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抑凋亡基因bcl2、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p21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用bcl2、p53和p21蛋白抗体对42例脑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良性星形细胞瘤bcl2呈现高表达(90%),恶变后表达下降,良性组表达率不仅显著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亦显著高于高度恶性组(P<0.05);p53和p21的表达则随恶性程度增高而呈增高趋势,良性组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组(P<0.01)。研究结果提示:星形细胞瘤的发生与bcl2、p53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或突变有关;p53、p21和bcl2之间可能有互相抑制作用;p53和p21表达反映了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情况,因而可作为判定脑星形细胞瘤恶性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2例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表达13例(406%),bcl2蛋白阳性表达26例(812%),bax蛋白阳性表达9例(281%);bax和bcl2蛋白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72,P<0.01)。提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bcl—2及P5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凋亡基因bcl- 2 和P53 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5 例膀胱癌组织中bcl- 2 基因产物和突变型P53 蛋白表达。结果 bcl- 2 和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 % 和44 % ,bcl-2 和P53 阳性率与肿瘤侵袭性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P< 0 .05) ,但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P> 0 .05) 。结论 结果提示,bcl- 2 与P53 表达在膀胱癌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bcl- 2 可作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和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前列腺癌(Pca)组织,3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7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Pca组和BPH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P组(均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bax蛋白在Pca、BPH、NP各组表达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bcl-2和bax mRNA比值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rthernbol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AL患儿骨髓细胞中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分析bcl-2/bax mRNA表达比值显示,高比值组NR率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AL患者儿骨髓细胞中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bcl-2mRNA的表达在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7.
基底细胞癌中p53,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2例基义细胞癌中p53蛋白,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表达13例,bcl-2蛋白阳性表达26例,bax蛋白阳性性表达9例;提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1)目的 研究bcl-2与P53蛋白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中的表达,探讨AIL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性质及恶性转化的可能机制。(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PCR技术检测bcl-2与P53蛋白表达及bcl-2/IgH融合基因,同时选择非零奇金病(NHL)20例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0例作为对比研究。(3) 结果 AIL病人bcl-2与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14/2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过程中p53与bcl-2基因表达变化的时序关系,以探索p53调控bcl-2的可能性。方法:选择具有野生型p53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用5-Fu为诱导剂诱导细胞凋亡;用Northern杂交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p53与bcl-2表达变化的时序性。结果:p53表达增高出现在bcl-2表达降低之前。结论:p53在时序上具有作为bcl-2基因负调控转录因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85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型子官内膜增生bc1-2高表达,p53阴性表达。子宫内膜典型腺癌Ⅰ级、Ⅱ级和Ⅲ级bc1-2阳性分别为16/20例,5/8例和2/7例,显示bc1-2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p53阳性分别为3/20R例,3/8例和4/7例,显示p53蛋白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子宫内膜癌bcl-2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果还提示,bc1-2和p53可能对宫内膜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p21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p53、p21和bcl-2基因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p53、p21和blc-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p21和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61%、46%;p53和p21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p53、p2  相似文献   

12.
用ABC法免疫组化方法观察85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型子宫内膜增生bcl-2高表达,p53阴性表达,子宫内膜典型腺癌I级,Ⅱ级和Ⅲ级bcl-2阳性分别为16/20例,5/8例和2/7例,显示bcl-2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p53阳性分别为3/20例,3/8例和4/7例,显示p53蛋白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子  相似文献   

13.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bcl-2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微波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 正常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bcl-2蛋白和p53蛋白均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喉癌中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 2 蛋白产物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41 例喉癌切除标本石蜡切片组织。结果 bcl- 2 蛋白在喉癌组织中有过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512 % (24/41) ;bcl- 2 表达与喉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高,bcl- 2 阳性表过率越高( P< 005) ,早期( Ⅰ、Ⅱ期) 喉癌中bcl- 2 表达明显高于晚期( Ⅲ、Ⅳ期)( P<005) ;bcl- 2 表达与肿瘤复发、转移无关P> 005) ;而与预后明显相关,bcl- 2 阳性组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5) 。结论 bcl- 2 基因在喉癌中有异常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对乳腺癌40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bcl-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高、中分化组bcl-2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P=0.0041)。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也与乳腺癌低分化有关(P=0.0076)。bcl-2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bcl-2影响乳腺癌的分化,而nm23除抑制肿瘤转移外,也与分化程度有关。乳腺癌中,bcl-2和nm23共同表达可能代表恶性程度较低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61例肺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癌基因Bcl-2、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Rb)、p53、p16。结果:Rb与p16表达、p53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P〈0.05),Rb与P53表达、P16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是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异常等多基因损害的积累过程和  相似文献   

18.
探讨癌基因bcl-2及其基因族成员bax、bclx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1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1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bclxlmRNA表达水平。结果91例乳腺癌病例中,bcl2阳性率65.9%(60/91),bax阳性率64.8%(59/9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凋亡指数(AI)、病理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相关,bcl2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水平正相关。AI与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对影响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具有预后作用;Cox’s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bcl2蛋白表达水平是独立的预后指标。16例乳腺癌新鲜标本中,50%(8/16)bclxlmRNA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bcl2蛋白表达、腋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bclxl表达失调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凋亡调控的紊乱,使腋淋巴结转移程度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乳腺癌中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3,bcl-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60例胃癌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中,P53阳性率为53.3%,bcl-2阳性率为70.0%。P53和bcl-2表达与胃癌分期有关(P〈0.05)。P53阳性率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相反,bcl-2阳性率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53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bcl-  相似文献   

20.
p16,bcl—2,bax和fas/apo—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61例急性白血病(AL)的p16,bcl-2,bax和fas/apo-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的p16bax和fas/apo-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ALL组的p16,fas/apo-1表达又显著低于AML组(P〈0.05),AML和ALL组bcl-2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