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3.2,1.6,0.8g/kg),每组10只。对除正常对照组外的5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薯蓣丸浓缩水煎液灌胃,辛芩颗粒组给予辛芩颗粒灌胃。治疗14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IL-4含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行为学评分及血清IgE、IL-4含量较模型组均有降低(P<0.05);与辛芩颗粒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薯蓣丸对AR大鼠模型的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IgE、IL-4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金匮肾气丸中干地黄延缓衰老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干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延缓衰老作用的机制。方法:(1)以果蝇为受试对象,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干地黄,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水煎剂,观察对照组及用药组果蝇的寿命。(2)采用D-半乳糖背部皮下注射复制昆明种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用干地黄,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水煎剂灌胃给药,对照组,模型组给以等量的蒸馏水,观察干地黄等用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活性。结果:3种剪剂均有延缓衰老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优于干地黄和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P<0.01),结论:干地黄是作为整体发挥延缓衰老作用的金匮肾气丸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大鼠血清中IL-35、IL-10表达的动态影响,探讨祛风活血丸对EAU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祛风活血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6只。空白组不作处理,其余均予以右后足垫注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建立EAU大鼠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予以蒸馏水灌胃,祛风活血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祛风活血丸药液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熊胆开明片药液灌胃,灌胃均14 d。自造模开始,每天于裂隙灯下观察EAU大鼠眼前节变化,并采用Caspi临床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分别自灌胃起7、14、2l、28 d分批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IL-35及IL-10含量。结果:Caspi临床分级评分结果显示,自造模第4天起造模组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EAU模型制备成功。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各时间点IL-35及IL-10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各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35含量明显先升高后降低,而血清IL-10含量明显升高,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祛风活血丸低、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P0.01)。结论:祛风活血丸可能通过调节免疫抑制因子IL-35、IL-10的活性及浓度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匮肾气丸对大鼠肾阳虚症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生精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肾阳虚模型.在造模的同时分别对高、中、低剂量组用金匮肾气丸混悬液灌胃,连续用药30d.测血清睾酮含量,取附睾液镜下观察精子密度和活动百分率,光镜观察睾丸的显微结构.结果:金匮肾气丸可使生精功能障碍大鼠上述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趋近于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金匮肾气丸对大鼠肾阳虚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及回盲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下简称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假手术组造成手术创伤,其余大鼠制备成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16、0.58、0.29 g/mL灌胃治疗。(1)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IL-6含量;(2)对大鼠回盲部进行HE染色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血清中IL-1、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2)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回盲部黏膜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大鼠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承气汤降低不完全性肠梗阻血清IL-1以及IL-6含量,保护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道上皮细胞,具有肠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干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抗衰老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干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延缓衰老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半乳糖背部皮下注射造成昆明种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用干地黄,金匮肾气丸,金匮贤气丸去干地黄等水煎剂灌胃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以等量的蒸馏水,以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等作为指标,观察干地黄等用药组及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结果:用药组均有抗衰老作用且金匮肾气丸抗衰老作用优于干地黄和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结论:干地黄是作为整体发挥抗衰老作用的金蒉肾气丸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饮对衰老雄性大鼠睾丸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何首乌饮组和何首乌丸组,每组8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组和何首乌丸组大鼠分别给予何首乌饮(38.4g/kg/d)和何首乌丸(8.24g/kg/d)灌胃60d.光镜下观察大鼠睾丸附睾头精子数量、存活率和活动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原位杂交法观察睾丸IGF-1 mRNA的表达.结果:何首乌饮可显著提高衰老大鼠精子数量、存活率和活动度,血清睾酮浓度,睾丸IGF-1 mRNA的表达;何首乌饮组大鼠各指标与何首乌丸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改善衰老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延缓性腺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乳酸杆菌组每天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1.5mg/g以无菌稀释液溶解后灌胃3周;正常组、模型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均予无菌稀释液灌胃3周。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阳性药对照组灌胃氯雷他定5mg/kg,连续10d。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IgE、IL-4、IL-5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gE、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IgE、IL-4、IL-5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降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江若霞 《中外医疗》2016,(7):148-149
