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庆华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8):79-79,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将8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况调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2.
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79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将84例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干预前、后两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家属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6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患者支抗植入术前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种植体成功率(SR)等,比较两组患者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命体征、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命体征、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青少年正畸患者支抗植入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种植体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脑垂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垂体瘤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70例存在不孕的女性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分别进行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结果病人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结论焦虑、抑郁是不孕症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情绪放松疗法对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环境介绍、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放松疗法。干预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疼痛管理、躯体功能及症状应对评分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放松疗法能降低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并提高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有益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F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F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因恐怖等导致的心理压力,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