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职业暴露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孝兵  赵力 《铁道医学》2000,28(4):220-221
目的 进一步探讨烹调烟雾对健康的危害,并分析职业暴露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择厨师44例为暴露组,管理人员28例为对照组,以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采取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职业暴露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暴露组IgG、IgA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与暴露年限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烹调烟雾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饮食从业人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数量分析来了解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荧光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经成组t检验 ,作为烹调烟雾暴露组的红案工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案工 ,工龄在 7年以上被调查者中红案工CD4 +CD8-T细胞百分率、CD4 + /CD8+ 细胞之值明显低于白案工 ,而B淋巴细胞百分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暴露与否是影响T淋巴细胞总数的主要因素且与工龄有关。结论 :长期暴露于烹调烟雾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饮食从业人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数量分析来了解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荧光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数量。结果:经成组t检验,作为烹调烟雾暴露组的红案工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案工,工龄在7年以上被调查者中红案工CD4^ CD8^-T细胞百分离、CD4^ /CD8^ 细胞之值明显低于白案工,而B淋巴细胞百分离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多因素逐步因归分析表明,暴露与否是影响T淋巴细胞总数的主要因素且与工龄有关。结论:长期暴露于烹调烟雾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鼠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和IgA、IgG、IgM及补体含量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 雄性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草烟雾暴露组,每组15只大鼠.对照组暴露于正常饲养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组每日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30 min,每日2次.两组大鼠分别于烟草烟雾暴露时(T0)、烟草烟雾暴露1个月(T1)、烟草烟雾暴露2个月(T2)、烟草烟雾暴露3个月(T3)、烟草烟雾暴露4个月(T4)、烟草烟雾暴露5个月(T5)和烟草烟雾暴露6个月(T6)时采内眦静脉血,检测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的含量,测定IgA、IgG、IgM、C4、C3含量.结果 烟草烟雾暴露组CD3、CD4T淋巴细胞自T3时逐渐下降(P<0.05),CD8 T淋巴细胞自T4时逐渐上升(P<0.05),对照组各指标各时点间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烟草烟雾暴露组T3~T6时CD3和CD4 T淋巴细胞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CD8 T淋巴细胞含量均明显增多(P<0.05).T4~T6时,对照组IgG、IgM和C4含量均明显高于烟草烟雾暴露组(P<0.05).烟草烟雾暴露组IgG、IgM和C4、C3自T4时逐渐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各时间点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损伤细胞免疫的时间窗为3个月.短期吸烟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不大,长期可致体液免疫功能逐渐受损,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104名职业紧张作业人员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职业紧张作业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A、IgG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0.001),而Ig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火车司机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16名火车司机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64人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火车司机的职业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所调查的四项免疫指标中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A、IgG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0.001),而Ig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职业紧张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探讨T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6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与病变范围局限及痰菌阴性患者相比,病变范围广泛及痰菌阳性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排菌状态及病变范围无明显关联。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存在以CD4+T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细胞免疫缺陷;与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比较,T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更能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并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免疫功能及遗传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对154名宾馆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接触与非接触烹调油烟人群的血清IgG、IgA、IgM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体交换率(SCE).结果:油烟接触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SC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烹调油烟可抑制职业接触人群的体液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烹调油烟职业暴露人群遗传损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职业暴露于烹调油烟的人群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分析,以探讨烹调油烟地机体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SCEs)和微核(MN)为标志物,比较暴露组与对照组标志物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暴露组为46名男性饭店厨师,对照组为28名男性饭店管理人员。结果:暴露组的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SCEs的平均值为7.37,对照组为4.17,协方差分析调整吸烟,饮酒等混杂因子后,两组SCEs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暴露组人群的SCEs水平随暴露年限的延长而升高,暴露组微核检出阳性率和微核细胞率分别为52.17%和0.237%,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86%和0.075%。结论:烹调油烟对职业暴露人群具有一定的遗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住院9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患儿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患者早期应用核黄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核黄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浊法分析两组血清中IgG、IgM和IgA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杲: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黄素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第4天和第8天CD3^+、CD4^+、CD8^+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血清IgG、IgM和IgA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外伤患者早期应用核黄素治疗可明显改善创伤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变化与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的关系,以及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免疫扩散法。结果:NS患儿急性期T细胞亚群中CD3、CD8增高,CD4/CD8降低,缓解期CD8增高与CD4/CD8降低仍未恢复正常。急性期IgG降低,随病情的缓解IgG回升至正常水平,IgA水平的变化在本文不明显。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并提法临床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应使用免疫增强剂,从而减少复发,促进疾病早日痊愈。IgG变化提示无严重感染无需输注丙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免疫口服液对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IDA)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IDA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即铁剂治疗组 (常规组 )和免疫口服液联合铁剂治疗组 (免疫口服液组 ) ,并选取条件相当的健康儿童 2 0例作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 3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IgG、IgA、IgM(透射比浊法 )和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荧光法 ) ,并将治疗后检测结果分别与治疗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IDA患儿CD 3 、CD 4 、CD 4 /CD 8及IgG、IgM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IgA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 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常规组疗程结束后 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 ,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 ,但除CD 4 外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免疫口服液组疗程结束后 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 ,CD 3 、CD 4 、CD 4 /CD 8及IgG、IgM均显著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CD 8显著降低 (P <0 0 5 ) ,均达到或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结论 免疫口服液联合铁剂治疗IDA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第 3、5、7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第 3天检测结果表明 3组患者免疫球蛋白、CD3+、CD4 +、CD4 +/CD8+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手术后第 5天检测结果表明 1、2两组检测指标有上升趋势 ,手术后 7天检测结果表明 1组患者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组与 2、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对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7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的15项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LCAV、MC%、OKT_3、OKT_4/OKT_5、ERFC、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BLC%、OKT_8、血清C_3、CH50、CIC显著高于对照组.OKT_4、LCB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这些免疫指标的异常与再障及其分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IgA、IgG、IgM及补体C3的变化,了解新生儿HIE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新生儿HIE 24例和8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和C3的血清水平。结果:新生儿HIE组与对照组比较,C3和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和I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A、IgM、C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HIE可使机体IgA、IgM水平下降,HIE病情与IgG有一定关系,对补体C3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233例癫痫患者按脑电图异常度分为四组,分析了不同脑电变化与各项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的IgG、dIgA、IgM及IgD以及补体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等确有因脑电图的异常度不同有显著差异。在≤13岁和≥14岁两大癫痫组之间的免疫指标也有显著差异,其中儿童组的IgG、IgA及C_3均低于≥14岁组,而IgD则高于≥14岁组。此外,还发现≤13岁组的IgG是左半球显著高于右半球。这些结果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Many of the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in HIV are related to the mucous membranes, but the protection of oral mucosal compartment mediated by IgA and IgG subclasses in saliva is still not well documented.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salivary IgA and IgG subclass in HIV positive patients. Levels of IgG1, IgG2, IgG3 and IgG4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IgA1 and IgA2 by radial immunodiffusion in the resting whole saliva of 33 HIV patients and 21 HIV-seronegative healthy controls and were expressed in mg/L (IgA) and ug/L (IgG) of saliva. Salivary IgA2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HIV positive patients (p<0.0009) when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controls, but no differences in salivary IgA1 level between HIV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were found. On the other hand, salivary IgG1, IgG2, IgG3 and IgG4 subclasses were increased (p<0.0009) in HIV patients in comparison to the healthy controls. We can conclude that inspite of IgA2 deficiency which was found in studied HIV positive patients, mucosal antibody responses are quite normal and might not predispose development of oral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