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后肠粘膜屏障改变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大鼠大部小肠切除和肠外营养模型,研究了谷氨酰胺双肽对肠粘膜屏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谷氨酰胺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谷氨酰胺双肽可减轻小肠粘膜的萎缩,降低细菌移位的发生,并增加小肠粘膜谷氨酰胺酶和IGF-I的信息RAN含量。这证实谷氨酰胺双肽可改善创伤和肠外营养后肠粘膜的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并提示它可能通过刺激小肠粘膜谷氨酰胺酶和IGF-I的基因表达来改善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2.
应用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模型,观察TPN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小肠谷氨酰胺(Gln)摄取及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常规TPN可导致血浆及组织Gln明显下降,肠粘膜淋巴细胞IL-2活性明显下降,细菌易位增高;而在TPN过程中,加用EGF可防止肠道Gln水平下降;提高肠道对Gln的摄取率;并可有效防止粘膜淋巴细胞IL-2活性的下降;减少细菌易位。提示EGF具有防止TPN后肠粘膜屏障损伤和细菌易位作用。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双肽保护肠粘膜屏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肠外营养和化疗药应激可导致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障碍。为研究腹腔注射5-FU后谷氨酰胺双肽对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作者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接受传统肠外营养液。双肽组(n=10)接受传统肠外营养液加3%谷氨酰胺双肽,胃肠外营养维持7天;第4天腹腔注射5-FU,第3、7天测定肠粘膜通透性,第8天处死,测氨基酸谱、肠粘膜形态及细菌移位。结果:双肽组较对照组体重丢失少(P<0.05)。双肽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空肠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双肽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和90%,P<0.05)。对照组和双肽组术后第3天(即化疗前)肠粘膜通透性无差异。乳果糖/甘露醇(L/M)分别为0.026±0.006和0.022±0.003。用5-FU后第3天(即第7天)对照组肠粘膜通透性明显升高。L/M为0.042±0.005(P<0.05)。但双肽组L/M基本维持不变0.029±0.002。作者认为: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腹腔注射5-FU的大鼠,可维持小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细菌移位和肠粘膜通透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全胃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可引起肠粘膜萎缩、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和肠细菌移位,谷氨酰胺可减轻全胃肠外营养对肠道的不利影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本文就谷氨酰胺对肠道免疫的正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并肠外营养支持在外科术后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外科术后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丙氨酰-谷氨酰胺20 9(商品名:力太注射液,华瑞制药).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7天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加用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外科术后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2001年至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0.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使用谷氨酰胺强化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CD4、CD4/CD8比值比分别为9.15、0.51,与未使用强化方案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可以改善和增强胃癌患者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双肽保护肠粘膜屏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的肠外营养和化疗药应激可导致肠粘膜形态及屏幕功能障碍,为研究腹腔注射5-FU后谷氨酰胺双肽对肠粘形态及屏幕功能的影响,作者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接受传统肠外营养液,双肽组(n=10)接受传肠外营养液在3%谷氨酰胺双肽,胃肠外营养维持7天,第4天腹腔注射5-FU,第3、7天测定肠粘膜通透性,第8天处死,测氨基酸谱,肠粘膜形态及细菌移位,结果:双肽组较对照组体重丢失少(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200mL/d。对照组静滴200mL生理盐水,共7d。观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经静脉输入后能显著提高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体氮的丢失,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保存液中添加谷氨酰胺对移植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在小肠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猪随机分成2组,供肠分别采用含有22g/L甘氨酸(对照组,n=6)或20g/L谷氨酰胺(实验组,n=6)的Euro-Collins液保存24h,然后行自体节段小肠移植,测定保存后及再灌注30min时肠粘膜损伤Parks评分,肠粘膜谷氨酰胺含量,双糖酶活性,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和移植小肠的通透性。结果 保存24h,肠粘膜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灌注后30min。实验组肠粘膜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双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个组移植术后24h肠粘膜通透性均明显增加,但对照组较实验组增加更明显。结论 保存液中添加谷氨酰胺能有效地改善移植小肠的功能,降低肠粘膜的通透性,减轻肠粘膜的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重组生长激素对严重感染后蛋白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旨在探讨重组生长激素对腹腔严重感染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者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复制严重感染模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感染组,分别于术后给予生长激素(rGH)和生理盐水,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rGH促进正氮平衡恢复,提高了血浆白蛋白水平;(2)rGH促进肠粘膜谷氨酰胺利用酶活性的恢复,维持了肠粘膜正常形态结构,降低了门脉内毒素含量和循环TNF水平;(3)rGH直接促进了离体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感染时提高受抑的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GH可促进感染后肠粘膜对谷氨酰胺的利用,维持粘膜正常结构和功能,减轻了肠源性高代谢反应。同时,从分子水平揭示rGH直接刺激肝细胞白蛋白mRNA的表达,促进了感染时白蛋白的合成,有利于正氮平衡的恢复,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模型,观察TPN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肠道利用谷氨酰胺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标准TPN可导致血浆及各组织脏器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下降,而TPN过程中同时加用EGF可防止肠道谷氨酰水平下降,同时还发现EGF可提高肠道对谷氨酰胺的摄取率。提示对长期采用TP支持的病人,同时应用EGF可作为一项保护肠粘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和营养支持巾的作用。方法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组进行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治疗和常规营养治疗,测定其乳果糖排泄率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谷氨酰胺对脑外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和在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脑损伤患者早期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在运用谷氨酰胺结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下,其血浆内毒素水平要低于对照组,乳果糖排泄率明显较低。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能够保护肠粘膜屏障,并在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模型,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以TPN大鼠小肠和肌肉谷氨酰胺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TPN可致小肠粘膜谷安酶活性降低,而骨骼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高;TPN同时加用EGF后,小肠安酶活性相应地升高,骨骼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进一步提高。提示EGF可以通过改变TPN大鼠小肠放肌肉的谷氨代谢酶活性来增强肠道对谷氨酰胺的作用,从而阻止TPN所致的肠粘膜萎缩,保护肠粘  相似文献   

14.
