发生的病位多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刘桂荣老师认为痞满病的本质是脾胃  相似文献   

20.
<正> 祖国医学对腹诊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内经·腹中论》诸篇,就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腹证的病机与外候。《难经》又明确地把腹部疾患归隶于五脏。张仲景更给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腹证诊法的经验,在全书397条中,有关腹证诊治条文就有近百条,至今仍为腹证诊治的准绳。现就《伤寒论》腹证诊法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腹诊内容一、腹部证: 《伤寒论》中把腹部划分为心下、胸胁、胁下、大腹、少腹等部位。(一)心下证:心下指胃脘,胃属阳明,足阳明胃经脉循行于胃脘部。其病证有:心下痞、心下坚满、心下硬痛、心悸等。1.热入成痞:见于159条“心下痞,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