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节”为何被“洋节”PK?
马婧婧
《心理与健康》
2007,(1):26-26
2006年,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正月十五只隔一天,环顾四周,俨然“情”浓一片,而“年味”黯然失色。春节的降温使得许多商家的“春节算盘”也拨不响了,有老板戏称:真是家人不敌情人,亲情给爱情让路。怎么西方的“情人节”一来,我们的“年味”就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了呢?
相似文献
2.
“爱”是什么?
潘国本
《心理与健康》
2003,(4):15-15
在罗马的一个教堂里,马丁·路希牧师给前来要求指点婚姻迷津的年轻人出了一个问题:爱是什么? 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女孩说,我说不清楚,但我觉得,没有它的糖不甜,没有它的雪不白,没有它的山青水不会长流。 牧师慈祥地对她说:孩子,你还年轻。 一个满脸幸福的锅炉工说:开水溅在我的脸上,身边那个先叫疼的人,她就是我的最爱。 牧师笑了笑,说:年轻人,祝你幸运。 一个在后母手里受尽折磨的女孩说:如果让我遇见他,在我最美丽的时候,我在佛前跪500年。
相似文献
3.
当爱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
王中会
《心理与健康》
2005,(9):34-37
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它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甜美。爱,也有很多种,父母无私的关爱,恋人纯洁的情爱,同学或朋友真挚的友爱……毫无疑问,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渴望这样的爱。但是,如果他们的这份爱超过了你接受的极限,当他们的爱变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你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