目的 研究金匮肾气丸补肾阳药理作用.方法 检测60只大鼠血清激素,对比肾阳虚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高剂量组(225.54±29.66)低于模型对照组(102.35±28.54),P<0.01;和正常对照组(239.55±25.66)对比,模型对照组血清T水平较低,和模型对照组对比,金匮肾气丸低剂量组(163.75±21.45)血清内T水平较高,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rachomatis,CT)对孕妇生殖道感染患者局部及全身免疫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被诊断为生殖道CT感染的早孕患者20例(实验组)及无生殖道感染的早孕女性20例(对照组).留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宫颈管内分泌物及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比较IL-2、IL-6、IL-8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宫颈管内分泌物中IL-2、IL-8均升高(均P<0.05),而IL-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IL-2、IL-6、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影响早孕患者生殖道的局部免疫状态,其中IL-2、IL-8可能参与上述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IL-6、IL-10、IL-13、IL-1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阿霉素肾病组(B组,n=10)、阿霉素肾病IL-1Ra治疗组(C组,n=10)、阿霉素肾病生理盐水治疗组(D组,n=10),2周后检测尿24hUP、血清IL-6、IL-10、IL-13、IL-1、Al、T—ch、BUN、Scr。结果:B、C、D组血清IL-6、IL-10、IL-13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IL-1Ra治疗后,24hUP、T—ch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l、IL-6、IL-10、IL-13水平均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增高(P〈0.05).IL-1血清水平较B组、D组、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接近A组水平(P〉0.05)。结论: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同时能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6、IL-10、IL-13的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测定血清中IL-4?IL-9?IL-21表达和单个核细胞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L-4?IL-9?IL-2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缓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缓解组血清IL-4?IL-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并且IL-4?IL-9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血清IL-21以及mRNA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 哮喘患者血清IL-9 与IL-4 水平呈正相关(P < 0.05),IL-21 与IL-4,IL-9与IL-21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05)?血清IL-4?IL-9水平均与患者FEV1%成负相关(P < 0.05),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 < 0.05)?而血清IL-21水平与FEV1%?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Th2?Th9?cTfh细胞特征细胞因子IL-4?IL-9?IL-21均参与了哮喘发病,检测IL-4和IL-9水平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VM(VM组)患儿及38例择期行疝气、包皮手术(对照组)患儿血清IL-17、IL-6和IL-8的含量。结果VM组治疗前血清IL-17、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VM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7、IL-6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VM组血清IL-17水平与IL-6和IL-8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0.44,均P〈0.01)。结论前炎性因子IL-17及其诱导的炎性因子IL-6和IL-8可能在VM发病的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IL-12、IL-4 和IL-13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60 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血清中IL-12、IL-4 和IL-13水平,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治疗前IL-12 值明显下降,IL- 4、IL-1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1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影响哮喘患儿血中IL-12、IL-4和IL-1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4(IL-4)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记录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数,采用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龈沟液(GCF)及血清中IL-6、IL-22及IL-4的含量,并讨论与临床指数的相关性。结果:IL-6、IL-22及IL-4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12周接近正常对照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6、IL-22及IL-4含量与牙周探诊深度(PD)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与菌斑指数(PⅡ)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IL-6与IL-22、IL-4与IL-22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负相关(P均<0.05),IL-6与IL-4含量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线性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在牙周炎的免疫保护或免疫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 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 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胡桂英  胡崇辉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医学》2011,33(11):1586-158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患者术后根据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镇痛。舒芬太尼组(组Ⅱ)患者术后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组(组Ⅲ)患者术后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即刻、术后24h和72h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h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组Ⅱ、组Ⅲ的VAS均显著低于组Ⅰ(均P〈0.05)。但组Ⅱ、组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h血浆IL-2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组Ⅱ、组Ⅲ术后24h及72h的水平均高于组Ⅰ(均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h各组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均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和组ⅢIL-6、IL-10水平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较传统镇痛模式满意度好,且能更有效地减轻LC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 2、IL 4、IL 17和IL 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病灶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以半定量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 2、IL 4、IL 17和IL 10的表达水平。从中选取10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该10例UC患者外周血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值。结果 IL 2在UC患者肠黏膜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周围正常黏膜。在UC患者不同活动度组间,IL 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轻度组的IL 2mRNA表达水平高于中、重度组。IL 4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 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 17 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 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 10在病灶部位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黏膜,但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UC患者中的IL 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UC患者。UC患者肠黏膜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ESR、CRP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 2、IL 4、IL 17及IL 10通过发挥不同的促炎或抑炎作用可能参与介导了UC发病,其mRNA表达水平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IL 4、IL 17及IL 10的蛋白表达水平亦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用来评估UC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者血清IL-17、IL-25的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7、IL-2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17、IL-25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IL-25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