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贮存式自身输血65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输血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对稀有血型输血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2000年8月~2003年5月,我们在择期手术的65例患者中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式。自身输血是在患者情况紧急和非紧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输血方式之一,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和异体输血,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自身输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自身储备式自身输血(以下简称自身输血),目前在临床上运用条件已经成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在头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②方法 对 46例头颈癌病人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 ,仅在术中失血过多时 ,再输入适量异体血 ;选病情及手术方法与实验组一致的头颈癌病人 46例作为对照组 ,不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 ,有输血指征时输入异体血。③结果 实验组中仅 14例需输入异体血 ,而对照组 46例中 2 9例需输入异体血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9.82 ,P <0 .0 1)。两组均无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12 ,P >0 .0 5 )。④结论 稀释式自身输血可使许多需手术治疗的头颈癌病人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方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清 《广西医学》2009,31(8):1176-1179
异体输血可引起感染、免疫损害等并发症,而目前洁净血液的来源仍未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如何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异体血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血液保护指有目的地保存病人自身血液,减少自身血液的丢失,避免血液受到损害和污染,合理地利用病人自身血液为减少异体血使用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口。  相似文献   

5.
自身输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输血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而且可以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自身输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 稀释式自身输血在患者麻醉后,临手术前经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贮存,同时输注晶体及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患者在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施行手术,在手术需要时或术后将血回输给患者自身。研究表明,在血容量正常、氧饱合度充足和心脏功能正常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一种异体移植,除抢救生命外,尽可能不输血,输血可发生多种反应,受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输血达不到"零风险",因不同原因导致输血纠纷的可能性客观存在,为减少或避免输血纠纷,做好安全输血,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证据意识,严格把关,注意资料保存,以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7.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一直是输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对同种异体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和所致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提高,为了避免异体输血产生诸多副作用并保证病人能及时手术,以自体血回输代替异体输血成为当前患者手术治疗的最佳输血方案.我科对6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和某些稀有血型(如RhD阴性)的患者,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手术中回输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血可分为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两种。异体输血始于190 0年 ,由于维也纳大学的Karl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 ,为人类异体输血打通了道路 ,使异体输血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 ,挽救了成千上万伤病员生命 ,因此 1930年KarlLand steiner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他的成果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异体输血虽然功不可没 ,可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和恐慌 ,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各种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等。因而人们在输异体血的同时 ,寻找并发现了一种更安全的输血方…  相似文献   

9.
刘彤  万安霞  龙菱  周齐 《中国医刊》2005,40(9):41-4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造成腹腔内出血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异位妊娠造成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125例患者中仅靠自体输血完成手术的103例为自体输血组,其余22例因同时给予异体输血为自体 异体输血组,同时期采用异体输血39例作为异体输血组,对3组病例的腹腔出血量,自体及异体输血量,三组患者发热及输血反应情况,术后24小时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自体 异体输血组及异体输血组的腹腔内出血量分别为(1676±503)、(1758±587)及(1078±345)ml,前两组与第三组比较腹腔内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 ),采用自体输血后平均输血量(异体输血与自体输血之和)虽高于异体输血组,但异体输血量明显降低(P<0.05 ).三组比较,术后发热自体输血组较自体 异体输血组及异体输血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输血反应自体输血组较异体输血组亦明显减少(P<0.05 ).而三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节约了大量血源,减少输血后并发症,避免因异体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又显著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外科大型手术治疗中较常应用,骨髓移植治疗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的方法为患者输血,迄今未见报道。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开展自体骨髓移植(ABMT)26例,采用此种方法为患者输血,避免了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_([o])(D)阴性血型在我国人群中比较少见,在汉族人群中只占0.2%~0.4%,新疆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Rh_o(D)阴性血型人群占4.7%。因此,对于Rh_o(D)阴性血型患者来说,在手术或抢救用血时难以及时找到同型血源。同时,输同型异体血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和伴随多种输血不良反应,所以自身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从1999年4月~2001年3月采用术前自体储血对5例骨科择期手术Rh_o(D)阴性患者施行了自身输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华全科  何少一  王瑾  陈龙 《浙江医学》2011,33(2):234-235
骨科大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时,一般会根据其出血量的多少,适当的输以同种同型异体血,但异体输血有时会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污染等[1],还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导致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和潜在病毒感染等严重后果[2-3].为减少和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不良影响,我院在骨科大手术前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并对其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稀释性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3-2006年菏泽市立医院46例稀释性自身输血患者为实验组,随机抽取50例异体输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病人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液指标,数据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稀释性自身输血和异体输血病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30 min后与麻醉前PH、PaO2、PaCO2、SB、BE的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HCT、HGB、PLT、PT的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稀释性自体输血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可以应用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胸外科及普外科出血量比较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数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双数日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输异体血.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输异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共出血13.23×104 mL,回收自体血(浓缩红细胞)6.07×104 mL,按照红细胞压积(HCT)为0.5计算,回收全血约为12.14×104 mL,回收率达91.76%,输异体血0.26×104 mL.对照组53例患者共出血11.59×104 mL,输异体血8.65×104 mL(每单位红细胞按200 mL计算);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8%,对照组11.3%;死亡率观察组1.8%,对照组5.7%.[结论]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临床医学提倡手术中能不输血最好不输血 ,临床上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保护方法的研究 ,一方面是维持循环稳定 ,另一方面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并发症。人们发现 ,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病人的生命 ,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1,2 ] ,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 ,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血液保护以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间输血为目的 ,包括术前自体血保存、术中血液回收、血液稀释等[3 ] ,已成为血液保护方法之一 ,血液稀释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手术已有…  相似文献   

16.
术中输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3年6月~2003年9月,共完成321例手术,其中21例患者接受输血,占总数的7%,都为同型异体输血,输血量在300m1-2000ml左右,术中无输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赵桂军  孙莉  邵永孚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1000-1001
异体输血可抑制免疫功能,因此避免或减少肿瘤手术患者术中异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身输血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本文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生化学、凝血功能及氧输送的影响,为临床上肿瘤患者有效地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比应用储存失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的疗效、预后.结果 肿瘤患者采用自体输血的反应率低于异体输血,5年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性、安全的,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输血不良反应99例的回顾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日华 《广西医学》2008,30(12):1900-1902
输血在临床可作为治疗或辅助性治疗的重要手段[1],但由于人类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几乎不存在完全同型的血液成分,因此输血可能使受血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或潜在的风险.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输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输血的重点已从采供血环节转移到医院临床输血方面.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制度是了解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现将我院2005年以来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要求,2010年孕产妇病死率要比2000年下降1/4,完成目标任重道远.在发展中国家产科大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分娩产妇需要输血者经阴道分娩约为1%~3%,剖宫产约为3%~5%[1].人们发现,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患者的生命,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3].由于无法预测产科大出血的发生,也无相应的准备措施,一旦发生常常需要输注大量的同型异体血制品进行治疗.现就近年来容量治疗在产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