承气方剂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目的:实验观察MODS不同治疗方法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MODS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ODS模型组、承气方剂治疗组、抗生素治疗组、谷氨酰胺组。以与肠屏障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形态学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承气方剂治疗明显提高MODS大鼠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含量(P<0.05)、降低血中内皮素(ET)含量(P<0.01)、提高肠粘膜组织蛋白含量(P<0.05)、提高肠内容sIgA含量(P<0.01),降低肠组织中NO和iNOS水平(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全身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学结构明显改善,维持肠粘膜层、基底膜纤维结构于正常。抗生素治疗组上述指标结果较差。结论:承气方剂对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对肠屏障的保护发挥防治MODS的药效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SPF大鼠以TPN、TPN液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和经肠饮食(EN)三种营养方式支持一周后,造成创伤性休克,观察了大鼠在接受不同营养方式支持一周后,肠道屏障功能对严重创伤应激状态的影响,以及Ala-Gln是否具有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标准TPN组与EN组相比,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明显低下;肠固有层(LP)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及肠腔细菌分泌型IgA(S-IgA)包被率明显下降;盲肠粘膜菌群E.coli优势增殖,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比值倒置,肠上皮细菌粘附增多;肠道细菌移位率升高;死亡率(4/l2)高。而Ala-Gln组因添加肠道必需氨基酸Gln前体Ala-Gln,各参数接近EN组,肠屏障储备增加,死亡率下降。提示:标准TPN由于缺乏肠粘膜必需氨基酸(Gln)和肠道刺激,严重损伤肠屏障功能,创伤性休克可加重损害,促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对标准TPN进行改良,添加肠粘膜保护剂Ala-Gln对肠屏障有较好维持作用。这对临床创伤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胰腺炎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分别应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临床数据、生化指标的改变以及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费用,同时比较外周血中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全血细菌DNA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2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显著升高(P〈0.05);血糖、血淀粉酶明显降低(P〈0.05)。PN组病程后期的IgA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EN组无明显变化。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等方面,EN组均低于PN组(P〈0.05)。EN组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高于PN组(P〈0.01),EN组病程后期L/M比值及外周血中细菌DNA阳性率低于PN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对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酰胺是血中最丰富的氨基酸,缺乏后可导致肠粘膜萎缩,小肠粘膜是处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之中,已知肠上皮细胞的分裂素诱发性增殖需要谷氨酰胺,但不了解谷氨酸胺如何调节肠上皮细胞凋亡。作者以往的研究已证实谷氨酸胺缺乏导致肠粘膜细胞数减少,而因细胞凋亡引起的细胞死亡数增加;同样,蛋氨酸(Met)和半脱氨酸(Cys)的缺乏可导致肠粘膜细胞数减少,但不引起细胞凋亡。为此,作者进一步作实验研究,对谷氨酸胶、Met和CyS缺乏的结果进行比较。取鼠上皮细胞(RIE-1)与无谷氨酸胺或Met/Cys的DMEM培养基(Dubecco改良…  相似文献   

18.
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使贫血的症状大为缓解。但在2002年,国外研究发现,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尿毒症患者可发生少见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每年发病率为0.19‰。过去治疗尿毒症合并PRCA的患者主要是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抗体生成,但效果欠佳。有报道,肾移植可纠正尿毒症合并PRCA患者的贫血症状。我院2例尿毒症合并PRCA的患者肾移植后贫血被纠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在烧伤及创伤代谢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创伤以及各种严重疾患后,肌细胞释放谷氨酰胺增加,肠道摄取增加。谷氨酰胺供给不足,是引起负氮平衡、肠粘膜损害、应激代谢加重、免疫功能受损,以及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术后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探讨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等氮等热量[104.5~125.4kJ/(kg·d)]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示,治疗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 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提示: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