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袭性曲霉感染是一种死亡率高,难以诊断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发现是关键。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初步维持患者的生命,直至宿主免疫力恢复,主要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及其新制剂,三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特比萘芬,其中常规用两性霉素B为治疗的一线药物,其主要毒性有骨髓抑制和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真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逐渐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棘白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一类新的抗真菌药,具有疗效高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主要介绍棘白霉素药的作用方式、抗菌谱、抗药性、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并就其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3.
《齐鲁药事》2006,25(11):665-665
2006年9月18日,先灵葆雅公司宣布FDA已经批准Noxafil(泊沙康唑,posaconazole)口服悬液用于高危病人严重入侵性真菌感染的新药申请。Noxafil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难治性疾病或其他药物耐药引起的真菌感染,即曲霉病、镰刀菌病和接合菌病。此种感染一般发生在有免疫损害的病人身上,例如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等。在随机选择1844名13~82岁的患者进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中显示,与其它抗真菌药物相比Noxafil具有相同的或更好的抗念珠菌及曲霉感染的效果。Noxafil中含有的抗真…  相似文献   

4.
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率、耐药率均不断增高。新的治疗药物包括广谱三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以及新型抗真菌药棘白菌素等的开发和应用,治疗原则的更新和实践是应对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新情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美国FDA于2006年9月18日批准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 Corporation)抗真菌新药Noxafil(口服混悬液,40mg/mL),主要用于那些因骨髓移植后免疫力减弱和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患者,以防止某些霉菌和酵母样真菌(如曲霉菌和念珠菌)71起的感染。这些患者的身体在接受癌症化疗后难以抵抗上述感染。  相似文献   

6.
泊沙康唑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是2006年9月15日由美国FDA批准的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难治性疾病或其他药物耐药所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结核菌病和镰刀菌病等),该药由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上市,商品名为Noxafil[1]。泊沙康唑化学名称:(-)-4-[4-[4-[4-[(2R-顺)-5-(2,4-二氟苯基)四氢-5-(1H-1,2,4-三唑-1-基甲基)呋喃-3-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4-二氢-2-[(S)-1-乙基-2(S)-羟基丙基]-3H-1,2,4-三唑-3-酮;英文化学名称:(-)-4-[4-[4-[4-[(2R-cis)-5-(2,4-difluorophenyl)tetrahydro-5-(1H-1,2,4-triazol-1-yl-me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送检标本共计1000份,测定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并统计菌株种类分布、来源以及科室分布。结果本组1000份标本,共检出真菌249株(24.9%),其中,假丝酵母菌属占93.6%,丝状真菌占6.4%;检出真菌主要分离自痰液(77.5%)、尿液(6.4%)和粪便(5.2%)标本;科室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心血管内科、ICU等。结论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感染流行病学呈现变性趋势,曲霉菌属以及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FDA周五批准了日本安斯泰来的广谱抗真菌药Cresemba( isavuconazonium,艾沙康唑),该药主要用于治疗侵入性曲霉病和毛霉菌病,这2种真菌感染多发于血癌患者。侵入性曲霉病是非常罕见的同时又很棘手的真菌病,主要发生于免疫系统紊乱或受到抑制的患者,比如白血病。毛霉菌病也是罕见的病发速度很快的真菌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Cresemba由安斯泰来与巴塞利亚( Basilea)制药公司共同开发。安斯泰来于去年7月8日在美国提交了Cresemba新药申请。  相似文献   

9.
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各种免疫受损宿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治疗实践正不断朝着高效、广谱、低毒的方向发展,包括两性霉素B脂类复合物、新型三唑类药物,以及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药物如棘白菌素类等。本文主要就抗真菌药物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 Corporation)于2006年9月23日公布,欧盟药品管理局(EME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已发表意见书,对其Noxafil(posaconazole)口服混悬液用于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表示支持。CHMP提议批准该药用于处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包括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并正在接受诱导性缓解化疗的患者,或者由于骨髓增生异常而可能会导致长期的中性白细胞减少,及由于免疫排斥作用正在接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相似文献   

11.
鱼爱和  李兵 《中国药师》2010,13(7):1027-1028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实践。方法:药师积极参与2住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用药决策与用药全过程,并结合文献予以总结。结果:2位患者病情均转危为安,医药护人员的用药水平也得以提高。结论:患者是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工作的交集和目的;学习与理论结合实际是临床药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特殊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改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并注意其他药物与抗真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针对老年、儿童和妊娠妇女,以及艾滋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几类特殊人群,综述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更趋常见,其原因除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肿瘤放疗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增多等外,最主要的是新的诊断真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技术、尤其是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和(1,3)-β-D-葡聚糖试验的应用逐渐普及,为临床诊断IFI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IFI的影像学特征也成为诊断IFI的一个重要条件。与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相比,这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结果可提高诊断的可靠性,由此为真菌感染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同时减少抗真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临床上单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欠佳,特别是耐药真菌的感染,可选择的药物极少,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很高,故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总结了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机制,综述了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肺部、血液系统、其他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联合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也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应用,广谱的三唑类药物及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不断开发和应用。及时有效地应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小儿白血病由于反复化疗,不可避免地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免疫抑制;由于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紊乱;多种易患因素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高。目前念珠菌和曲霉菌是引起肺侵袭性真菌感染(PIFI)的主要病原菌,但近年来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各种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增多[1]。传统抗真菌药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曲霉菌不敏感或耐药。两性霉素B虽然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其肝肾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IPFI的认识,为有效防治IPF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临床诊断、拟诊的89例IPFI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89例IPFI患儿中,男57例,女32例,中位年龄6.5岁。其中,79例患儿有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主;10例无基础疾病患儿的宿主因素主要为重症腺病毒感染病史、诊断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操作。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咳痰为主。常见胸部CT表现:肺炎样表现75例(84.3%)、结节影34例(38.2%)、空气支气管征29例(32.6%)。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86.5%治疗有效,抗真菌药物以伏立康唑为主。73例有反复发热,加用抗真菌药物后64例(87.7%)体温稳定。患儿抗真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与住院抗真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519,P<0.01)。结论: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是IPFI好发人群,对于无基础疾病患儿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重症感染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是主要危险因素。儿童IPFI确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淋巴瘤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新确诊并化疗的150例淋巴瘤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50例淋巴瘤患儿真菌感染率为21.3%(32/150),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为12.67%(19/150)。真菌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为口腔,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菌,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部位是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中心静脉置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结论淋巴瘤患儿化疗期间,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应用伏立康唑对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抗真菌感染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真菌药物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真菌检测结果完全转阴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真菌感染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伏立康唑对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真菌侵人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IFI认识和研究的深入,IFI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各种新的抗真菌药物的不断上市也使得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策略和药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液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力缺陷、使用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以及常合并粒细胞缺乏症等因素,是IFI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