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及其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2例NHL的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状态。结果 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率、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密度均随NHL恶性程度的发展而逐渐增高,低度恶性组明显低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而中度及高度恶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此相反,Bax蛋白在低度恶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NH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的表达状态和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PCNA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及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旨在探讨它在NHL分级分型及其与R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62例NHL中低度恶性组16例,中度恶性组19例,高度恶性组27例。14例... 相似文献
3.
<正>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 患者女.67岁,以“发现颈部肿块4月余”为主诉入院.自诉肿块增大较快,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呛咳等表现,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一).肝脾未及。1·2 B超检查 使用Biosound-AU4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甲状腺轮廓清晰,各径线明显增大.甲状腺内光点增粗且分布不均匀.右叶近峡部处可见一大小为25×24mm~2的光点分布不均匀区.其内见一10×5mm~2的无回声区.包膜不清晰,左右叶内可见数个大小约6mm的钙化点以及数个大小为8×5mm~2的高回声光点密集区(图1)。CDFI显示: 甲状腺内血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总结22例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学特点,阐明其病变的本质是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该病以上呼吸道鼻面等中线部位为其独特的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复杂,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单一淋巴瘤样细胞的单形性和广泛坏死炎性肉芽组织中夹杂有数量不等的异形淋巴细胞的多形性两大类。22例中2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细胞性16例,B细胞性4例,据此可鉴别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而无此病理与免疫病理学改变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7.
8.
9.
通过4例原发于牙龈的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本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发生以及与其易混淆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3)
52例结外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原发部位以肠道,特别是小肠最多见(42.3%),肠道高发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组织学显示弥漫型(D)淋巴瘤45例,以弥漫性大无裂细胞性最多见(46.2%),滤泡型(F)7例,D/F为6.4:l。根据国际分类方案,中度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最高,占82.7%。 相似文献
11.
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关系,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LN)和6例脾脏标本中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RHLN和脾的淋上结周围和窦周围的淋巴细胞部分呈P16蛋白阳性表达,NHL的P16蛋白阳性表达为37.8%(17/45),其中低度恶性组为88.7%(10/15),中度恶性组为37.5%(6/16),高度恶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2例病人均采用钴60放射治疗,先全脑照射剂量30-50Gy,再缩野照射原发灶至50-60Gy,其中6例病人放疗后行辅助化疗。7例复发的病人行姑息性放化疗。结果:6例单纯术后放疗病人中位生存21.5月,6例放疗后辅助化疗的病人中位生存达35.5个月。7例复发病人经姑息性放化后中位生存10月。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术后行放射治疗及化疗较单纯放疗疗效好。复发后积极治疗仍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4 4岁 ,发现左乳包块 1d来本院门诊乳腺科就诊。体检 :左乳外上象限包块约 2 5cm× 2 5cm× 2cm大小 ,质中 ,活动 ,边界不清 ,未见乳头凹陷及皮肤桔皮样变。门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 :考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请术中冷冻切片确诊。入院后查体及彩色多普勒 ,X光胸片检查结果 :全身浅表淋巴结、纵隔、腹腔未见淋巴结肿大 ,肝、脾未见增大。于 2 0 0 1年 3月 2 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 ,并送病理科冷冻切片检查。巨检 :灰白近圆形肿物 1个 ,约 2cm× 2 5cm×2cm大小 ,切面灰白 ,质中 ,均质。术后冷冻切片诊断 :左乳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P16蛋白表达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关系,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LN)和6例脾脏标本中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RHLN和脾的淋巴小结周围和窦周围的淋巴细胞部分呈P16蛋白阳性表达,NHL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7.8%(17/45),其中低度恶性组为66.7%(10/15),中度恶性组为37.5%(6/16),高度恶性组为7.1%(1/14),NHL的低度与高度恶性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P16蛋白可能是NHL预后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18例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电镜研究结果,其中T细胞型16例,B细胞型2例。18例中多形细胞型14例,透明细胞型、小淋巴细胞型、无裂细胞型及裂细胞型各1例。多形细胞型中的大、中型瘤细胞中有较丰富、畸形的内质网,线粒体扩张,嵴减少或消失而表现出异形性;大型瘤细胞的核大,常染色质丰富和易见的核仁均说明其蛋白质合成机能旺盛,瘤细胞增生活跃。瘤组织中大、中型细胞越多,其恶性度越高。透明细胞型以大、中型细胞为主,显示出其高度恶性。无裂细胞型以不规则细胞突起文错存在而表现为瘤细胞成团存在,形成滤泡样结构,限制其瘤细胞的浸润、迁移,其恶性度较弥漫性增生者为低。相反后者则易于扩散、浸润,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850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辽宁省部分地区850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B细胞型淋巴瘤占全部病例的70%,其中滤泡型淋巴瘤17例,核裂、无核裂及混合细胞型淋巴瘤占79.44%,而浆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型较少。T细胞型淋巴瘤占总数的28%,其中透明细胞型和多形细胞型占大多数。并提出分型意见和各型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总结22例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学特点,阐明其病变的本质是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该病以上呼吸道息面等中线部位为其独特的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复杂,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单一淋巴瘤样细胞的单形性和广泛坏死炎性肉芽组织中夹杂有数量不等的异形淋巴细胞的多形性两大类。22例中2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细胞性16例,B细胞性4例,据此可鉴别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而无此病理与免疫病理学改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中高度恶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尹文敏,牛小青(包钢医院血液科,包头014010)骨髓移植尤其是自身骨髓移植(ABMT)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广泛开展。近几年来,ABMT在实体瘤应用中已有许多报道,我院1990年也开始ABMT。我国中高度非何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