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寻找治疗急、慢性心包炎的新方法。方法在彩色B超引导下取剑突旁或心尖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CVC,引流心包积液或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和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结果5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首次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左右,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置管3—30d,无二次置管者。结论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可达到急救、诊断、治疗及心包腔冲洗、心包腔内注药等目的,对不同原因的急、慢性心包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对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规律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对照组予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心包腔内药物注射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及恶性肿瘤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核性),顺铂(肿瘤性)治疗。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置管可靠,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及损伤,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内 ,并保留导管 ,进行抽液、引流、测压和注药治疗。结果  2 4例次全部成功 ,抽液或引流心包液 50~ 4 0 0 0ml,留置导管时间 3~ 4 0天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的优点在于 :①创伤小 ;②用途多 ;③使用简便 ;④减少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的心电图特点并分析心电图在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纳龙Nalong电脑心电采集系统在安静下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64例心包积液及53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总结其12导联常规心电图特点。 结果 64例心包积液心电图及53例缩窄性心包炎心电图中,均检出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低电压,Ptfv1负值增大及ST-T改变。64例心包积液及53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心电图显示,Ptfv1和T波改变在两组患者心电图表现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析12导心电图各波形变化,为临床鉴别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提供一定的依据,体现心电图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大量心包积液者40例,在全身抗结核基础上,其中20例在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减少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包炎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诊断 ,以提高心包炎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行心包切除术并有病理检查结果的心包炎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结核性 14例 ( 2 6 .9%) ,癌性 4例 ( 7.7%) ,非特异性改变 34例 ,其中 2例为创伤性、1例为放射性 ,其他 31例 ( 5 9.7%)原因不能确定。与非特异性组比较 ,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病程较短 (P <0 .0 1) ,有发热、急性心包炎、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病史者较多 (P <0 .0 5~0 .0 1) ;4例癌性心包炎均表现为顽固性渗液性心包炎。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病因不明 ,在已知的病因中 ,以结核多见 ;顽固性心包渗液多见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内留置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骅  张民  徐鹏  刘琨  李泽  宋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95-1996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中心静脉导管(CVC)心包腔内留置引流术是目前治疗心包积液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对其引流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 ,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 ,近年我院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15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确诊急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症患者 15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11~ 6 9岁 ,平均 4 6 .5岁。结核性积液 11例 ,肿瘤性积液 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积液 1例 ,外伤性积液 1例 ,化脓性积液 1例。1.2 方法1.2 .1  15例急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由左侧剑突旁直接穿刺后经…  相似文献   

10.
报告15例心包病变的CT诊断。在CT上根据积液量分为;少量、中量和大量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CT能对有无心包积液,积液的多少,心包缩窄增厚的程度和心包膜钙化做出较正确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CT应作为心包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小儿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心包积液患儿在超声定位下取剑突旁穿刺点,按Seldinger穿刺法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以及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结果20例小儿心包积液均穿刺成功,无心脏损伤、出血、局部感染、气胸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引流心包积液30~100mL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保留中心静脉导管5~22d,无1例发生心包缩窄。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小儿心包积液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价值。方法 1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实时监视和引导下进行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冲冼、心包内注药治疗,观察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治愈16例,治愈率88.9%,显效2例,显效率为11.1%,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心包腔尿激酶灌冼法对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作用。方法:应用尿激酶反复灌洗心包腔,观察患者症状和心包腔分离程度以及防治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作用。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100%,随访8月后,1例出现心包缩窄。结论: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加尿激酶灌洗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有防治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方法 对26例中大量的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26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5 d,引流液量300~3 800 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吕键  郑慧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12-113
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心尖部、剑突下穿刺心包,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反复抽液或注入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共引流放液132次,留置时间2~25d,14例病人从导管内注入抗结核和抗癌药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多次抽液,不仅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又降低了费用,此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制的柔性软头对心肌、血管无损伤,经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晓敏 《医学综述》2012,(22):3889-389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心包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大量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7例,置细管引流,在尽可能排出积液后,心包腔内给予恩度单药30~45 mg,封管和保留药物。3~5 d后开放导管,若无液体流出,且B超检查证实无积液时,可以拔除导管;若心包内仍有积液,则需继续引流和重复以上药物治疗;最多用药6次。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应用全身化疗。参照WHO制订的浆膜腔积液疗效评价标准及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非靶病灶评价方法,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例患者心包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00 mL,积液均呈暗红色浓血性;采用上述治疗后心包积液均得到控制,有效率为100%,同时心包填塞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无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等血液不良反应。结论在心包置细管引流的基础上,恩度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膜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待胸水流尽后再经导管予胸腔内注入IL-2200~300万IU,每周1次,连续2~4周,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CR 13例,PR 14例,NC 8例,总有效率为77.1%(27/35)。结论:经导管持续闭式引流联合大剂量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心包炎患者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包炎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诊断,以提高心包炎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心包切除术并有病理检查结果的心包炎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结核性14例(26.9%),癌性4例(7.7%).非特异性改变34例,其中2例为创伤性、1例为放射性,其他31例(59.7%)原因不能确定。与非特异性组比较,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病程较短(P<0.01),有发热、急性心包炎、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病史者较多(P<0.05—0.01);4例癌性心包炎均表现为顽固性渗液性心包炎。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病因不明,在巳知的病因中,以结核多见;顽固性心包渗液多见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